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2016-04-12李玉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脑栓塞肢体神经功能

李玉娟 金 花

吉林省延边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

李玉娟 金 花

吉林省延边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主管护师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133000

目的:探析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30例,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实行精细化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并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抑郁量评分上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肢体功能评分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其肢体活动能力,在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脑栓塞;神经功能康复;抑郁

脑栓塞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随着近些年来老年人人口的不断增多,其发病率亦居高不下[1]。脑栓塞患者常伴有神经功能以及运动功能缺损等症,不仅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亦会对患者的家庭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2]。为促进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必须要给予其相应的临床护理,以提升其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特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126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为对象,以观察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2月-2015年12月所收治的60例脑栓塞后抑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30例对照组及30例观察组。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6±7.3)岁。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50-79岁,平均年龄(65.1±6.9)岁。此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精细化护理项目,具体如下。

1.2.1 认知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文化背景,为患者介绍脑栓塞的临床治疗情况,并告知其并发症的发病原因,以免其过于恐慌,同时告知其该病预后情况,从而使其对脑栓塞及其并发症的治疗有一个全面且清晰的认知。

1.2.2 心理护理

脑栓塞抑郁后患者多有食欲不振、意志消退、睡眠紊乱、思维迟钝以及寡言少语等特点,因此护理人员应当依据其性格特点以及实际病情,为患者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通过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其能够将内心想法吐露出来,从而缓解其心理压力,对于情绪低落或过度悲伤的患者,应当给予其适当的言语鼓励,以安抚其情绪。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安排其喜欢的娱乐活动,包括音乐欣赏、棋牌娱乐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改善其心境。护理人员还应当告知患者家属,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家庭成员的关心与关怀,从而帮助其树立起坚定的信心。1.2.3 日常护理

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皮肤以及口腔的清洁护理,对于存在感官障碍的患者,应当控制好直接接触物的温度,尤其是食物,以免患者烫伤、冻伤。对于存在肢体障碍的患者,应当指导其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锻炼,诸如肢体按摩、关节屈伸、室内行走等,以加快其神经功能的恢复。

1.3 指标观察

于治疗前后,以汉密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抑郁情况进行对比,分值为0-4分,分值越高,则代表其抑郁程度越深,反之则越轻。以FMA评分法对患者肢体功能进行评定,分值为0-100分,分值越高则其肢体功能越好,反之则愈差。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量评分分别为(7.7±3.4)分、(5.1±1.4)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35.4±9.4)分、(47.6±8.2)分。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量评分分别为(7.7±3.2)分、(3.2±1.1)分,肢体功能评分分别为(35.7±9.3)分、(63.4±7.9)分。由此可知,在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评分以及肢体功能评分并无较大差异(P>0.04);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抑郁量评分上远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肢体功能评分上,观察组要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护理干预主要从认知干预、心理干预及行为干预三个方面进行,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介入早期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调整,帮助患者克服焦虑的心理,提高治疗康复信心,保证患者康复的最佳时机[3]。同时,根据病情与需要采取护理干预措施,不仅使护理工作的内容更加完整规范,同时能使患者受到更加专业化、人性化的护理,从而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通过为脑栓塞后抑郁患者提供精细化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情绪,提高其肢体活动能力,在促进其神经功能康复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叶健.优质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1):160-161.

[2]魏文娟,虞小琴,屈会芳等.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5,28(46):139-140.

[3]陈海燕,廖博贤,邓玉萍等.护理干预对脑栓塞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效果[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05):6-8.

猜你喜欢

脑栓塞肢体神经功能
脑有病,“根”在心——关于心源性脑栓塞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肢体语言
肢体写作漫谈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与护理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栓塞临床研究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2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