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应该如何培养食品工业专业人才?

2016-04-12曲东杰

中国食品工业 2016年12期
关键词:齐鲁山东工业

本刊记者:曲东杰

大学应该如何培养食品工业专业人才?

本刊记者:曲东杰

自20世纪七十年代末恢复高考以来,大学培养出来的精英走出校门后,为中国食品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没有这些被称为“天之骄子”的专业人员对行业的辛勤耕耘,食品工业不会取得今天的佳绩。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20世纪末,大学毕业生都是行业抢手的人才,因为他们一旦进入相关企业,不但能够给管理层提供抛砖引玉的新思路,还能马上适应自己的角色将自己所学应用到实践当中,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当中开发出了众多让消费者脍炙人口的产品,他们的奉献让我国食品行业和食品安全水平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至今日各大专院校的师资力量、教研设施设备、办学条件和国家的投入都高于以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但如今所培养出来的大学生除少数人员外,大多数却难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和考验。为此本刊记者专程采访了为山东食品工业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山东齐鲁工业大学副校长王西奎。

记者:王校长,现在大学毕业的学生的含金量好像大不如从前,而企业也认为如今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与以往相比存在很大的差异,作为大学校长您是何因造成的?

王校长:“这个现象肯定有,也是社会上比较关注的问题,我想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他认为主要是一下几种原因造成的。

一、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

过去高等教育称之为精英教育,发展到现在演变为大众教育。现在高校招生所面对的生源与以往不同,比方说高校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时,那时全国所有共计招生总额才20多万人,而现在国家一年要招七八百万人,在生源质量方面有很大的差别,过去选的是精英,现在选的是普通的学生。

二、精细酿造与大工业化生产

现在学校的招生量大了,过去一个专业最多只能招四五十个人一两个班,现在招生一个专业要上百人,人数也比较多,就像酿酒,精细酿造同大工业化生产的肯定有所不同。

三、实习环节质量大不如以前

由于学生人数多且形势发生变化,现在实践环节质量大不如过去了,因为过去计划经济时代实行行业办学,每一个企业都必须接受学生的实习,这是作为国家计划安排的既定任务,所以学生们实习做得比较好,而现在有很多企业对于接受学生的实习就应该说积极性就不那么高了,特别企业它有自己的订单,他可能是满负荷生产,如果学生顶岗实习的话,可能会对它的生产或多或少的有些影响,所以它们一般很难安排学生到一个个岗位顶岗实习,造成现在大学生无法进行正常的专业实习工作,没有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他们毕业后面对具体工作就会无从下手陷入非常尴尬的局面。

记者:作为大学校长您认为目前要提高学生步入社会的工作能力,高校应该怎么做才好?

王校长:“齐鲁工业大学现在做得最多的一个,也是教育部倡导的叫作产教融合,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这就是学校跟企业深度的融合。”他介绍了齐鲁工业大学的具体计划。

一、校企联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现在齐鲁工业大学的实习基地很多,大概有实习基地是270多家,但是很多只流于形式,真正实质性合作还比较少。所以下一步齐鲁工业大学要吸收相关的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当中,像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课程内容,齐鲁工业大学都会吸收企业跟它们共同制订,让企业提出相关人才培养意见,高校应该怎样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应该加强学生哪方面的能力培养,应该增加哪方面的知识,齐鲁工业大学会邀请企业共同论证,听取企业的意见。

二、让实践融入教学过程

齐鲁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邀请企业一线的高端技术人员和管理者来校授课或者做些讲座,他们把企业生产和管理的状况融入学校的教学内容当中,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方位的提高学生自身综合素质。

三、融入一线实习岗位,提高学生实习质量

齐鲁工业大学不断地加强同企业的密切合作,让在校学生充实到其所学专业,相应企业一线岗位上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实习的过程当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从而提高实习质量。当学生融入生产线上顶岗实习时,自会体验到未来人力资源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这是齐鲁工业大学目前做的主要工作。

记者:供给侧改革、三品战略、大国工匠精神这些都需要相应的一线高端技术人才,欧洲工业强国德国的在高端产业都有对口专业或相应独立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对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方面都有哪些建树?

王校长:“有山东省教育厅推广的是3+2贯通式培养,所谓3+2就是职业学院招收的学生,先在职业学校学习三年,再入齐鲁工业大学学习两年,在职业学院招生以后,它的培养方案是我们双方共同制定的,因为职业院校都是专科,它招的是专科生,它有些专业跟我们是对口的,所以在相关专业制订培养方案时,就必须由两家共同制订,即便是基础课齐鲁工业大学也参与其中,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特点,加强学生实习实训,学生经过三年职业学院学习生活之后,经过齐鲁工业大学考核,达到齐鲁工业大学规定标准的学生,转移到我们学校再进行两年的培养,这是我们山东省教育厅倡导的3+2贯通式培养,像我们的机械和食品都有相应的专业;山东省还有一种春季招生,就是直接从中等职业院校和职业高中招生,他们不参加普通的高考,只参加春季的高考,从职业院校招生到我们这来培养;而第三种办学模式就是齐鲁工业大学的校企合作专业,现在大约有七八个校企合作专业,这些专业就是跟企业合作,企业直接参与到培养过程当中来,前三年在我们学校学习,根据我们培养方案培养,第四年就以企业为主,到企业里面去,主要是实习实训,第四年以企业培养为主,目前是这三种形式。”

记者:据我了解在山东食品工业方面相关技术人才,大都来源于齐鲁工业大学,你觉得齐鲁工业大学为山东省的食品工业的发展做出哪些贡献?

王校长:“谈到此处我觉得我们还是比较自信,比如青岛啤酒的主要技术人员大都毕业于齐鲁工业大学,我为走出校园的学生在行业当中所取得的业绩感觉到骄傲。”

一、齐鲁工业大学奠定山东轻工食品行业发展基础

山东的轻工、食品行业的发展,的确受益于齐鲁工业大学,因为山东省的轻工业的产值在全国基本是处于第一或者第二位的。山东有几个行业发展特别好,一个是造纸,一个是酿酒,这些同齐鲁工业大学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的支撑分不开,原来山东轻工业厅的一位老厅长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山东轻工业的发展是得益于山东轻工学院(齐鲁工业大学原名称)培养出的人才。比如在造纸行业、酿酒行业还包括整个食品发酵行业,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大概一半以上是毕业于这个学校。

二、技术的支撑

像造纸,为什么山东省这么好?国内十大造纸企业大约有六家在山东,山东在造纸业并不具有优势,因为山东造纸资源不丰富,而且严重缺水,但是山东造纸业发展的好就是因为齐鲁工业大学提供技术支撑。造纸行业最大的问题是环境污染严重,经山东省轻工业厅、环保厅连同造纸企业共同制订了造纸业废水排放标准,这个标准制定的非常高,杜绝了环境污染问题,所以才让造纸行业得到健康发展。之所以山东造纸行业能够达到这么严格的环境友好排放标准,就是齐鲁工业大学开发的新的技术,像生物脱色、酶等生物技术在造纸行业中的应用,使企业能够克服过去严重环境污染问题,使造纸行业的废水能够达标排放,让山东省的造纸业一下子在健康发展过程当中壮大起来起来,目前可以说世界上造纸最先进、最好的的企业都在山东。

记者:出造纸行业的佳绩外,齐鲁工业大学还有哪些科研成果在市场上发挥了重大作用?

王校长:“这个还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齐鲁工业大学被山东省评为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大学,还是国家级技术转型示范中心,之所以我们很多成果能够在企业里面成功转化和应用,这也是得益于我们同行业、企业结合的比较紧密有关,像刚才在会议当中介绍齐鲁工业大学,最近先后有6个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在山东高校里面应该是最多的,为什么能够得奖呢?就是我们这些技术、项目,在开发、研究之初就同相关企业展开紧密合作,成果完成之后,直接在企业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然后给企业带来非凡的经济效益,这也是校企联手按需立项的优势。”

记者:王校长任何科研立项都有实现决策的过程,齐鲁工业大学在确定科研项目立项过程当中最关注的问题是什么?

王校长:“目前科研立项分为两类一类是校企联合科研项目,即所谓产学研相结合课题;另一类是纯学术研究课题。”

一、产学研相结合课题

这类课题大多启蒙来源于企业,企业在生产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比如造纸行业,最大最头疼的问题就是环境污染,污染最大的难题源于脱色这一块,以这个问题作为学校科研的题目来立项的基础,首先考虑的就是采用什么样的工艺才能解决生产面临的这些困扰行业发展的大难题,这就是齐鲁工业大学立项的依据。企业提出相关课题后,齐鲁工业大学会经常与企业组织对接,企业提出来投资解决技术难题,齐鲁工业大学会发给老师,由老师自行挑选出题目并同企业对接考察,研究课题能否立项?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如果校企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就签订课题研发合同,由企业提供科研经费,这类科研课题研发完成后基本上都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在市场当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纯学术性科研课题

这类科研项目齐鲁工业大学立项的比较多,比如在师生当中年轻的都是博士,博士之后更多的可能是做一些学术研究,这些研究可以申请国家科学基金、省类科学基金,像这类的项目不能够直接转化,只是做基础的研究。这些项目可能只是在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带领学术进度步入学术前沿,不能够直接在企业内转化,可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开发才能实现科研成果转化。

记者:现在社会上抱怨大学毕业生的素质在下降,古语言师傅领进门修炼在个人,但目前的教授、讲师与以往相比多是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长此以往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的大学毕业生,齐鲁工业大学如何解决这样的难题?

王校长:“是这样的,这些我们一直努力改变,应该说现在年轻教师都具有博士学位,专业教师除了个别专业之外都是博士。但现在的博士有一个客观问题存在,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一直在学校里,大多没有企业实战经历,目前培养的博士大多数都是在实验室开展研究工作,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比较少造成老师的实践能力变弱,刚才你提的问题是学生实践能力变弱与此有很大的关联。1978年成立齐鲁工业大学时,很多老师是来自工厂一线,所以他们实践能力非常强,而现在师资来源都是这些博士,他的学术水平虽然很高,但是实践能力比较差,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是我们现在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们学校有个规定,老师来校之后,在三年之内必须脱产在企业待半年或者兼职待一年,并达到要求标准,如果完不成学校实践要求标准,不能进行高级职称评审。说实在的现在有些年轻老师,他带学生去企业实习都应该说不够自信,因为他自己都不明白生产线上的有些东西,有些他自己根本说不清楚,学生如果向他提问他就可能露怯。在黑板上画个图很容易,但到了企业现场再看,跟这个图能不能对得起来就难说了,这个阀在哪,这个泵在哪,好多人就会发蒙,光看图他很明白,到了生产线里就说不清楚,这泵、阀、管线是什么样的布局,所以对于工科的老师来讲必须补上实践这一课。”

教育质量下降的问题有好多,包括中职生的素质也存在问题,现在教育工作上面临很大的问题,学生英语学得不错,但有些研究生写出的论文可以说无法观瞻,中文功底很差劲,文科生还好一点,理工科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就更差了。要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作为园丁的大学老师要不断地深入企业实地调研, 因为老师们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很快就能对号入座。画个图很简单,但是到企业对不上号,学生也是这么学的,他出来还是这样。

编者按:

任何一所大校毕业的学生,到企业里面都要经过二次培养和岗前培训,所以企业寄希望大学培养的学生到那就是一个熟练工,什么都会,这不现实,也不可能。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型企业都非常重视岗前培训这是不可或缺的过程。同样作为在校大学生,不但要要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功底还要多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自我,只有经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勤学苦练方能获得真知。否则,当你走出校门面对那激烈竞争的人力资源市场环境后你能做什么?

猜你喜欢

齐鲁山东工业
齐鲁声音
山东图片库
林尊文:我的齐鲁之缘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齐鲁声音
工业人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齐鲁书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