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满意度、瞄准率和就业影响
2016-04-12郭伟和
郭伟和
□专题研究:城市低保制度建设
主持人语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满意度、瞄准率和就业影响
郭伟和①
自从1999年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不少学者都关注了其制度效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产生的就业影响。然而,由于缺少大规模调查数据,以往的研究大多是从理论层面或者通过小范围的调查来进行讨论和分析的。2008年以来,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开展了连续性的“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的大型调查,采用比较严谨的抽样技术,获得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数据。本栏目的三篇学术论文,就是利用这一数据资源(分别利用了2011、2012、2013年三个年份的数据),探讨当前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瞄准率、就业影响和满意度等问题。
郭伟和与丰宝宾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政策瞄准效果研究——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分析》一文以低保制度的瞄准率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虽然当前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的瞄准率高达85%,但仍然有15%的比例没有瞄准。进一步分析发现,影响瞄准率的家庭人口特征中的显著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病残人数和学生人数两项,而不包括医疗支出和老年人数;影响瞄准率的政策执行机制方面的显著指标是入户宣传和入户核查两项;影响瞄准率的执行人员方面的显著因素是雇佣制度和培训时间,而不是工作人员的个人胜任能力。这表明,当下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瞄准率的改善需要通过增加支出型贫困作为识别指标,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和核查,提升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来实现。
李威和毕向阳的《城市低保对象福利依赖问题的实证研究——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分析》一文,分析了我国城市低保对象的就业倾向问题。研究发现,虽然城市低保对象相对于非低保的贫困户,就业倾向低0.11,但是经过两类人群的倾向得分匹配之后,再进行OLS分析,低保对象的就业倾向相对于非低保对象的平均处理效应都是负数,也就是说如果排除了其他影响因素,低保对象相对于非低保对象就业惰性还要低。这表明当下我国的低保制度仍然处于解决温饱问题阶段,还不足以导致普遍的就业惰性(福利依赖)问题。
李沫、邱华丽和吕俊涛的《影响城市低保对象主观评价多因素多水平分析——基于“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项目”数据》一文,通过多水平回归分析,研究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获得救助对象较高的满意度,认为低保制度明显改善了生活水平和解决了生活问题的救助对象比例超过90%。影响低保对象满意度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和教育程度两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制度变量中的低保金额、有无不良现象和是否公示三个因素对低保对象满意度也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当下中国城市贫困对象更加关注低保的充足性和公平性问题,污名化效应还没有成为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郭伟和,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区发展与治理、社会工作理论、社会政策分析等。(北京,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