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因激情而美丽
2016-04-12肖军辉
文/肖军辉
语文,因激情而美丽
文/肖军辉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情感、人文精神、道德智慧和生命激情的人文学科。然而,在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下,众多的语文教师早已习惯了将语文进行知识点的分类解析,习惯了将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肢解成一道道与分值对等的习题。因此,语文新课程理念呼唤语文教育返璞归真,呼唤语文课应有“语文味”,呼唤语文激情与激情语文教学。
语文文本是一个岁月与激情交织的美丽生灵
语文激情,是生成蕴含在文本中的生命情感,只要认真地去品读就能重温那梦想与激情交织的峥嵘岁月,就能欣赏到文本所蕴含的情感波澜。语文激情,首先蕴藉于文本所描绘的大自然的秀美山川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是湖泊献给长空的激情;“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是山林献给大地的激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荒凉献给壮阔的激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冬雪献给北国的激情。天生地设,乾造坤承,世间万物,生生不息,总在自然的造化中呈现着一份生成漫长的激情,这些又怎能不让我们怦然心动、心旌摇荡、心往神驰呢?
语文激情,包孕在文本所呈现的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中。“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是烈士暮年的激昂之情;“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豁达人生的狂放之情;“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立志报国的豪壮之情;“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赤胆忠心的慷慨之情。“人生天地间,岂如远行客?必有为于世,相与而奋起。”或是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开辟出一方心灵的净土;或是头破血流生死不顾,拼将出一条生命的坦途。能支撑起峥嵘岁月沧桑变迁的,只是那一口浩然的人生真气与正气,只是那一份坚定的人生理想与信念。
语文激情,还潜藏在文本所揭示的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文本中品味人世间酸甜苦辣的情感:去深味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的千古浩叹与悲慨,去感受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岸不羁与狂放,去体会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欣喜若狂与欢悦;去咀嚼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无限惆怅与悔恨……
语文文本,用它凝练的语言文字,将丰富的社会生活浓缩成岁月的精华,无法压缩的,却是字里行间掩抑不住的情感波澜和逸兴遄飞的梦想激情。
文本作者是一道人类文化历史长河中的激流
语文激情之流,源自文本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世界。领略语文激情,不能不关注古今中外用汗水与心血、用灵魂与生命创造出不朽杰作的文本作者,是他们的敏感与智慧、才华与激情,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善良与邪恶、美好与丑陋,才让我们能穿越时光的隧道品尝到一道道情感丰盛的佳肴,透过时空的眼眸观赏到一幅幅激情燃烧的画卷。
没有“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爱国热情,屈原怎么能在那黑白混淆、是非颠倒的时代上下求索?没有“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恤民情怀,杜甫安能在动荡不安的离人乱世中忧患终身……一个激情澎湃的作者,一个道德高尚的文人,就是一道生活的激流,而这道激流最终汇成了汪洋恣肆、奔腾向前、涤荡一切邪恶的时代潮流。从“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起,经“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到“拍案而起,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的闻一多,这些献身者中,又有谁不是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热血儿女?又有几人不是激昂大义、蹈死不顾的慷慨之徒?正是这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责任意识,这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献身精神,催生出了一代代激情勃发经天纬地的英才俊杰和一辈辈豪情满怀才气纵横的志士仁人。
所以品味语文的滋味,感受语文的激情,就必须深入探究和深切体悟作者的情感。只有文本作者深深地扎根在我们心中,我们才能品读出其作品言语缝隙中流露的真情实感、积淀的壮志豪情和澎湃的生命激情。
社会生活是一方孕育滋养语文激情的后花园
语文教学应该是立足现实生活、关注社会发展、渗透生命教育和强化情感体验的新探索,应该是立足文本解读和生命探究、思想情感和文学素养的共同提升。
语文激情,是在生活中孕育滋养的,也需要在生活中提炼获取。文学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没有经历过长年的羁旅漂泊,便难以品读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异常深切的游子思乡之情;没有亲近过秀江丽水,便艰于领略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中秀美风光的怡情养性;没有经历过仕途的艰难坎坷,便艰于体会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弃官归隐的厚重与飘逸。
所以,语文的激情,是在生活的海洋中滋养,也是在生活的磨难中迸发的,“自古文章憎命达”,其道理与深刻含义亦在此。唯有生活的丰富,才有语文的丰富;唯有生活的激情,才有语文的激情。
语文激情是一种催生语文教学生命的原动力
语文教学,作为以关注生命意义与生命质量为目标的生命教育活动,它所承载的责任与使命绝不仅仅是语文知识的识记、应试技巧的训练和考试分数的提高,而是人们知情行意的有机结合,更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繁荣。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称得上是“激情语文教学”?最直接的认识,自然是让所有的语文激情都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最充分的激发和最大程度的绽放,让语文学习始终洋溢着生命的激情。这样,学生的情绪才会高涨,思路才会开阔,效率才会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格心灵才能在情感的高峰体验中得到陶冶与塑造。
然而,这种语文激情总是静态地、隐性地、消极地存在于文本之中,如果不去发掘,它不会自觉主动地从字里行间走出来展露自己。所以,激情语文需要师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合作探究,发掘出语文文本以及与文本相关的各种教学资源中所有的情感因素。在这个挖掘拓展并重构再造的过程中,学生自觉主动、积极踊跃地思考探究,并感受语文激情,从而使语文学习始终沐浴在情感的河流中,获得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真谛。
师生激情是一颗点燃激情语文课堂的火种
一个情感真挚、意气风发、情绪高涨、激情奔放的教师,他的课堂一定是精神饱满、感情充沛、情趣横溢、别开生面的。唯有师生激情勃发、情感共鸣,才能触及语文课堂的精髓,语文教学才能爆发出无穷的感染力和巨大的创造性,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情感与智慧的火花,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激情容易激发形成,因为教师有丰富的知识与一定的人生阅历,走近文本时容易触发情思引发联想,触景生情感受氛围,体验情感激发热情。而学生激情的诱发激活比教师困难得多,因为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知识积累与知识面较为贫乏狭窄,对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较为单薄肤浅,对文本感知的程度与理解的深度不够,对文本的情感韵味难以获得深切的感受和真切的体会,难以真正走近和走进文本。因此,学生的激情需要“点燃”。这种“点燃”,或是来自对文本的深入研读与个性解读,或是来自教师的激情引领与合作探究,或是来自生活经历的真切感受与深刻体会,或是来自综合体验的深入思考与深度感悟。
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一切因素激活学生心灵深处潜伏的情感波澜,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和主动参与的热情,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让学生活跃在积极投入、主动思考的世界里。也就是说,激情语文教学不仅要实现学习活动中师、生、文本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也要实现语文教学中师、生、文本及作者四位一体的情感共振,更要实现由深度思考或刹那顿悟所引发的学生创新思维带来的无穷乐趣,实现学生激情的自我激发和主动获得。
总之,蕴含于文本之中的一切情感因素便是语文激情,点燃师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思考,照亮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素养,这便是激情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