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农村沼气建设现状及对策探讨
2016-04-12徐德春
摘 要 介绍重庆市铜梁区沼气建设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当前铜梁区沼气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5条建议。
关键词 农村;沼气建设;面源污染;农业环境保护;重庆市铜梁区
中图分类号:S216.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4-053-03
知网出版网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0.1186.s.20160224.1535.002.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6-2-24 15:35:37
重庆市铜梁区沼气建设已经历57年,至2015年6月底铜梁区建有户用沼气池6.37万口,其中正在使用的有1.18万口,大型沼气工程共有10处,中型6处,小型139处;对铜梁区生态环境保护、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的作用。铜梁区沼气建设主要存在着体系不健全、区域发展不平衡、技术力量薄弱、沼气综合效益发挥不足等问题。
1历史与现状
1.1沼气建设时段与机构变化
铜梁区沼气建设始于20世纪50年代,兴于70年代,稳于80年代,盛于90年代,精于当代(21世纪)。从1958—2013年铜梁区沼气建设走过了57年曲折而不平凡的历程,其中,第1阶段(1978年以前)为文化大革命年代群众运动大办沼气时期;第2阶段(1979—1988年)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沼气建设整顿、提高、稳步发展时期;第3阶段(1989—1999年)为沼气再次腾飞快速发展时期;第4阶段(2000—2013年)为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循环利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建设新农村要普及沼气的崭新时期。
1.2沼气建设的成果
1.2.1 户用沼气建设现状
据查统计年报,至2013年底铜梁区建有户用沼气池6.37万口,其中正在使用的1.18万口、占总数的18.5%;可用未用的0.72万口、占总数的11.3%;不能使用的4.47万口、占总数的70.2%。
1.2.2 沼气工程建设现状
铜梁区沼气工程建设在重庆市处于领先水平。铜梁区已建成大型沼气工程10处,中小型沼气池145口,有效发酵容积约12820 m3;其中最大的沼气工程是铜梁区沙心生态食品有限公司建设的万头猪场沼气工程,有效发酵容积1500 m3,日产气350 m3以上,用于烧沼气锅炉供热生产挂面,其运行成本低,效益十分显著。
1.2.3 服务网点建设现状
近年来,结合实施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铜梁区已建成村级服务网点70个,采购配备了沼气灶具和管件、沼气检测仪、抽渣泵等相关物资,并对网点服务人员进行了专业技术培训。
1.3沼气建设的资源现状
1.3.1 有丰富的发酵原料
近年来铜梁区畜牧业迅猛发展,2014年出栏生猪70.5万头、牛0.23万头、羊4.18万头、肉兔251.98万只、鸭1784.1万只、鹅61.27万只。这些畜禽每年可产粪尿180多万吨,加上可用于发酵的秸秆总量约45万吨,全部发酵可年产沼气1.0亿m3,每户每天可用沼气1 m3,完全能够满足农村人口清洁燃能之需要。
1.3.2 有适宜生产沼气的气候条件
铜梁区属全国沼气气候分区类型的二类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有机物的充分发酵、分解,对农村沼气建设非常有利。铜梁区年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也在7℃以上,冬天沼气池内温度在9~13℃,所以冬天沼气池也能正常产气。
1.3.3 有较强技术力量和丰富的建设经验
铜梁区在户用沼气池建设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池型以水压式、砖混结构池为主,其中“铜梁型”小型高效沼气池(上圈下池),产气率高,管理方便,受到专家及用户的高度推崇。近年来,又引进了玻璃钢沼气池、半软或全软体沼气池;2012年创新了水压式沼气池全混凝土现浇技术,用“沼气池气囊模具”现浇混凝土沼气池,显著提高了沼气池的成功率和质量,并能延长沼气池的使用寿命。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方面,铜梁区内有能够建设发酵容积上千立方米大型沼气工程的技术力量,沼气工程建设技术水平在重庆市内处于较高水平。
2存在的问题
铜梁区沼气建设在50多年漫长的发展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很多农户从中受益,为铜梁区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但是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2.1服务体系不健全
区级农业部门有机构、缺工作经费,没有为铜梁区服务的沼气物资供应总部;乡镇无机构无岗位,沼气建设管理工作开展困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明显偏少,服务人员无专业素质;铜梁区沼气技术队伍稳定难,人员技术水平差异很大。
2.2服务对象转移未跟进
经过几年的建设,适宜建设户用沼气池的农户基本上都建了,再加上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家里只剩老弱病残和小孩子,缺乏青壮劳动力,生猪养殖也减少,没有粪便来源时再建设户用沼气就没有意义了。而与此同时,由于没有外来资金的支持,小型养殖场的粪便没有经过处理,有一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多余的部分就到处流,严重地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给附近农户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前几年,国家的项目主要侧重600~1000 m3的大型沼气工程还有300~600 m3的中型集中供气联户沼气工程上,对数量相对较多的中小型畜禽养殖场的沼气工程需求,未能及时跟进。
2.3专业技术人员队伍整体水平较差
目前,区级负责沼气建设的农村能源与环境监测站只有3名管理人员,缺乏沼气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作指导和监督;铜梁区现有沼气专业服务企业3个,但企业自有的沼气技工水平参差不齐,因为年轻的沼气技工经常要外出打工,常年在家的沼气技工多为有病或年龄大或技术差者,专技队伍数量严重不足,技术水平急待提高。
2.4沼气综合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沼气池的产物有沼气、沼液、沼渣,沼气除了作为热能利用外,可用于照明、诱杀虫(趋光性虫)喂鱼、贮存粮食;沼渣可用于种菇、养蚯蚓;沼液可用于养鱼、喷雾杀虫、优质叶面肥等。目前,铜梁区开展沼气产物综合利用技术的农户很少,“畜(禽)-沼-作物(粮、果、菜、桑、茶)”和“畜(禽)-沼-鱼”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广面积小,没有发挥沼气建设在生态农业中的高效作用,综合效益体现不出来。
3促进铜梁区农村沼气建设的对策与
措施
3.1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各项优惠政策
发展农村沼气,资金是保证。(1)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沼气建设的扶持力度,落实沼气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2)要充分发挥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广大农民既是受益主体,也是投资主体,要因地制宜,以科学求实的态度组织引导群众发展沼气,把工作做实、做细,确保“建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通过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的投入积极性。(3)积极争取国家项目支持。
3.2找准服务对象,加快沼气项目转型升级
尽量减少户用沼气池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中小型畜禽养殖场沼气项目的建设,配合环保部门对环境的整治,使铜梁区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能还给广大农户一个清洁的生产和生活环境。
3.3健全服务体系
建设完善的农村沼气服务体系是沼气建设健康发展的保障。(1)要在乡镇农业综合中心确定沼气技术指员,负责从事沼气建设管理工作。(2)要着重培育1~2个沼气建设专业企业(公司或专业协会),尽快使铜梁区沼气技工人数达到100人以上,以保证铜梁区沼气发展的需要;(3)在铜梁区建设村级沼气服务网点100个,并对网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为沼气建后服务做好坚实保障,以保证沼气正常使用率达到90%以上。(4)要加大对农村沼气后续服务网点的政策扶持,引导服务网点逐步由政府扶持型向自身创造型发展,逐步形成市场化经营、物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3.4规范行业管理
在定期开展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的基础上,加强技工技能鉴定,实行技术人员有建池资格证才能上岗;对沼气设备市场进行检查,对劣质产品请求工商、质监部门查处;对沼气工程质量实行合同制管理,建立质量责任制和保修期制度。
3.5搞好沼气综合利用,发挥最大效益
要在区内结合粮油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水果园、渔业大户等种养业发展,大力推广“畜(禽)-沼-作物(粮、果、菜、桑、茶)”和“畜(禽)-沼-鱼”等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农村沼气建设的能源、生态、环保(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经济和社会等综合效益,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