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的整合运用
2016-04-12江西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学校何敏
江西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学校 何敏
试论国学经典在语文教学的整合运用
江西南昌市华东交通大学附属学校 何敏
纵观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许多老师仍处于应试教育的桎梏之下,未改变传统教育的模式,一个学期只围绕一本教材兜转,每天布置大量的书面作业,一到考试学生便淹没于题海之中,长期机械的教学,不仅没有让学生培养起浓厚的语文兴趣,久而久之,还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学无所获,学无成效,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六年时光。吕叔湘曾说:十年时间,2700多课时学习本国语言,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认为: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那么,在文化断层的时代,如何巧妙地把国学经典适当地嵌入语文教学,实现大容量的课堂,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底色呢?
一、合理安排时间,有效整合教材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过:时间应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时都有它的特殊任务。我们可以把一个学期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分成几个模块。这种学习模块是灵活运用的,比如一周七节语文课,可用六节课学习语文教材,一节课学习国学经典;利用早读的15分钟时间;每节课前一打预备铃班长领诵5分钟。千万不可小觑这点滴的时间,若是每天能坚持不懈地学习,把这些零碎时间利用起来,长期便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那么如何在不违背学生的学习规律,不影响大纲要求的情况下,既按质完成语文教材,又把国学经典教学渗透其中呢?可以把部分语文教材进行整合,根据具体的教材特点和学情情况,适当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固有的教学进度,一篇需要两课时教学时间的课文可缩短为一节课或一节半课教学,提高学习效率,不必在一篇简单的课文上反复地分析,把节省出来的时间贯穿学习国学经典。如三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的专题是“细心观察”,教师对《花钟》进行精讲后,学生对观察事物的文体有了认识,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在老师的指导点拨下,学生能很快感知课文内容,梳理文章脉络,找出文章的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另外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中,许多老师习惯留有半个月到二十天的时间进行总复习,是否可以相对缩短时间?曾看到过一年级的语文老师,为了能够提高班级平均分,在期末前出了厚厚的一本复习题:把全册书的生字罗列起来,一个生字组三个词;每个生字写出笔顺;根据词语写出相关句子;练写十篇看图写话……这样的复习方式就像流水线操作,年幼的孩子精疲力竭地做题,或许对于考试成绩的提高确实有效,满足了教师在成绩评比中的愉悦感,可静下心来思考,这样的教学最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吗?教师是为了评比成绩还是真正为了学生的未来实施有效的教学?我觉得这部分无意义的教学时间可大大精简,可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经典美文,在诵读的过程中,大量文字的输入,不仅对学生认字和记诵都有帮助,而且在受到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田也会播撒下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种子。三年级上学期,我坚持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完成了语文教材,还让学生背诵了20首《诗经》中的古诗、18篇《古文观止》中的经典美文、部分《论语》,与学生共读课外读了本《长袜子皮皮》《爱的教育》《论语》。
二、方法多样,让读书变成有趣的游戏
国学经典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由于历史久远,许多人觉得它们艰涩难懂,像一座座不可逾越的高山,不愿触及。追溯古人读书的方法——“素读”,就是不追求对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只是反复有声的朗读,直到把诵读的内容背诵得滚瓜烂熟为止,是一种很朴素的读法,这是我国古代私塾里常用的读书法。日本人把这种方法定义为“素读”法。国际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博士有一系列关于“记忆”研究的专著,其中有大量阐述“素读”的文字。“素读”要求一字一句地读清楚,读出意义停顿的节奏来。因为在典籍中,每个字都很重要,有些甚至不能替换。但是我们现代人使用的语言比较简单,学生长期接触的也是白话文的课文,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不能完全照搬古人读经典的方式,而应采用各种方式让他们乐于接受,并乐此不疲地学习经典。首先我不会让学生把文章带到家里去读背,因为这样会增加他们额外的学习负担,久而久之,就会生厌。我把这些学习都放在上述我讲的课堂和零碎时间中。教室共读的氛围中有强大的吸引力,学生们能融入其中,而且长期地坚持诵读,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只要班长一领诵,全班就能自觉地跟读。因为古文的文字富有节律,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所以诵读的时候采用歌诀法,读出节奏感,让身体成为配奏的乐器,手之、足之、舞之、蹈之,让学生们全身心放松,投入读书。另外根据文章内容以加动作、诗词吟唱、男女生读、小组赛读、文白对读、镂空填空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读书变成一种非常有趣的游戏。如《狼》是清代蒲松龄写的短篇小说,作者在写屠户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把狼的狡黠和凶残刻画得淋漓尽致。我带领学生们通过声音的塑造、动作的运用进入了情境,如“一屠晚归,担中肉尽,只有剩骨”,学生两手挑担状,悠哉地走着,表现屠户卖光肉的高兴心情;而教学“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时,我问学生:“面对凶残的狼,生死关头,如何能逃生?”学生答:”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要使出全身力气,用刀把狼砍死。”在这样巧妙的点拨中,不用教师逐字逐句讲解,也不用教他们如何做动作,学生们自然能在创设的情境中,绘声绘色地诵读和表演,而且非常神奇的是,读了几遍后,学生们在我动作的提示下,居然能够流畅地背诵下来。这篇古文原本是初一下学期的课文,但三年级的学生却能够在老师的指导学习下,很快地感知文意,有兴趣地诵读并能背诵,学生们的学习潜力是否让人意想不到呢?
三、师生共读,营造良好氛围
一个班级要形成浓厚的读书风气,师生共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尤为重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论语》中,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能热爱诵读经典,用自身的言行举止给学生好的典范,学生也会具有较大的学习热忱。每天的早读课,我会提早二十分钟到教室,不管教室里有多少学生,我都会开始和学生们一起读书;每节语文课前十分钟到教室,只要一打预备铃,便开始诵读。如果要教授新篇,我一定事先做好备课工作,并背诵下来。在课堂学习新篇,会和学生们一起比赛背诵,师生比赛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斗志。每月一小赛、每学期一大赛,利用家长会的时机进行诵读展示,让学生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只要教师不要有畏难情绪,能够坚持自己学习经典,带领学生们学习经典,养成习惯,等学生小学毕业的时候,他们对古文已经完全不陌生了,到初中、高中,他们便可减少背诵文言文的时间,学习起来便轻松自如了。
“幼学如漆”,2岁到12岁,是儿童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孩子们的记忆力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不停地吸收大量的信息。当下国学经典的学习掀起热潮,我们一线的语文教师要用客观的眼光看待,当然不能完全颠覆传统语文教材,用全部课堂时间学习经典,因为语文教学还是要立足于本,依照大纲要求不可动摇,但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适当地嵌入经典教学,做些适当地调整和补充,让教育更加丰满、完善,让孩子们一生受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