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窗外有暖暖的风吹拂

2016-04-12文/苏

藏天下 2016年5期
关键词:餐桌上味觉白鹭

文/苏 丹



窗外有暖暖的风吹拂

CHUANGWAIYOUNUANNUANDEFENGCHUIFU

文/苏 丹

这是好多年前的一幕。之所以想起这一幕,是因为世杰兄近日邀请我去他弟子一个名叫“在家吃”的饭店相聚。

我和世杰兄的第一次见面,是在一个酒店的包房中。那天,在灯光笼罩的一面圆形餐桌上,诗圣杜甫笔下欲上青天的一行白鹭,正被一位已步入不惑之年的男子汉一刀一刀用萝卜定格为一首唐诗。

当时,号称贵州饭店“第一小提琴”的行政总厨关鹏志先生不时对男子削、切、戳、铲、剜、嵌的娴熟刀法颌首称好。

须臾,这件名为《一行白鹭上青天》的食雕艺术品在人们的眼前神韵灵动起来。四周的观者,此时不约而同发出了啧啧的赞叹声。

餐桌上的一行白鹭跃跃然欲上青天。

丢下雕刀的男子回头一笑,诚恳的请在场的同行不吝指正。

那天,王世杰正与几位烹饪界的高手小聚切磋“武艺”。

王世杰很早就酷爱上了这一门“武艺”。自从业师张德祥将他引入厨坛,他便将他一生大半的才华用于钻研厨坛“十八般武艺”。他是那种被人称之为“艺痴”的汉子,也是那种被人称之为“书痴”的男人。他刻萝卜花迷到不知是子时还是卯时,他迷书常把一本书“吃”完又背诵出来。

他常常告诫自己,人生之旅要靠一种不屈不挠的追求来支持才能走完全程。

话题转到食雕这一餐桌上的艺术,世杰兄侃侃而谈,他说我国烹饪技术历来有色、香、味、形并重的特点,即不但重视上桌菜肴的营养、味道、嗅觉感受,而且还把菜肴的色泽和造型这一视觉上的品貌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据《史记》记载,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有了祭奠贡品讲究造型的传统。后来,这种美食造型艺术逐渐被用于宴席上,餐桌上的食品菜肴也开始讲究起形态美来。

窗外有暖暖的风吹拂。

我与世杰兄、关兄还有张宗贵兄弟围坐一桌,谈起了当年我们相识相知相敬的岁月,虽然一去好多年,但当年的那一幕又一幕依然新鲜。

世杰兄的食雕,从题材到手法,既有民族传统又有现代特色。他的《孔雀牡丹》等作品之所以给人强烈的艺术享受,正在于他善于利用原材料有限的天然色彩去表现变化万端的大自然景观。他的创作往往不以逼真为目的,而以传神为宗旨,因而有一种生动奇异的童话色彩。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刀法的娴熟外,还要精于烹饪知晓原材料的质地,这样才能因题选料,因料施艺术。

食雕这种艺术品的高下,同样要看作者对“韵”的感觉,也就是作者对生活领悟后的一种感觉。为了这感觉,他没少到公园、动物园去观察、研究,甚至投入感情,为的是从大自然中悟出神韵。

窗外依然有暖暖的风吹拂。

面对着满桌的诗情画意,大家品尝着“在家吃”推出的新派黔菜,那色香味形烘托出来的气氛,给人留下了独特而深刻的美学印象。印象之一,是味道富于变化而始终坚持黔味的辣香而不烈,体现了一种兼融并蓄的丰富之美;印象之二,是造形上的视觉美激发了味觉的兴奋度,提高了味觉的感受力;印象之三,是注重传统又锐意创新,食之味觉上有种辣中吊鲜的新感觉。

猜你喜欢

餐桌上味觉白鹭
餐桌上的甜蜜进化史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白鹭于飞
餐桌上的宇宙
白鹭
致老栗——读《牛背上的白鹭鸟》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餐桌上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