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劳模先进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的思考

2016-04-12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

上海工运 2016年8期
关键词:先进人物劳模监狱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

发挥劳模先进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的思考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

劳模先进工作室在系统各领域内承担着示范引领、队伍培养、课题攻关重任和助推监狱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形势下,要进一步加强建设,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先进工作室创新的辐射引领作用。

劳模先进工作室辐射引领作用

上海监狱局创建劳模和先进人物创新工作室工作在局党委的支持下展开,也是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逐步提高认识并体会到它的作用的。以劳模、先进人物姓名命名的工作室,如今在我局系统各领域内承担着示范引领、队伍培养、课题攻关重任和助推监狱工作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监狱局劳模和先进人物创新工作室的基本情况

目前上海监狱系统以劳动模范和先进领军人物姓名命名的劳模工作室有4个,以教育改造条线命名的有5个。领军人物因在各自领域取得突出成绩,带领着团队不畏艰辛,攻坚克难,形成了独具特色,在助推监狱工作健康发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1、老徐工作室。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民警徐海洪通过长时间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危顽难改造罪犯的方法即“老徐工作法”。3年来,累计教育转化顽固犯20余名,刑释顽固犯的转化率达95%以上,使“老徐工作室”成为上海监狱系统教育改造罪犯的一个品牌。

3、吴桂堂工作室。全国先进工作者吴桂堂,近几年来,带领他的工作团队,在深挖工作上共获取各类犯罪线索366条,破获各类案件31起。

4、潘澄工作室。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监狱总医院内科主任潘澄,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创造了简单实用的“五心”工作法,以他高尚的人格感召着堕落的心灵,体现了人道主义救治的精髓。

二、发挥工会在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中的独特促进作用

1、劳模选树培育工作。工会要始终注重先进人物的选树工作,聚焦基层,把先进人物挖掘出来,树立起来。

2、搭建民警成长平台。监狱工会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主业,根据监狱自身的特点和要求,把开展活动和岗位练兵结合起来,在岗位练兵中去锻炼队伍、发现先进和人才。

3、关心爱护劳模先进。劳模的奉献为单位发展做出了贡献,工会要积极做好劳模先进的疗休养工作和慰问工作等,为劳模先进减压释负。

4、宣传弘扬劳模精神。近几年来,局工会加强了劳模先进的宣传工作,在工会办的《知心》刊物上刊登来自基层一线的人物事迹;每年5月,增发一期“五一专刊”,集中报道模范先进人物。另外,局工会还加强与新闻媒体联系,《劳动报》、《新民晚报》等多次对我局先进人物和集体进行采访,专版报道我局优秀民警风采。

三、上海监狱劳模创新工作室作用初步显效

1、培养新人。在每个工作室成立之初,各工作室领军人物就和青年主管民警签订带教协议,工作室则是他们锻炼的舞台。通过锻炼,他们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业务骨干。如老徐工作室,近两年先后有2名青年民警被评为市级教育转化专家,1名青年民警被评为局首席个别教育能手等。

在城市排水管道检测方面,闭路电视系统检测技术具有智能化作用,可以通过判读与人工识别等方式对管道缺陷进行研究。因为闭路电视系统人工判读功能还不够成熟,所以在实际排水管道缺陷检测过程中需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知识库,通过知识库系统智能判读缺陷位置,从而提高管道检测质量。进入式机器人技术是闭路电视系统检测中的一部分,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代替人工检测,避免工作人员检测过程中受到生命威胁。在进入式机器人技术应用方面,技术人员首先需要对这种技术进行改造,提高机器人技术适应能力,解决静态水行走问题。

2、攻坚克难。工作室根据其各自的专业方向,每年都承担着一定的科研课题任务。工作室成员在课题攻关上结出了丰硕果实,如潘澄工作室“五心工作法”,是在研究探索后,理论应用于实践而在监狱系统进行了推广等。

3、队伍建设。我局党委提出了队伍建设工作理念,工会以劳模工作室培养队伍的方法,推进队伍建设。如胡水清工作室,明确每个工作室成员工作职责,定期召开犯情分析,制订艾滋病犯针对性的改造计划,锻炼了队伍。

4、继承发展。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培养人才,如老徐工作室积极考察、培养接班人,领军人物徐海洪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年轻人,使他们脱颖而出。独当一面的工作室成员倪永斌接过老徐工作室的大旗,踏上新的征程。

5、辐射引领。劳模工作室以模范先进人物对工作的热情,对事业的追求,对组织的忠诚,影响和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产生了对青年民警的精神激励效应。“胡水清工作室”品牌打造后,吸引了一批批年轻人的加入。很多年轻人谈到为何加入这个团队时都说,在工作室里能找到个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四、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思考

1、加强政策扶持和制度建设。目前工作室成员因为行政编制方面的问题,很多是兼职,专职人员很少,工作室的日常运转常受到人员方面的限制。此外,在表彰奖励方面,缺乏相应的政策方法,对一些取得成绩的民警因没有及时的表彰而挫伤积极性。相关制度建设的滞后,随着工作室的不断发展逐步显现出来。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工会近期出台了《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先进(集体)个人工作室管理办法》,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劳模、创新工作室机制建设等都有了制度规定。

2、加强各工作室之间的交流。目前我局的劳模工作室工作开展都是各有特色,专攻方向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类型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工会加强各工作室之间的沟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今年5月,胡水清工作室和吴桂堂工作室就做了有益的尝试,开展了交流共建结对子活动,两个工作室负责人胡水清和吴桂堂分别做了交流发言,并签订了合作共建协议。

3、将其他“工作室”纳入到工会系列里来中。目前我局除了上述4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相关业务条线还有一些“工作室”,它们也是以先进人物命名,如胡静雅工作室、东东工作室等。下一步的设想是在各级党政的支持下,联合职能部门将我局所有的工作室先行纳入到工会工作体系,这样可以将劳模工作室这个牌子做大、做得更响亮、影响更广。

4、争取社会资源拓展交流渠道。

因为监狱工作的封闭性和保密性等的特殊性,社会上对监狱工作缺乏了解,对监狱内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更是知之甚少。这一方面是宣传不够,另外一方面是和外面社会的交流太少,工作室工作更多的是“自转”。所以,还是要更多地走出去请进来,多开展交流,邀请专家讲课、开展互访、拓宽视野。

5、进一步争取上级工会支持和党政领导关心。我局目前命名的劳模工作室,除了吴桂堂工作室是由上海市级机关党委工作委员会命名外,其他的都是我局命名挂牌成立,还没有上海市总工会命名的。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劳模先进工作室建设,争取上级工会命名劳模先进工作室。

五、关于进一步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的对策

1、将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为培养骨干的“练兵场”。提篮桥监狱的“老徐工作室”在这方面已经做出试点,随着老徐的退休,工作室新的负责人已经成长起来。很多有能力、有志于实现自我价值的民警都可以投放到这个练兵场里,经过摸爬滚打成长为监管改造领域里的业务骨干。

2、打造民警专业化发展的“孵化器”。目前我局正在探索民警专业化发展途径,2013年,我局启动了矫治师的评选,为民警的专业化发展拓展了成长通道。劳模创新工作室则为专业化发展提供了孵化作用,工作室吸引了大批优秀民警,他们在个别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都有专业的知识和素养。这些优秀人才在创新工作室可以更大地发挥他们自身优势,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目前,有些局级教育能手、专业矫治师等都是从劳模创新工作室里脱颖而出,成为某个领域的行家里手。

3、探索创新监管改造工作的“试验田”。随着时代发展,社会的进步,监管改造工作也面临着改革创新。一些新方法、新理念,可以放到劳模创新工作室里先行先试,为整个监狱工作创新发展起到排头兵的作用。

4、建设传承红烛精神的“示范田”。

局党委书记钟杰在今年我局召开的劳模座谈会上讲到,劳模精神在监狱系统就是“红烛”精神。当时最早从闽北到军天湖,“申城多少平安夜,天湖几代守夜人”就是生动的体现。劳模创新工作室作为承载着这些精神财富的载体,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劳模先进带领着团队,在这块“示范田”上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他们给大家展示的是“奉献、坚守、责任、清正”的红烛精神。

猜你喜欢

先进人物劳模监狱
监狱选美
劳模在身边 服务你我他
陕甘宁边区的劳模运动
“劳模村”里的幸福密码
老骥伏枥显担当
论监狱企业立法
诞生在监狱中的牙刷
欢迎你到监狱来
排排坐,数劳模
他们也是血肉之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