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2016-04-12黄梦
□黄梦
从女性主义角度解析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黄梦
摘要:徐静蕾,身兼导演、演员、教师于一体的公认才女,在电影创作方面风格独特。其最早的成名作、改编自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的同名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观众传达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影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叙述了女主角为爱追逐的一生,塑造了敢于同命运和社会传统做斗争的新女性形象。本文从电影的故事主旨、叙事方式和电影符号的运用上探讨影片中“女性主义”理念的体现。
关键词: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女性主义;符号学;徐静蕾
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妇女解放、性别平权主义,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①女性主义思想受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思想“人人生而平等”的影响而产生,女性主义积极倡导女性的自尊、自省、自爱、自觉、自理和自治,鼓励女性合理维护自身权益。
徐静蕾,作为导演在电影创作方面风格独特,至今其导演的6部电影作品都包含着强烈的“女性主义”特征。不论是近期一举斩获2.8亿票房的《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中奶奶对于爱情的执着,还是之前的《亲密敌人》《杜拉拉升职记》中的职场女性以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我”的高傲的爱情姿态等,在故事主旨、叙事角度和演员形象塑造等方面都表达出了强烈的女性主义情怀。
一、故事主旨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经徐静蕾自导自演于2004年上映。该电影改编自奥地利著名短片小说作家茨威格的同名作品。徐静蕾再度创作,把故事背景定格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平,巧妙地讲述了一个在中国传统社会背景下憧憬爱情的小女孩转变为一名在爱情面前突破传统、勇敢追寻、主动出击的女性的成长故事。在男权为主的观念背景下,徐静蕾将面对爱情只有“被动”的女性思想抛之脑后,塑造了一位为爱勇敢追求的“新女性”形象。整部影片风格温婉细腻,徐静蕾以其独到的女性视角铺陈故事的发展。
电影以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娓娓道来,以极简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置描绘了一个丰盈的情感故事。从少女时期“我”对先生的仰慕到成年后考入北平师范租住到“你”的旁边,再到后来自己为抚养“我们”儿子流恋风尘与“你”一次次的相遇,直至儿子离去和最后的这封信。一气呵成的哀婉充盈在整部影片中,女主人公却以其不依附于“你”的姿态呈现爱“你”的方式。女性不再是徒有虚表的花瓶和尾随男性的附属品,她摆脱了传统观念里的爱情的束缚,以强烈的全新的女性主义思想自由地表达着情感,将“我们”的相遇掌握在“我”的手里,我爱着你并不需要你的悲悯和关怀,甚至都可以让你毫不知情。如同歌德曾提出的“我爱你,与你无关”这句话,就很符合女主人翁对爱情的观点。
二、叙事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电影都是综合艺术的集中体现,叙事的艺术也自然包含其中。对于电影故事片而言,虽然每部影片的叙事方式都不尽相同,但都会有它特殊的内容组织和结构安排,任何组织结构的变化都会引起整部电影的变化。
(一)叙事角度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叙事角度特别——从一个已经逝去的女人口中讲述。故事的开端,就是信件的分发,直到徐先生收到信件、拆开信件,“我”的声音才随之出现。而后,以“我”为第一人称的叙说方式一直贯穿始终。随着“我”的讲述,男女主角18年来的故事也慢慢浮现在观众眼前。通篇以第一人称视角这种先行导入的叙述方式,首先在故事中体现了女主角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女性主义的体现,表明这一切的决定都是“我”自己掌控,向传统的女性被动的形象发出了挑战。其次,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更能表达故事的真实性,能让观众的思绪深入其中,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二)叙事结构
“爱”是整部影片的线索,信将女主人公不同时期对徐先生的情感串联起来。幼时的“我”被徐先生的家具和书本所吸引,趴窗远眺;偶然碰到之后,藏起旧棉袄……这些是一个少女内心变化的最直接的体现,巧妙的镜头衔接让年幼时“我”的内心世界得以展示,“我”先爱上徐先生的感情为之后的故事发展埋下了伏笔。
长大的女主人公,主动考回北平与徐先生在一起,然而分离后,徐先生再没记起“我”。于是当得知自己怀孕时,“我”不愿被徐先生可怜,所以选择独自带着孩子离开,这是女性主义意识的强烈体现。
多年之后,成熟的女主人公身着华丽的晚礼服进出种种交际场合,并再次与徐先生相遇,共度一晚之后徐先生依然没有记起“我”,女主角也只字未提走出房门,这表达了自己越来越独立的感情态度。故事的最后一组镜头,男主人公站在自家房屋的门边,望着对面幼时的“我”眺望“你”的窗户,那年幼时“我”的面庞也出现在了窗户上。这是时空的交错,在情感上起到了升华,结构上前后呼应,完整凝练。
三、电影符号中女性主义的体现
在电影符号学中,“符号”主要是由影像和声音构成,是一种向观众倾述的形象符号,是观众可以感知的实实在在的物质形态的“符号”。通常这些符号也最直接地表达着整部电影的情节走向和故事主题。在徐静蕾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整部影片以橘黄的色调和忧悒的《琵琶语》贯穿全篇,给故事平添了一份怀旧和独特的美感。从女主人公不同阶段对待徐先生的情感变化,展示了女主人公愈来愈强烈的对女性自强人格的追求,其中多处“符号”的出现也是对女性主义的深刻表达。
(一)“巴结”
在“我”幼年时,除夕晚上母亲煮好饺子,要“我”端给北屋的先生。“我”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并对端着碗饺子要走出门的母亲说:“我知道你为什么要给人家送,巴结!”然而,转头她却透过窗户一直看着北屋院子里嬉闹的人群和燃起的烟花。这些回绝母亲的语言符号塑造了女主人公从小自尊、自强的一面。虽然在内心里,她渴望接触到徐先生,但却不愿用这种卑微的巴结和乞求的方式,她要有尊严地与人交往。她看到徐先生写信的字体不停地练字,她以自身的改变缩小着和先生的距离。她坚守着自己的爱情准则:有尊严的爱情。
(二)风筝
一个清晨,“我”慌忙地跑出院子撞在了徐先生的身上。那时,脸上的羞愧和急忙地跑走都道出了“我”喜欢上了徐先生的内心变化。而后紧跟着一组女主人公牵着风筝跑的镜头,镜头由风筝的特写转到她手里拉着线,风筝始终在女主人公手中随着她一起奔跑。
“风筝”这个符号此刻就象征女主人公心中的爱情。它随着女主人公奔跑,但并没有高飞却飘忽不定。这里也为之后的感情发展起到了预示的作用。重点是这象征爱情的“风筝”的线攥在“我”自己手里,也象征着“我”对于爱情的憧憬和主动意识。这也打破了人们对传统情感观念的束缚,不再被动地任由他人安排,在爱情面前不再只有男性选择的余地。这是女性在爱情观上的巨大转变,也是女性自主意识的体现。
(三)“我们的儿子”
在女主人知道自己怀了他的孩子后依然选择离开。她不愿受到徐先生的质疑,那是对她感情的一种诋毁和侮辱。她勇敢地在动荡的年代里辗转多地,坚持一个人抚养“我们的儿子”。
“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语言。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在她的信中,她这样讲到。
当她和多年前自己的母亲面临同样的情境时,她并没有选择嫁于他人去确保儿子的生活。这点也是新的女性主义与旧时代的一个对比。她依靠自己抚养儿子并独守着那份对先生情感的忠贞。
(四)“我”服装的变化
年幼时,女主人公因为不肯穿破旧的衣服与母亲发生争执。但最终还是没能如愿,依然穿了补着补丁的衣服出门,她极力地揪着胸前的补丁,却不小心撞在了衣着亮丽的先生怀里。这是影片开始,男女主人公在衣着上的一个对比。
但到最后女主人公却成熟优雅、衣着华丽地出现在徐先生面前。在女主人公最后一次与徐先生相遇时,她穿着优雅华丽的白色外套和精致的礼服,面容修饰着精心的妆容。这时,在服装上俨然已与男主人公无差。这里女主人公衣服和妆容的一系列变化也暗示着男女地位上的平等。女主人公愈发尊贵的形象下是女性自我意识的提升的表现。
(五)白玫瑰
影片中多次出现的白玫瑰也象征着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表达。
在女主人第一次走进先生房间时,昏黄慵懒的一切深深地吸引着她。那时墙角就已经盛开着一束洁白的玫瑰,镜头一扫而过也是爱的最初的绽放。之后,在男女主人公真正在一起之后的早晨,先生送给女主人公一支白玫瑰,她拿着花高兴地出门。而后,尽管先生早已忘记了女主人公的存在,但她依然执着地在他每个生日都送去一束白玫瑰。最后,8年后再次相遇的早上,先生却连白玫瑰也未主动提起,而是在她的手袋里偷偷地塞钱。在女主人公离开前,她主动要了一支即将凋零的白玫瑰,别在发间。她走到院子看到管家时四目相对,欲言又止,是对男主人公薄情寡义的无声控诉。
每年生日的白玫瑰,是女主人公爱的化身。它体现着女性的执着与坚贞,与男主人公的健忘和冷漠形成鲜明的反差,也让人更加欣赏影片中“我”的女性形象。
四、结语
整部影片都在细腻地刻画着一个女人自我成长的内心世界。从初遇男主人公时的内心羞涩到最后含泪离去,她独立隐忍,最终选择以写信的方式告诉男主人公已经发生的一切。女主人公悲凉的一生和对待爱情坚贞的态度是对男性无声的控诉。影片呈现了女性大胆追爱和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同时也呼吁人们对女性的关注。
徐静蕾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成功的女导演之一。“女性主义”是她导演的任何一部电影作品中都可以追寻到的风格所在。在今天的电影环境中,徐静蕾以自己“女性主义”作品的“魅力”丰富了当代电影的内涵,甚至向“男权主义”为主导的电影环境发起了冲击。
注释:
①参见百度百科“女性主义”词条,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Xeas_VkDGUwxnmGiWdP6VOhwV3iEKsb-HGo1OvRLiM7oS6A_mHwZeN5l7g-YdYKZ-h9kMS-gEgVOWKUuTqqyd_2015-11-10.
参考文献:
1.林校彬.试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女性主义[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7).
2.周也君.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看女性主义[J].群文天地,2012(3).
3.吴树宏.小说与电影转换之间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J].河北北方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6).
(作者系江西财经大学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