APP下载

文学麻辣烫

2016-04-12何子英

长江文艺 2016年4期
关键词:成都作家小说

何子英

关于天府之国成都,最深刻的印象来自于贾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入川小记》,他对成都的风物人情,绿柳窄巷、戏院茶肆的绘声绘色的描画和赞叹,充满诱惑,撩人心弦,不免令未曾到过成都的人心神向往。

终于有一日,真正来到成都,真切感受了成都人的热情和爽朗,也实地体验了贾先生的文章之妙,大赞所言不虚。成都地道的麻辣火锅、手撕鸡、猪油糕,还有宽窄巷子的酒吧、茶楼、戏院弥漫的老成都生活情调,不禁让我们大饱了口福眼福,在全身心的放松中体验了成都人的幸福安逸的生活,最重要的是收获了一批颇有特点的接地气的作品。本期我们小说坊推出颜歌、王棵、安昌河、王甜、召唤、格尼六位川籍年轻作家的小说作品,即为此行组稿的重要成果。

颜歌是80后作家中的佼佼者,被称为最具实力的新生代纯文学作家。这位生活在川西有名的郫县小镇的作家,少年成名,却难得的没被名声所累,她的写作路数纯正,作品扎实沉稳。颜歌的小说既少有青春作家的忧伤和叛逆,也不拘泥于一己情感的自恋和把玩,她似乎更钟情于表现烟熏火燎的日常生活。平心而论,我对颜歌的作品不够熟悉,阅读不是太多,但在我有限的阅读中,感觉她叙事的成熟老到实在是出人意料。她近期有一个中篇叫《江西巷里的唐宝珍》,它是由一个小巷女人的离婚及恋爱引发的种种故事,这里无非是饮食男女,家长里短,颜歌却描画出一幅生动的市井众生相。颜歌好像深谙小说写作的门道,她对小说故事的耐心和从容,叙事节奏的把握,人物性格的拿捏与细节的描绘,甚至人物对话,都使人不得不叹服,当作家是要有天分的,才气与年龄大小无关。本期推出她的新作《奥数班1995》亦体现了她扎实的叙事功力和对生活的洞察力。当奥赛培优早已在全社会司空见惯,当它已经成为家长和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的时候,颜歌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奥赛背后的复杂生态,家长之间微妙的攀比心理和虚荣心,青春期学生感情的压抑和学业的压力,教师的功利,以致这种畸形教育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精神与物质的双重伤害。作品叙事从容不迫,好似漫不经心的温柔一刀,却足以刺痛心扉。

王棵和安昌河都是实力派青年作家。王棵的小说《梅音是只燕千鸟》是一篇富有人文情怀的的小说,作品想象丰沛,叙事饱满,形象独特。主人公梅音是个性格非常奇特的女性,她高考失利,在家里不受母亲的待见,又因为体胖脸上长满粉刺,受到小镇人们的歧视,使她从来没有得到过正常的爱。所以她对爱有一种近乎病态的渴望。这种病态便表现在她对一个徒有其表、满身恶习的男人传奇般的爱恋上。正常人可能很难理解梅音的感情,这究竟是一种爱情还是情感孤独症、饥渴症?如果用女权主义的眼光来看,在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中,梅音的表现有点匪夷所思,她对男人的过分迁就和忍让,似乎不是一个现代女性所为,这样的情节和人物设置也令人生疑。但王棵在这篇小说中表现了一个小说家的自信和强大的叙事能力。他针脚细密,从容铺展,把一对男女奇妙复杂的关系铺叙得酣畅淋漓,赋予作品令人信服的力量。对于那个薄情寡义的男人来说,梅音就像小小的燕千鸟,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与鳄鱼般的男人相处(或者相爱),为他清理生命中的细菌和杂垢。梅音对这个男人的爱纯粹而虔诚,她一开始就知道他满身缺点,但她就是爱他,不仅仅是他长得漂亮,更重要的是这个男人每次见她说的都是哄骗她的漂亮话,而这些漂亮的谎言竟然给了她信心(此处暗示了母亲对她的精神摧残和伤害之深)。所以她能忍受男人的背叛、欺骗和失意落魄。她终于等到了他真正需要她并认识到她的价值的那一天。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她甚至拒绝了别人的爱情和帮助,终于修成正果,成就了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成全了一个男人的人生。小说借用爱情这个故事外壳,写出了一个女人内心的挣扎与奋斗,它是一个女人的精神史诗。作品对梅音的性格描写着力很深,她的笃定沉着,处变不惊,她的隐忍和耐心,使她的爱由小爱上升到了大爱,梅音的形象大智若愚,散发着母性一般的光辉,这样的女性形象体现了生命的韧性和执着,也体现了人性的美和善。这样的小说内里散发着一种情感的温度,是让人感觉到温暖的小说,结尾的圆满更是体现了作家的一种善意。这篇小说的内蕴和意境无疑是丰厚阔大的,意象也是优美的,值得仔细品味。

安昌河的小说《欢乐的芬达》是一部幽默讽刺剧。与其说这篇作品是写拆迁问题的,不如说是写人性的,它关乎世道人心。一个口碑不佳,人生经历驳杂的87岁的底层老人来福旺竟然成为了令镇政府头疼的钉子户。在房子拆迁问题上他与继子动机不同,却暂时达成妥协,一个是为了感情,而另一个则纯粹为了金钱,把老人作为要挟政府的一种筹码。一场好戏由此开始上演。镇里派年轻的晚辈来问吾上门劝服,这一老一少展开了一攻一守的心理游戏。小说最精彩的部分也在于两人的交往和闲聊中, 使一个按照惯常套路不免要写得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拆迁故事,被作者巧妙地消解于摆龙门阵似的闲聊中,原本站在不同利益方的的老少对手变成了朋友,悲剧的内里包裹了一个轻喜剧的外壳。而世事沧桑,个人遭际,生活困扰,人生智慧都在这闲聊中一一得以呈现。年轻的来问吾们(包括他的女友、老人的继子牙医)与来福旺形成鲜明的对比,他们互为镜子,映照出了不同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安昌河这篇小说举重若轻,作品以来问吾这个作品中的人物“我”为叙述视角,以来问吾在求职、恋爱、工作中遇到的困扰来辐射当下生活,感受社会人情冷暖,既有强烈的时代感,又巧妙地放大了作品的格局。作品叙事灵动,其中的四川方言,幽默俏皮,形象而出彩。当然,如果作品叙事能更节制收敛一点,对人物心理的开掘更深邃一点,它会是一部更为出色的短篇。

王甜、召唤和格尼的小说也各具特点,王甜的小说题材故事独特,叙事温婉,恬淡从容,关注女性和个人的细微感受,她擅长对人物心理的细腻表现。召唤的小说颇能体现其写实功底,干练利索。而格尼的小说则清新简洁,别具一格。限于篇幅,这里不能对作品一一赘述。

总体看,这组小说就像四川有名的小吃麻辣烫,麻辣鲜爽,味道浓郁,它们是平民化的材料,也不那么地讲究形式,却极富原创性。他们叙事各具特点,有朴实的生活底子和自然本色,有可以丈量的生活温度和情感热度,有作家独特的对于生活的把握和体察,对于生命的怜惜与尊重,对于人心的透视与度量和人类美好情感的展示。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这样谈小说创作:“小说家的任务不是叙述惊天动地的大事情,而是把微不足道的事情处理得引人入胜。”微不足道和引人入胜,本质上就是日常与有趣的问题,这个简单又复杂的问题,打败了很多写作者。日常不等于平常,有趣也不同于庸俗,这其中的分寸尺度怎样拿捏和把握,那就看作家的功力和修为了。而本期的几篇小说,不妨看做是向这位大师的致敬之作。

猜你喜欢

成都作家小说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穿过成都去看你
成都
在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