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病险水库的整治措施
2016-04-12徐艳
摘 要 近年来,重庆市潼南区近年遇到的最大自然灾害是暴雨洪涝,2013年遇50年来最强暴雨,造成巨大损失;2015年6月30日,特大暴雨又再次侵袭,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每当暴雨季节,是检验我国病险水库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时刻。结合近年来实际发生的自然灾害,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灾害,研究如何对病险水库进行风险评估,提出整治病险水库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病险水库;整治措施;重庆市潼南区
中图分类号:TV6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4-059-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224.1541.024.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2-24 15:41:09
近年来,科技迅速发展的同时,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也愈演愈烈。重庆市潼南区近年遇到最大的自然灾害莫过于暴雨洪涝,2013年迎来50年来最强暴雨,造成的重大损失不可估量;2015年6月30日,特大暴雨又再次侵袭,给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每当这个时候,都是检验水库配套设施是否完善、管理工作是否到位的时刻。结合近年实际发生的自然灾害,分析未来可能遇到的灾害,研究如何对病险水库进行风险评估,确认风险,从而制订较为完善的整治措施,保障水库正常运行,起到抵御洪水侵袭的作用。
1病险水库的定义
水库大坝经安全鉴定或评估后可细分成3种:达到抗洪防洪标准规定的成为一类坝,一类坝能够正常运行,工作状态也基本正常,建造工程和质量上都没有重大问题;达不到防洪标准规定,但高于水利枢纽工程除险加固后特殊时期能够正常运行的标准,在一定控制条件下工作状态基本正常的非常用水库大坝叫做二类坝;而在实际抗御洪水中,连非常用水库大坝标准都难以达到,存在严重损坏或施工缺陷,结构不稳定且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水库大坝称之为三类坝,这就是病险水库[1]。
自古中国有长江和黄河2条母亲河,尤其是我国南方地区,大部分都处于山水纵横的地带,而我国的水库、大坝多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经过了多年的洗礼,很多水库的设施都已老化,再加上建设初期的防洪标准也不高,时至今日都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导致其在真正的灾难来临时无法正常发挥抵御洪水的作用。
水库因多次受到洪水冲击,重建工作又难以开展,水库长期得不到正常维护和保养,逐渐成为废库、病库或险库。目前来看,潼南区病险水库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库区周边环境杂乱无章,管理工作不到位,坝区杂草丛生,虫子蚂蚁严重蛀凿坝体。
(2)大坝普遍出现了渗水、漏水情况,土质黏合度不高,碾压结实程度不够。
(3)溢洪道已趋于“豆腐渣”工程,大多都只是利用自然岩体凿开,但是对于凿开岩体的砌修和维护、在抹浆和消能这些后期维护工作上极其懈怠。
(4)一半以上的涵管都出现了漏水、断裂现象。
(5)水库的通讯、观测、警报等一系列管理设施都不完备。
(6)水库下游工程也极其简陋,达不到安全系数标准,几乎没有相应的配套,进去的水无法输出,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
(7)大坝蓄水量不高,没有起到节水作用。
以上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造成这些问题也是由于长期管理不善积累的,从刚开始的一类水库降为非常用水库最终沦落为病险水库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水库的建设标准不够,设计施工的质量不高,再加上后期的管理工作不到位,以及遇到问题时又要被迫长期运行,是病险水库出现的综合原因[2]。
2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意义
虽然病险水库基本上已处于衰老期,但所有的病险水库在建设初期都是精心设计规划的,所以它们往往被安排在城镇交通干线或重要城市配套设施的关键位置,主要作用是保护这些重要地域。一旦水库成为病险水库,也就成为了一座城市最大的防洪安全隐患,就像给城市安置了一颗定时炸弹,原本用来保障人民安全的水库很有可能因为失事而给下游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尤其是地处偏僻的水库,通讯、交通都不畅通,遇到特大暴雨袭击之后有着极高的事故发生率,又由于无法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建设水库的目的是为了防洪、供电以及为地区的生态建设提供保护、提供福利,大大小小的水库早已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水库大坝的建设不仅是我国江、河、湖、海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也是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开展病险水库的整治工作,提高水库抗御洪水的能力,让水库安全正常运行,不仅完善了我国江河防洪体系的蓝图,增强了抗洪防险的综合实力,还为一大批依靠水库运行的企业创造了福利,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
重庆市的特殊地理条件决定了城建本身就需要修建大批水库来对各个地区进行合理分配和调控,但由于大批病险水库的出现,不仅削弱了水资源的调控能力,造成水资源分配不均,在连年的大雨侵袭下,病险水库无法正常完成保护工作,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失。
整治工作能让病险水库走出恶性循环怪圈,重新成为国家建设中带动发展的一份子,为日后地区发展建设起到积极推进作用[3]。倘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做得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水务局的管理意识得以加强,必定会为以后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还有利于重庆市潼南区旅游业的发展,从而带动经济发展,使人民的生活越过越美好,城市建设越来越靓丽。
3病险水库整治的基本措施
3.1从管理方面入手
病险水库的出现,是因为管护工作不到位,对水库的维护勘察工作不重视造成的。若想对病险水库进行整治管理,应制订一套较为完善的整治措施,做好各项资金预算。在维护修建过程中,需要安排各级人员层层把关,在资金管控和工程建设进度方面狠抓落实,在建造工程质量方面也应配备专业人员严格要求,确保质量。管护工作到位,才能建造出更加长久、发挥更大效益、更有安全保障的水库大坝。
3.2从水库本身的建设入手
病险水库一般会出现周边环境杂乱、大坝高度不够、溢洪道宽度不够、溢洪道维护工作敷衍、下游相应配套没做好、土石坝质量不过关等问题[4]。因此除险加固工程中,应对周边环境进行清理,以防杂草腐烂对大坝周边泥土的影响,杂草丛生的地方也易生虫蚁,蛀蚀大坝主体;适当加高大坝,增强大坝的调蓄储水能力,提高大坝的防洪标准,基本措施可在坝顶直接加高或将大坝的背脚坡加厚加宽以加强大坝的稳固程度;拓宽溢洪道,并将溢洪道口抹浆,加强防护,以免遇到重大冲击时原本作为防护用的溢洪道反而成了洪水的“突破口”;在下游开设闸门,而不是简单地挖一个小洞,上游土石坝的主要作用是堵住洪水,而下游的闸门则起到泄洪作用,两者完美搭配才能达到“上堵下排”的效果;提高土石坝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时“查漏补缺”,让土石坝发挥其真正“堵”的作用,成为洪水来临时最坚实的第一道防护。
3.3后期维护工作要完善
各乡镇应根据水库本身的特点,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积极采取措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调配相应管理工作人员,负责后期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养成定期检查的好习惯。此外还需成立巡查小组来规范一系列的工作程序。
4小结
对病险水库实行除险加固措施迫在眉睫,建立长效运行的机制尤为重要。保障水库的良性运行,需要将整治措施落实到位,更要切实加强对小型水库的管理工作。结合潼南区的基本情况,分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意义,提出整治病险水库采取措施的建议。总之,完成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推动区域的经济发展,是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景,也是区水务局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1]曾珂.浅谈病险水库整治的措施[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09(10):112.
[2]陈恩才.浅谈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措施及必要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78-79.
[3]池文明.浅谈病险水库特点、现状及其加固整治对策[J].河南科技,2013(22):98-100.
[4]赵洪涛.确保如期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EB/OL]. http://www.mwr.gov.cn/slzx/slyw/201007/t20100708_228698.html, 2010-07-08.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