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化背景下绍兴农村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

2016-04-12刘小明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城市化

刘小明

(绍兴文理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

城市化背景下绍兴农村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

刘小明

(绍兴文理学院体育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过程,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的城镇化、城市化。民俗体育是农村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民俗生活的主要活动形式。绍兴农村民俗体育在保护与开发时应关注生态环境、人才培养和自身项目的挖掘,从政府干预、学校引进、突出特色并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等多方面着手,与城市化的发展共存与进步。

关键词:城市化;绍兴农村;民俗体育;保护与开发

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是我国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的以满足地域民众休闲、宗教生活需要的传统体育形式,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1]各地区各民族的民俗体育活动各具特色,其功能作用与活动形式也是各有千秋。民俗体育具有比较强烈的依附性,[2]它依附于民俗生活,随着民俗生活的改变而变化,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生态环境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导致民俗体育的变化。绍兴的民俗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随时代不断更替,民俗也得到不断的变革和进化,而且长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日常生活融为一体,密不可分,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和习惯。

绍兴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城市扩建是经济迅猛发展过程中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它使得城市的结构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冲击了农村原有的生活面貌。民俗体育的集体性,是指民俗在产生流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基本特征,[3]农村的民俗生活正是民俗体育集体特征的展示之地,农村的民俗体育活动,是鲜活的、生动的,而城市化使人们原本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使得原有的集体活动机会难得,导致原来乡村开展的各色民俗体育活动失去了原有的活力,有的民俗体育活动会被淘汰,例如,绍兴 “温笃公”摸鱼[4],是一项要求很高的技术活,随着社会的发展,这项古老的活动渐渐被现代捕鱼方式所代替;有的民俗体育活动适应了社会的发展而被保留下来。例如,放风筝、登高、祭禹等,而脚划船据说在全国各地很难见到,可说是一种绍兴特有的交通工具[5],现在大部分作为旅游景点的游览娱乐等工具。在城市化迅速发展进程中如何保护好农村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使之进一步与城市社会和谐发展,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城市化对绍兴农村民俗体育的影响

(一)城市化对绍兴农村的影响

绍兴作为中小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与崛起非常迅速,也给绍兴的农村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城市的扩建,工业的发展,厂房的增加,土地的减少,交通的便利,传媒的发达等,都给农村带来了很大影响。农业的现代化以及数码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农村与城市的交流更加方便,表现在农副产品的销售,网上购物的普遍,物流速递的到位,农家乐的红火等,城市化对农村的影响是无孔不入的,农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受到很大的冲击。

(二)城市化对绍兴农村民俗体育的影响

农村是人们集体活动的良好场所,民俗体育伴随着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节日的欢庆活动,乡里街坊的红白喜事,亲戚邻里的迁居添丁,各种集市迎神赛会等,都是农村特色民俗体育活动的展示时机,也是人们交流感情集体生活的表演舞台。城市化给农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农村原有的生活习惯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居所

周边环境的改变,这种集体活动没有原有的活跃与方便,参与的人数锐减,交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使得民俗体育活动面临严峻的问题。

(三)农村民俗体育与城市的融合

城市经济的发展,健康思想的传播,使得城市的体育活动是以健身健康为理念的,他们不拘于什么活动方式,打球、打拳、跑步、走路、广场舞等等,都是作为城市人们活动的选择项目,目的明确就是健身。而农村的民俗体育是祖辈们传承下来的,具有一定模式和意义的活动,人们通过这种活动方式表达着对美好未来的期望,对祖辈的敬重与怀念等,其身体的活动使得人们身心都得到锻炼,也达到健身的目的。无论是城市体育还是农村的民俗体育,都是人们通过身体活动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主体是人的活动,只是活动形式不同。农村会融入城市,民俗体育也会逐渐地融入到城市体育活动中,丰富城市体育。

二、保护与开发民俗体育的意义

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是从两个层面上来研究,一个是保护,一个是开发。保护的主要价值在于捍卫和弘扬传统文化,使得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更好的生产发展,体现自身的价值与作用。开发的主要价值在于利用各种民俗体育的文化遗产为现代社会的经济文化服务,满足现代人们的生活审美需求、活动需求和心理需求。

(一)民俗体育是绍兴农村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闲暇时间逐渐增多,丰富的民间体育项目资源和自然活动场所资源成为农村体育发展的优势。[6]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延伸,农村原来有土地的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打破了他们早就习惯了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同时也使得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和习俗受到一定的影响。民俗体育活动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传承下来的,它是人们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民俗体育活动形式与发挥的作用与意义不同,反过来通过民俗体育的当时形式与目的意义,可以推测出当时社会的制度与政策。绍兴农村原本大多是水乡小镇,通过历代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有了日新月异的发展,绍兴农村的人们仍然保留着淳朴勤劳的作风,民俗体育是人们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通过它的变化反映出农村的发展变化,可以说它是农村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经济不断推进,城市不断扩大,城市中的人也不断增加,现代化脚步下人们的人文精神也要求也来越高,尤其是对历史文化古城的扩建,涉及城中村的历史文物,以及农村的民俗等等都会有所影响。所以政府部门在做城市规划的时候,都会考虑到历史遗留下来的文物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体育活动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宣传和开展传统的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是对中国近千年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7]绍兴地区的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是绍兴先辈们经过历史的洗涤传承下来的,是见证绍兴历史发展的一个活的移动库,它体现着古老的绍兴人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随着世代的沿袭,我们甚至能够从中窥探出当时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子。大禹祭典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活动已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在国务院正式公布的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绍兴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多达18项。[8]可见,部分民俗体育活动也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三)全民健身的内容之一

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农村的健身热也是如火如荼,民俗体育活动形式作为农村生活的一部分,一直是伴随农村的祭祀、节日节庆等主要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绍兴就有 “村民社赛”的庙会祭祀活动。[9]绍兴农村是非常注重传统的,祭祀节庆等活动很是讲究,久而久之形成了一定模式,有着明显的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具有这种特色的民俗体育活动,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还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通过调查发现,绍兴地区健身场所开展民俗体育项目活动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10]民俗体育也成为城市人们健身活动的项目之一,对民俗体育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民俗体育能更好融入到人们的城市生活中,还可以使人们重温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自我欣赏的同时也可熏陶周边的民众,不仅赏心悦目,而且可以健身健心。

三、农村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的模式

(一)保护模式

民俗体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进行保护是研究和正视历史的一种科学态度,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民俗体育的保护有多种形式。

⑴资料法。利用文字记录、图像、摄影、录像、纪录片甚至是电影等手段,结合电脑,移动硬盘等数码产品,能够完整生动的把民俗体育保存下来。⑵收藏法。把这类资料或者民俗体育的相关器材与方法等存放于博物馆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免受自然环境等腐蚀与破坏,延长对民俗体育的保护年限,同时方便对民俗体育的观摩与展示。⑶沿袭法。是把民俗体育通过人的活动形式继承下来,祖辈教晚辈师傅教徒弟,老师教学生,通过现代资料自学等方法,人们掌握民俗体育的活动方式,以身体活动的形式保护起来,这种方式也叫 “活态保护”[11]。易宝红也认为,在新城镇建设中必须注重对传统民俗体育的活态保护,[12]活态保护是一种动态的积极保护方式,它与静态保护的最大区别,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陶丹丹认为,多元共生是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想境界。[13]这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模式,也是使得民俗体育向各个民族相互传播的方式。

(二)开发模式

开发的目的是弘扬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展。民俗体育文化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民俗体育项目反映了不同地方的民俗文化特征,可以说民俗体育就是一部活的民俗史、文化史。[12]所以对民俗体育的开发使得传统文化的得以传承与延续,并赋予它们新的作用与意义。

⑴对民俗体育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要想改造首先要全面了解,深入分析要改造的民俗体育,挖掘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征,并找出与本地区之间的主要联系,找准此项民俗体育项目在开发中的定位与方向,这样才能较顺利地实现开发的目的与效果。无论是改变民俗体育项目的功能作用,还是改变其内部的结构与表达方式,都不能脱离其本质特征和项目自身发展规律,做到因时因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⑵根据历史对民俗体育的真实挖掘。民俗体育的挖掘要有理有据,讲究科学,不能按照主观想象随意去臆造一些没有历史根基、违背民俗体育自身特点的项目,来达到开发民俗体育的目的。真正的民俗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地方群体民众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是真实的,经过反复积淀过程的历史,它贯穿在人们整个生活体系中。因此民俗体育的开发要尊重历史,科学合理的开发。

四、保护与开发绍兴地区农村民俗体育应注意的问题

(一)保护农村民俗体育发展的生态环境

民间民俗体育的发源、繁荣和发展都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密切联系,生态环境是民间民俗体育繁衍的基础[14],城市化推动社会经济不断前进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社会稳定,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认知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民俗体育提供肥沃土壤和舒适的空间,这对民俗体育的发展有良好的推广作用。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对民俗体育进行适当的改造与开发,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的步伐,是民俗体育的正确生存之道,它们既是相辅相成,相互扶持的发展过程,也是历史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过程。

(二)农村民俗体育自身的研究与开发

民俗体育研究的自身理论建设还处于理论引进阶段,学科理论基础还很薄弱。[15]加强民俗体育的理论研究,深入研究民俗体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其今后的发展和开发都是有益的。任何一个民族和地区的民俗体育活动都是代表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意识形态,抓住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能确定它们未来的发展走向。绍兴地区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俗体育文化,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民俗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也不同,我们要深入细致的研究,正确的引导与改造,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与意义。

(三)农村民俗体育的管理和人才的培养

做好农村体育人才培养,提升体育服务质量[16],是农村民俗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广大群众日常生活的需要,必须把农村的体育人才培养起来。绍兴地区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如何更好地保护、开发与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专业人才才能做得更好。在日益丰富的健身热潮中,民俗体育如何占有一席之地,把特色的民俗体育如何进行合理的改造,既不能脱离本身特色,又具有一定的现代价值,需要专业人士进行研究与改造的过程。而地方专业体育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养,也是民俗体育传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既要研究管理,也要有良好的环境,才能使民俗体育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五、保护与开发绍兴地区农村民俗体育的措施

(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政府作为国家权利的执行机构,在民俗体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事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具有组织、管理、引导、服务等多方面的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延续与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与民众土壤,政府部门的大力提倡与支持,为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很多的便利条件,例如,政府提供经济支持,出面组织活动,出台相应政策等等,都为民俗体育今后良好的发展空间提供了优良的服务保障,也为民俗体育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学校的民俗体育课程的开展

学校是培养后备人才的主要渠道,而且学校教育资源丰富,在学校开展传统特色的体育项目,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开发,以及民俗体育相关人才的培养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浙江丽水学院作为传统体育项目基地,已经把珍珠球、蹴球、板鞋、高脚等项目引入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经过几年的教学循环,形成了较为正规系统的体育课程。绍兴文理学院也开设了民族传统特色体育课程,在公共体育教学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浙江衢州、温州,有些项目在中小学都在开展。把民俗体育和学校结合起来,与城市化相融合,是保护与开发民俗体育一种较好的方式。

(三)突出农村民俗体育的特色

绍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文物有很多,鲁迅故里,西施故里,大禹陵、舜王庙等,都是作为历史文物保护对象。绍兴还有很多民俗体育活动流落在民间,申请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民俗体育点、民俗体育村、民俗体育节、民俗体育园、民俗体育馆等方式,对民俗体育进行合理的保护并传承下来,这些点的建立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作为中小学生的春游、秋游点、影视场景、旅游特色项目等,既可以保护宣传民俗体育文化,也可以创造经济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体育与旅游事业联姻

合理利用民营经济带动民俗体育的协同发展,积极利用当地的名人名士效应,加强旅游业与地方民俗体育活动的结合。[17]绍兴是名人辈出的地方,从古代的舜、禹、范蠡、西施等到近代的鲁迅、蔡元培等等,可谓是人才济济。绍兴是著名的旅游城市,依托政府和名人效应,与旅游产业的结合,可以民俗体育表演作为景点的特色,把绍兴的民俗体育按照当地的习俗进行表演,不仅展示了绍兴的生活习俗,是推广与宣传绍兴民俗体育的手段之一 (如每年大禹陵的祭禹活动时的“禹”步舞,相传是大禹为了治理足疾而自己创编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这些名人的影响力,绍兴旅游城市的优势把民俗体育与旅游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民俗体育旅游,既是对民俗体育的保护,也是对民俗体育的宣传与开发。

参考文献:

[1]陈永辉.农村民俗体育活动效能研究 [J].体育文化导刊,2015(10):44-48.

[2]涂传飞,余万予,钞群英.对民俗体育特征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1):6-9.

[3]苏转平.试析民俗体育的基本特征 [J].体育文化导刊,2015(2):199-202.

[4]许燕耿.绍兴民间体育初探 [J].浙江体育科学,1989(3):25-29.

[5]徐冰若,阮庆祥,杨乃浚.绍兴民俗文化 [M].中华书局,2004:145-146.

[6]韩秋红.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体育发展路径与模型构建 [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5(1):7-14.

[7]席克忠,董胜利,王永强.农村民俗体育发展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2):68-70.

[8]高利华.古老而鲜活的地域文化记忆----论绍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28(6):24-29.

[9]刘小明.绍兴民俗体育文化研究 [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1,27(7):147-149.

[10]李德奇.体育软实力建设背景下绍兴市民俗体育项目的分类及推广价值研究 [J].当代体育科技,2015,5(6):208-209.

[11]蔡丰明.城市语境中的民俗保护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0:28.

[12]易宝红.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民俗体育传承研究----以嘉兴地方民俗体育文化为例 [J].浙江体育科技,2013,35(3):20-23.

[13]陶丹丹.多元共生视角下越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翻译 [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5,35(5):76-79.

[14]潘家礼,史海燕.现代化进程中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 [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5(6):187-188.

[15]向军,郭惠杰,刘小明,等.中国民俗体育研究进展述评 (1997-2014)[J].体育科学研究,2015,19(4):1-7.

[16]周珂,张月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体育生态化服务体系研究 [J].体育世界 (学术),2015(7):35 -36.

[17]刘小明.论越地民俗体育 [J].体育文化导刊,2013(8):113-115.

(责任编辑王海雷)

中图分类号:G852.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3X(2016)10-0103-05

doi:10.16169/j.issn.1008-293x.j.2016.10.023

收稿日期:2016-01-14

基金项目: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 “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 “城市背景下绍兴民俗体育的保护与开发”(编号:125553)

作者简介:刘小明 (1979-),女,河北秦皇岛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与体育教育。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olk Sports in Rural Areas of Shaoxing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Urbanization

Liu Xiaom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Shaoxing University,Shaoxing,Zhejiang 312000)

Abstract:Urbanization is a necessary proces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which in turn promotes the rural urbanization. Folk sports are an integral component of rural sports as well as a main activity form of rural folk life.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 its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folk sports in rural areas of Shaoxing should hee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personnel training and their own project mining,and will coexist and adv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urbanization integrating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chool introduction,features highlighting and tourism industry.

Key words:urbanization;rural area of Shaoxing;folk sport;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城市化
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及其对城市化的启示
民俗体育视角下于都客家灯彩调查与研究
河南民俗体育“狮子爬天桥”的当代价值初探
庐陵民俗体育文化特征与创新性研究
“意义结构”的重构是发展民俗体育的根本出路
开封体育旅游开发探析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