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美国社区举办的防止儿童走失课程︵上︶
2016-04-12明亮妈咪
文明亮妈咪
参加美国社区举办的防止儿童走失课程︵上︶
文明亮妈咪
周末的一天,老公在家陪明亮兄弟,而我则去参加了社区举办的防止儿童走失课程。毕竟,随着兄弟俩的长大,尤其是老大已经3岁了,这方面的问题不得不考虑,也可谓是防患于未然做好准备吧,不至于真的发生了而不知所措。虽说是免费的课程,但信息量还是很大的,而且也是非常有价值和建议性的,我在这里与大家分享的同时,也算是为自己留一份笔记吧!
防患于未然的基本知识
孩子两岁左右开始懂事之时,爸爸妈妈就要开始逐步向他灌输“万一走散了怎么办”的相关知识,防患于未然,以下便是一定要教会孩子的基本知识。
原地停留等待
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经常告诉孩子,他是不会被抛弃的,爸爸妈妈会永远和他在一起,由此而引出,万一暂时走散了,不要急于到处寻找爸爸妈妈,而是应该原地停留等待或就近寻求帮助,这样也有利于爸爸妈妈的寻找,可以更快地与家人汇合。
大声喊叫
除了“原地停留等待”,孩子还可以大声喊叫自己的爸爸或妈妈,因为也许他们就在自己的身边或附近,只是自己没有看见罢了。而且大声喊叫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使心怀叵测之人避而远之,毕竟谁都不想给自己招惹麻烦。
寻找施助之人
爸爸妈妈一定要提前教会孩子,哪些人是可以向他们寻求帮助的,也就是说哪些人相对来说是比较安全可靠的,就是千万不要自送虎口!这些施助之人包括商场的工作人员(尤其是收银员)、保安人员、穿制服的警察或消防员等等,因为这些人一般是受过如何处理走失儿童的相关培训的。
求助“妈妈”
如果真的找不到以上所说的“施助之人”,那么,孩子应该尽力去寻找其他带着小朋友的阿姨,为什么要求助这样的“妈妈”呢?原因很简单,只有自己做了妈妈,才更能够理解此时孩子心中的恐慌与无助。而且一般来说,“妈妈”一定会陪着孩子,直到他找到自己的妈妈,或者将孩子做妥当的安置。毋庸置疑,如果有找不到妈妈的孩子来向我求助,我一定会这么做的。
应景演习
除了教会孩子以上的基本知识,如果有机会的话,爸爸妈妈还应该带着他一起做应景演习。比如,故意远离孩子(但孩子一定要在爸爸妈妈的视线范围内),或者让他主动向“施助之人”求助。应景演习所达到的效果,一定比爸爸妈妈苦口婆心地说100遍强。
不同年龄的孩子应该知道的信息
鉴于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不同的理解与接受能力,爸爸妈妈应教会其知道不同的信息。
4岁以下:
1.知道自己的姓和名,因为不管向谁求助,这是第一个会被问到的问题。
2.知道爸爸或妈妈的全名(姓和名)。
3.没有爸爸或妈妈的允许,一定不要跟任何人走,不能接受任何人的东西、进入任何人的车。
5~7岁:
1.知道爸爸或妈妈的手机号码。
2.告诉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取而代之的,爸爸妈妈应该告诉他可以信任并求助的3~5个人,比如,爷爷奶奶、爸爸的亲兄弟等。
8岁以上:
1.和孩子商定一个汇合地点,越具体越好,万一和爸爸妈妈走散了,大家去那里汇合。
2.和朋友或兄弟姐妹同行同往,这样走散的机率会小许多。
3.注意一下身边哪些成年人是可以求助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安全可靠的。
4.一定不要接近可疑车辆,如果有人强行要求上车,孩子应大声喊叫并求助。
编辑常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