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NS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2016-04-12刘飞郭辉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刘飞郭辉(.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基于SNS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
刘飞1郭辉2
(1.新疆医科大学图书馆,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学生处,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摘要]高校学生工作的开展是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通过创新方式方法来提高高校学生工作质量和效率是一项重要举措。在SNS网站上构建一个低成本高效率的信息共享平台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一个有益尝试。探讨在此过程中学生工作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力求提高该信息共享平台的效用。
[关键词]学生工作信息共享社交网络SNS
[分类号]G251.6
1 引言
Facebook从创立之初的单纯为哈佛大学学生提供一个认识交流的平台,到嬗变成为一个拥有数亿在线用户的大型社交网络仅仅用了几年的时间。巨大的人气聚合力量使Facebook成为全球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国内,SNS网站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人人网(www.renren.com,原名校内网)、若邻网(www.wealink.com)、爱情公寓(www.ipart.cn),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以人人网为例,据艾瑞2010年9月发布的一项基于20万人家庭和办公用户(不含公共上网地点)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人人网人均月度访问量为32.5次,网站日均浏览页面近4.8亿页,用户每日在人人网上产生的互动高达41亿次,位居所有网站首位。也就是说,4亿多中国网民每人每天至少要访问人人网一次,一次浏览就会看近4个网页,每天和好友互动10余次。
如果高校辅导员及班主任老师们利用SNS网站来构建自己的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在理论上可以聚合大量的人气和关注度,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掌握学生信息动态、了解学生心理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以提高学生工作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2 构建原则
2.1信息的传递性
2.1.1信息传递的非线性、交互性
SNS(Social Network Service)是基于六度分隔理论的一种社会性网络服务,是体现Web2.0交互、共享理念的一种典型应用方式。在SNS人际网络中,人是节点,人际关系则是链接,因而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就必须考虑信息在人际网络中的传递规律。如果对人际网络中的某一节点投放一段信息,其他节点通过不超过6个节点就可以与目标节点相链接,也就是说,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渠道去获知这段信息。同时信息在人际网络中的传播不是一对一、一对多的,而是一种交互式传播[1]。交互式传播使SNS网上信息的广泛共享以及高度覆盖成为可能。
2.1.2对无尺度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以及信息投放重点的利用
虽然人际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可以通过不超过6个人了解某一段信息,但获得信息的渠道太过复杂会降低用户使用或查找该信息的概率,因而要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就必须减少信息传递中的链接数。现实生活中的人际网络体现出来的是“无尺度网络(Scale-Free Network)”。“无尺度网络”是指网络中的大多数节点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连接数基本相同,而有少数节点与大量其他节点连接。
基于“无尺度网络”理论,在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必须对信息投放节点加以控制。信息投放节点过多会导致信息的冗余及其工作量的加大,而信息投放节点过小则会使信息共享度、及时性降低,最理想的情况是在学生人际网络中的中心节点(或关键节点)投放信息,从而达到1%信息投放量反馈80%以上的信息共享。
2.2价值导向性
2.2.1大学生思想理念的引导
学生工作的主体是辅导员,学生工作的客体则是学生。截至2009年12月,我国共有各类高校学生30535194名。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之一是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辅导员通过入驻的SNS网站开展学生工作时,尤其在撰写日志、分享新鲜事以及关注公共主页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的思想理念进行合理引导,将关注点多放在对国家民族未来的思考、对社会民生的关注、对人生理想职业的规划上。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推送,更是“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和途径,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感染力”,从而引起学生的文化认同。
2.2.2注重学院的精神和组织文化环境建设
大学的灵魂是什么?是它的独立思想和传统精神。创新之意识,自由之思想,科学、人文之传统等,这些都是大学最重要的、共同的精神支柱,缺少了这些,大学就失去了灵魂,就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的“大学”。由于历史不同,以及地域文化与学科差异的影响,不同大学之间又形成了各自的传统和精神,如北大之自由民主,南大之诚朴坚毅,这是大学在共性之外的特色与个性[2]。辅导员的工作多数是以学院为单位,除了正常的关于学校精神的宣传外,应将侧重点放在学院精神的构建上,谨防由于宣传引导不当引起“破窗效应”,该效应一旦形成将会阻碍学院精神的弘扬,在学生群体中造成挥之不去的负面影响。通过各种形式、多种方法的实施,恰当合理地引导学生形成对学院精神乃至班级的良好印象,并在此基础之上“引爆流行”,使“环境威力法则”得到正面运用,在学生群体中逐步形成这样一种潮流和共识:“我为学院自豪,我要让学院为我自豪”。
2.3个人魅力展示
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言传”与“身教”是引导学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言传”与“身教”往往通过学生工作者的个人魅力得到绝好的展现。学生工作者的个人魅力是由语言、动作、气质所表现出来并通过自身所能散发出的气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通过在SNS网站上发表的日志、相册、状态(微博)等一系列可视化的在线行为中展现出良好的个人魅力,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个人主页的人气,促进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通过个人魅力的展示缓解师生关系,增强亲和力。
2.4广泛性和无差异性
学生工作者在SNS上开展信息工作需要一些基础条件:信息源、信息传递者、信息受众。在SNS上确定信息受众应该坚持广泛性和无差异性,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选择自己的好友,比如作为某学院2013级本科生辅导员,就应该将已经在某SNS网站上已经注册的、所有本学院2013级学生全部加为自己的好友,而不受学生的成绩、家庭的贫富、专业、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信息推送方面,除了个性化的信息外,公众信息应该无排他性地向全部好友进行推送,以维护整个信息共享的公平、公正。谨防在好友选择以及信息关注方面“晕轮效应”的出现,阻碍对信息的共享。
2.5共享平台接受的生命周期
在基于SNS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中,要解决好一个问题,即让学生习惯从此平台上获取信息。
2.5.1共享平台接受裂谷的消除
杰弗里·摩尔根据用户接受新技术的不同心理将用户分为5类:吃螃蟹者、早期接受者、早期主流用户、晚期主流用户、落伍者。杰弗里·摩尔阐述在早期接受者和早期主流用户之间存在一个最深最可怕的裂缝,称为一个在技术接受生命周期中的裂谷。同样,笔者认为在共享平台的接受中也存在这样的裂谷,其主要指信息共享平台从初步使用到被广泛使用之间的裂谷。早期主流用户想要的是对现有产品的改进,他们希望对现有方式的改变和冲击最小。他们喜欢演进而不是革命式的变化。他们希望新技术增强而不是彻底改变现有的方式[3]。因而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应减少对学生用户SNS网站使用方式的冲击,也就是在不改变或较少改变学生现有使用习惯的情况下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因而在平台构建中信息共享的方式要与学生的使用习惯相融,增强学生对共享平台的认同度。
2.5.2增强信息共享平台的使用黏性
信息共享平台只有被大多数学生经常使用才算是有效的,而怎样才能提高其使用黏性呢?从动机角度讲,SNS是人类社交行为的延伸,其目的有二:沟通和分享[4]。而将信息共享与用户的社交行为结合能够提高信息共享平台使用黏性,也就是结合学生之间的交互式沟通和分享。如果将信息共享的过程与学生的交互式沟通融合,不仅可以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也更容易使学生接受信息共享平台的存在,并使之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3 构建的方式方法
3.1及时发布分享消息
通知类信息主要有3方面特点:知照性、广泛性和时效性。就SNS网站的个人状态,以人人网为例,是包含表情、链接、图片、文字(140字以内)等在内的信息更新,其特点与通知类信息具有一致性。
3.1.1多点传播,提高消息的即时性
SNS网站的个人状态可以实现个人信息的即时分享,同时SNS实行的是一种信息主动推送的模式,因而只需要将信息发布,信息就可以实现自传播。学生工作者需要发布时效性强的通知类信息时,可以将信息浓缩成不超过140个字的个人状态而发布。同时利用SNS网站个人状态提供的转发第三方信息的功能,在学生人际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转载,将信息覆盖整个学生人际网络,从而达到通知类信息的广泛、即时传播。
3.1.2交互传播,注重信息反馈评价
SNS网站为用户提供了个人状态评论和回复的功能,学生可以对已发布的信息进行评论,同时学生工作者也可以即时回复。这样的交流紧跟在信息的发布之后,从而形成紧密相关的交流链,这种新的交流方式,将有助于解决学生对信息的理解偏差和与辅导员之间的隔阂问题。
SNS网站具有个人信息提示功能,SNS网站会将用户参与或与用户相关的包括状态、日志、图片等信息的即时变化通知用户。学生只需打开个人主页就可以适时地跟踪信息;交流和分享都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从而降低了交流的时间成本。同时学生用户之间可以相互追踪定位信息,并且任何第三方信息用户均可参与、获知相关的交互信息,这样也可以大大减少此类交互信息的冗余(通知类状态信息传播流程图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一条状态被推送的同时,相关问题以及解答也同时被推送,因而减少了相同问题的重复提出。
基于SNS的信息共享平台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了一个信息推送的平台,学生工作者可以将希望学生阅读的文章、书籍等文化建设的重要信息进行转载或者评价、分享,利用SNS网站的信息主动推送,使信息在人际网络中得到广泛传播共享。由于此类植入信息被学生点击之后才是有效的信息推送,因而要使植入信息能起到引导学生追逐主要价值的作用,必须提高信息推送的有效率。
图1 信息传播流程
3.2植入重要信息,引导学生主要价值
3.2.1对信息内容进行包装以达到文化及价值传播的目的
据调查显示,在交互系统中为用户提供的刺激或信息,只要满足如下3个条件之一者都会引起用户注意:①强度或新颖性;②用户信息偏爱;③用户信息需求[5]。因而学生工作者在植入信息之前必须对信息内容进行包装以获取学生的价值认同及文化认同,同时植入的信息应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实用性。通过信息包装与信息推送结合的方式,以获得更多学生用户的响应,进而达到价值引导的效用。
3.2.2提高信息附着力,促使学生主要价值流行
信息附着力法则(The Stickiness Factor)即某一信息其影响力呈现在信息本身包含的内容能给人所留下的印象。一个附着力高的信息,不但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它能影响人的行动。在Web2.0的模式下,用户成为内容的创造者,这使得网络信息呈现出爆炸性增长,也使学生工作者提高植入信息的附着力成为必要。
3.3实施人文关怀,关心学生生活
人才资源是当代经济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是新时代学生工作的基本要求之一。学生工作者在SNS网站上既是信息的传播者,也是信息的接受者。学生用户通过日志的发表、状态的更新、线上活动的参与、投票、相册的上传以及对各种信息的分享过程中彰显了自己的相关信息:自己的偏好、兴趣、生活状态乃至心情的变动。学生工作者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学生工作。或对其进行就业指导,或进行心理咨询,或思想教育,将“好的事情发扬的更好,将坏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之中”,从而使自己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暖心人”。
通过对SNS网站上信息的观察,学生工作者针对个别个体,还可以预约学生开展“面谈”教育,力求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鼓舞学生的斗志,使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无负担”。
3.4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个人生活、感悟,引得学生情感认同
高校学生工作者的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基于SNS的信息共享平台不仅为学生工作者提供了学生工作信息的共享平台,同时也是学生了解学生工作者以及学生工作者展现个人魅力的平台。
3.4.1展现个人生活体验与感悟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必要条件,SNS网站为师生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了条件。学生工作者通过将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体验写成日志发表在SNS网站上,不仅可以提高个人主页的关注度,有利于平台的运行,又能够促进学生对学生工作者的了解,从而减少师生间隔阂的产生。信息共享平台的用户是大学生,学生工作者适时发表的日志应与大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相关性,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价值、文化认同,从而影响学生。
3.4.2利用更多SNS开放平台开展线上活动
SNS网站的信息交互式传播使得开展线上活动时信息共享更加快捷。以豆瓣网为例,学生工作者在豆瓣网建立小组,然后不定期创建线上活动,并将线上活动的链接发布在信息共享平台上,吸引学生参加线上活动。线上活动是学生与学生工作者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了解和交流的平台,它解决了交流中存在的空间与时间问题,其对学生工作者开展工作以及对学生动向的把握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线上活动的低成本性以及便捷性特点,其发起与进行也更加容易,同时这样新颖的活动对大学生也更具有吸引力。
4 注意事项
4.1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
随着Web2.0模式的出现以及各类实名制的SNS网站的出现,个人隐私保护变得十分重要。Facebook在2007年推出了一项有争议性的社交广告服务——Beacon服务。该服务会将用户在其他网站的行为公之于众,这也引发了一些用户对Facebook及参与Beacon服务的网站提出了诉讼,诉称这项服务未经用户同意就公布他们的信息,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6]。 Facebook则于2009年9月被迫关闭了这一服务。
笔者认为,在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涉及学生的隐私问题,如果这类问题处理得不好,那么平台的推广将很难进行下去。首先学生工作者必须对信息共享过程中所涉及学生的隐私范围有一定的了解,对隐私范围的界定不能模糊。笔者认为,在信息共享平台中所涉及的学生隐私主要有3个方面:学生的个体信息、学生的言论信息以及学生的动向信息。
Web2.0网站的内容全依靠用户提供,对用户个人信息和隐私的保护,有利于调动用户的主观创造性,否则个人信息被非法披露和利用,将影响到用户的正常网上存在及其人格利益[7]。辅导员必须认识到在信息共享平台中对学生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在开展学生工作及其信息传播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避免学生个人隐私的泄漏。
与此同时,在信息共享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学生客体也是造成个人隐私泄露的因素,因而学生工作者也应该在学生工作中提高学生的隐私保护意识,减少学生无意识的信息泄露行为。
4.2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
通过SNS网站中“新鲜事”(或动态新闻)的推送,学生工作者关注学生的动态是一件便利之举。学生工作者可以用最少的经济成本掌握学生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工作。在特殊情况下,一旦有非主流信息的产生或流出时,学生工作者该怎么办?比如:出现反社会反人类的言论,分享或传播色情暴力凶杀信息。
对待这种信息行为,作为学生工作者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可鲁莽行事。学生工作者不能勒令或要求信息传播者或分享者删除此类信息,一方面,“人人生而自由平等”,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言论的自由;另一方面,行政命令式语气或强制手段会给学生造成舆论监管的印象,此种印象一旦形成,将大大降低信息的产生量和真实性。学生在今后利用SNS的过程中会因为业已形成的“环境威力法则”刻意隐藏信息,以躲避学生工作者的关注或惩罚,久而久之连同正常的言论或信息也不愿在SNS上发布和分享,以求自身信息的安全性。我们将这种信息现象归结为“含羞草现象”,即像含羞草一样一旦受到外界的强力刺激就会收缩自己的叶片,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初始状态。
4.3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在正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事件。现代网络传播的便利性和简易性可以使绝大部分的网民通过各种终端系统上传、分享信息。一旦有突发事件,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聚集众多的关注度,引起信息的爆炸性传播。
由于突发事件往往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和紧迫性的特点,一旦在校内发生突发事件,学生工作者该如何面对?该如何通过SNS开展“危机公关”?
第一,学生工作者必须树立“危机公关”意识,成功的危机公关必须以正确的危机认知为指导。学生工作者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应该做到“5S”原则,即承担责任、真诚沟通、速度第一、系统运行、权威证实。通过一系列的危机干预措施消除或降低突发事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恢复正常的网上秩序和校内生活。
第二,切记不可勒令学生删除关于突发事件的相关网上言论,造成SNS网站中信息流动的“含羞草现象”。
4.4人员流动与信息共享平台传承
基于SNS构建的学生工作信息共享平台是以大学生这一独特群体为客体、以学生工作者为主体建立的,因而必须考虑到大学生流动频繁、基数大这两个特点,同时也必须兼顾学生工作者人员流动问题。
4.4.1学生换届及新节点的加入
信息共享平台的信息传播是基于“无尺度网络”理论而实现的,而学生的换届就意味着新节点的引入、老节点活跃度的降低以及逐渐从这一人际网络中断出。学生换届必将导致高校人际网络的重组以及“无尺度网络”的中心节点(或关键节点)的变化。学生工作者必须适时地将新生加入这一人际网络,并找到新的中心节点建立信息传播网络,从而保证信息的覆盖面以及共享程度。也只有这样才能使信息共享平台具有传承性,不会因学生的换届而受到很大冲击。
4.4.2学生工作者人员流动的问题
学生工作者的人员流动对整个高校学生工作的信息共享平台有着较大的冲击。学生工作者是信息源的主要发布者并在人际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链接,因而如果要将新的学生工作者加入到人际网络中必将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信息源的缺失将导致信息共享平台的无法运作。因而学生工作者的流动问题是平台构建中必须考虑到的问题。在此笔者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种初步设想:将学生工作者的个人主页建设成公共主页,而学生工作者就是这一公共主页的管理者,学生工作者的人员变动仅仅是后台管理员的变动,因而并不会对整个人际网络造成冲击,平台的使用也具有持续性。
5 结语
高校学生工作者利用SNS开展学生工作是对学生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性探索和尝试,有助于提高学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更是创新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由于篇幅限制,笔者仅是对信息共享平台构建的理论进行了初步探讨,而有学生工作者个人主页的关注度与所发表或被转载信息等因素的信息计量关系、学生工作者个人主页与公共主页的利弊关系、通过经典案例分析发现SNS信息共享平台的实际效用和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都有待我们做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邓胜利.基于用户体验的交互式信息服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8.
[2]蒋树声.诚朴雄伟励学敦行——百年传统与南大校训.[2015-10-08].http://zhxp1120.blog.163.com/blog/static/862 9186291482008519049759/.
[3]Geoffrey A.Moore.Crossing the Chasm[M].Publisher:Harp⁃erCollins,2007.11:15.
[4]王煜金.网络中的社会行为(二)——人际交往网络(下)[J/OL].[2014-3-25].http://www.ciweek.com/.互联网周刊,2010(01):134.
[5]李晓.自适应人机交互界面研究[D].成都:西南师范大学,2004:50.
[6]Juan Carlos Perez.Facebook’s Beacon More Intrusive Than reviously Thought.[J/OL]http://www.isy.vcu.edu/~jsutherl/In fo658/FBOOKADS8.doc.
[7]李德成.网络隐私权保护制度初论[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1:87.
刘飞男,1981年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郭辉男,1980年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工作管理。
收稿日期:(2015-10-26;责编:杨新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