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2016-04-12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王彬武
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王彬武
课程建设为学校发展注入新活力
陕西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一处 王彬武
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课程实施的关键是发挥学校的课程自主权,对课程进行开发整合,进行全面的课程建设,课程建设能力直接反映学校的办学水平。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落实学校课程自主权,课程自主权除了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方式运用和教学评价实施等方面,还体现在课程建设的能力上。“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已经是一个底线要求,更高的境界体现在课程建设方面。在这一背景下,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建设优秀成果评选工作,为已经形成的课程建设优秀学校提供展示平台,推动义务教育学校重视课程建设能力的提升。对学校和校长来说,课程建设既是教育理念和价值的问题,也包括方法和路径的问题,需要形成共识,也要力求创新。
课程校本化彰显学校办学理念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体,课程自主权是学校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教育责任。未来校长的领导力主要体现为课程领导能力,未来学校的竞争力也主要体现为课程实施能力。现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校本课程已经为学校自主开发课程提供了空间。但是,学校课程建设不能仅仅理解为校本课程的建设,而是要统筹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显性课程,还要包括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以及文化、精神建设在内隐性课程。课程设置都是单独呈现自成体系、相互隔离的形态,学校课程建设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打通学科界限,通过对课程整合、资源整合让所有的育人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赋予课程新的生命力,让冷冰冰的课程在育人方面焕发出新的活力。如果说,学校课程是落实国家规定“必须教什么”的要求,那么学校课程建设就是要解决“如何才能教好”的问题。
学校课程建设赋予学科课程新生命,需要体现课程的整体性。统领课程整体性的核心是学校的办学理念,这就要求每一所学校必须提出鲜明的核心理念。学校核心理念应该明确、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价值追求、育人目标,核心理念可以是对学校历史积淀的提炼,也可以来自于学校所在地域的文化特色,也可以针对学生群体的状况进行提炼。宁陕小学曾经的校训“同荷教泽”,来自于历史传承,让人眼前一亮,体现了一种重教兴学的担当,如果赋予新的内涵作为办学理念,既有厚重感,又有深刻的文化意蕴。上海闸北八中“成功教育”的理念确立,就是针对生源差、师生缺乏成功体验的现状,提出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愿望,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力,每个孩子都可以取得多方面成功,以此带动学校的发展。课程建设应该围绕学校核心理念,发掘课程中蕴含的育人价值,让所有的课程在育人方面形成向心力。
课程建设实现课程校本化,彰显学校课程自主权,也为校长实现办学理想提供了一种可能,为学校特色化发展提供合理路径。以往一些学校往往会以突出艺术、体育、传统文化甚至某一项学生特长技能打造自己的办学特色,难免走向偏狭的单向度的价值追求,陷入片面化、单一化、碎片化的误区,也没有体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这种倾向应该扭转,走向以课程整合为基本路径的课程建设道路,才是真正的办学特色。课程建设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对教育的价值追求,而非功利目的。办学特色也应该表现价值性,而非某一项技能培养。所以只有进行课程建设,才能让学校走向特色化发展的道路。
课程深度整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一个重点是对课程的深度整合,课程建设也是课程整合的过程。课程建设是学科课程内部和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再创造,这一过程让教师对学科内交叉、重复、割裂的知识内容进行归并、精简、整理、提炼,让课程呈现出全新的面貌,让教师对学科的核心思想、关键问题、核心素养等有了全面认知,会产生豁然开朗、“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另外,从教学的角度讲,过去教师“一节课一节课”“一单元一单元”地讲授,对学科中哪些内容体现核心素养,哪些知识需要学生深度学习,哪些内容只需教师点拨缺乏整体认识,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有进行深度整合的课程建设,才能让教师建立起学科的整体感,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将会大为不同。
课程建设除了学科内部的纵向整合,还有学科之间的横向整合。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局限于专业的精深,更要关注知识的广博。一些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为了建设而建设,鼓励教师发挥特长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了几十门甚至上百门的课程,看似一派繁荣,但是缺乏整体规划,缺乏深度整合,缺乏有机统一,“碎片化”严重。有些课程脱离了教师的开发水平和能力,空泛浮华,落实这些课程让师生都感到疲惫不堪,浪费了教师的精力和学生的时间。学校需要按照自己的教育理念,开发跨学科的主题性课程,即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拓宽教师的视野。例如以“秦岭”为主题的课程,既涉及语文学科关于秦岭的歌咏诗词,也涉及历史学科,还涉及地理学科,甚至生物、政治等学科的内容,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打通构建,使学生从中建立起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打通学科界限的课程建设,不同的教师也会在一个整体课程观下找到自己的学科位置。
课程培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课程建设应该把学生立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学生发展作为基本价值。首先,课程建设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参与权与选择权。传统的课程和教学是一种行政性的硬性安排,学校开什么课,学生学什么,大多数学生只能在学校课程框架内被动学习,学生并没有选择权,个别具有高度个人意识和文化自觉的所谓“偏才怪才”并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学校课程建设对课程进行再创造、再构建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多种需要,课程建设过程要有学生的参与,课程提供要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新的高考改革在升学考试的方向上也为学生课程自主权提供了可能和出路,在这一制度下,学生个体选择的课程不必是千人一面、整齐划一,有可能是“一人一课表”。课程供给由“外源式”预先设定变成“内源式”自我选择、自主学习的课程。
其次,课程建设的学生立场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学生需要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当然“需要”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基于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自我需要(want),一是国家培养合格公民的外在需要(need)。《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所表述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是从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界定的,说明了这两个层面的发展需要。课程建设坚持学生立场也要求课程开发和设计不能仅仅以教师的特长为依据,教师“能开什么课开什么,会开什么课开什么”,而是要追问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价值何在,如果所开课程学生上与不上没有什么影响,那么课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另外,课程建设的学生立场要以研究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课程改革一个关键就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但是受传统教学惯性影响,这一理念落实的并不好,要么徒有热闹的形式,要么依然如故。课程建设除了课程的规划设计整合,还应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学生个体在家庭背景性格特征、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往往会表现在学习规律的差异上,学校和教师除了研究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外,要特别关注不同学生学习品质的差异,创造力突出的学生、家庭文化氛围浓厚的学生、思维不够敏捷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都会在课程领会能力方面表现出差异。芬兰教育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差异,为每一位学生制订不同的学习方案,特别是对那些有学习障碍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帮助。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就要在学校的课程建设过程中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甚至多次开发。
学校课程建设既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新话题,老话题是我们很早就意识到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新话题是因为我们在课程建设的意识、能力、方法等方面都有所欠缺。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具备了课程建设的思想基础和能力基础,课程建设做得好不好也会成为校际差异的重要因素。如果每一所学校都能按照自己的办学理念做好课程建设,对增强学校办学活力,彰显学校特色,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