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融合绽放生机活力
2016-04-12赵春涛
■文/赵春涛
创新推动转型升级融合绽放生机活力
■文/赵春涛
媒体融合发展是传媒领域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面对这一变革,合并后的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加快改革创新步伐,改造生产流程,丰富报道手段,推进技术升级,从“网台联动”到“互联、互通、互动、全媒体、云架构”,不断调整融合发展理念,转型谋变,把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向网络空间、移动媒体延伸,努力让老品牌焕发新活力,创造新价值。
一、媒体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理念创新为动力,实现发展与时俱进
打造全媒体“中央厨房”,实现资源共享最大化。我台的新闻宣传核心业务归属在九个广播频率、八个电视频道以及一个新媒体中心旗下,另外还有负责市场与受众调查的研发中心,负责政策、战略、法律管理的总编室,负责节目经营活动运作的传媒中心,以及负责技术研发和技术保障的技术中心。为了统筹资源、协调管理,我们提出通过打造“中央厨房”,解决频道、频率和媒体平台各自为战,节目资源内耗严重与重复制作的问题,按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再造新闻采编生产流程,把融合理念贯穿并体现在新闻信息报道的全过程、各环节。
打造全媒体记者队伍,是实现融合发展的关键。我台研究制定出台《全媒体记者手册》,要求所有传统媒体记者必须向全媒体记者转型。记者不仅要会使用各种新闻设备,还要对各类新媒体平台的特点了然于心,实现快速反应,高效采集,多元分发。在多次重要的新闻报道中,我们通过“全媒体记者供稿群”,一线记者以音视频和图文形式进行采集,并及时回传采访内容,后方编辑迅速整合,多元分发,做到了PC和移动端快速发布,充分体现新媒体“快”、传统媒体“全”的优势,真正实现媒体融合从“相加”变为“相融”,最后成为一体。
打造全媒体播出平台,满足不同受众需求。作为自治区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我们有责任在互联网时代掌握话语主动权,用新媒体、新渠道、新手段向社会传达政令、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自治区重大活动或事件进行报道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实现内容产品从传统传播方式转型到移动互联的传播模式、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融合,满足多终端传播和多种体验的需求。
目前,我们的新媒体业务涵盖PC端、移动端、IPTV、OTT、手机电视、车载电视、户外大屏等多个领域。我们的目标是,依托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制作积累的丰富质优的音视频内容资源,打造内蒙古音视频发布第一平台。
(二)以技术创新为助力,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我台以技术驱动作为重要支撑,不断以新技术、新应用引领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以台址搬迁为契机,加大新技术开发利用和技术系统改造,完成了广播电视工艺项目建设,实现了广播电视总控级互联互通及信号共享,为实现广播电视同步直播重大活动提供技术支撑;建成新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将媒资平台、播出平台、存储平台、管理平台充分整合,实现“节目制作技术化、制作流程一体化、资源共享便捷化”;建成了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集内容集成、服务封装、认证计费、用户管理等多功能于一体,使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业务能更好适配广电网络与电信网络;完成了信号传输平台建设,广播与电视信号由该平台统一编码复用后送卫星、直播星、广电网络、发射台,以及IPTV、网络电视等多个平台播出;IPTV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与除包头之外的11个盟市及二连浩特、满洲里台签订了节目源合作协议;集新闻推送、音视频点播、城市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手机客户端“智慧内蒙古”项目已经完成并开始上线测试,与自治区多家市政职能部门达成合作意向,与电信翼支付的合作正在洽谈中;OTT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与内蒙古电信达成合作意向,与银河互联网电视公司优朋普乐公司就合作开展视频点播业务达成共识,计划3年内发展用户超过20万。
(三)以内容创新提高传播力,借助全媒体平台放大主流声音
融合发展依然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我台把原创内容、权威报道、深度解读、言论评论等优势向新兴媒体延伸。如“十个全覆盖”、“两学一做”、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都以全媒体形式展示出来,实现了高端时政新闻的新媒体化和碎片化阅读,开创了重大主题报道的新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出常态化栏目“爱播·资讯”“记者观察”等新媒体产品,集中舆论监督、民生报道、深度时评等独家新闻资源,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需要。
(四)以机制体制创新增活力,让老品牌产生新价值
按照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部署要求,围绕我台确定的改革发展总方针,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改革方案》。改革的核心是把能够经营的资源和业务从目前的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面向市场企业化经营,实现事业与产业分离、宣传与经营分离,鼓励节目创新创优。短时期内完成了行政、党务、人事和宣传管理、财务管理、广告经营管理、新媒体等部门的合并,努力实现广播电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调发展,增强广播电视的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
二、下一步融合发展规划
(一)内容转化:开放UGC(用户生产新闻)、进行商业合作和开展线下活动
新媒体时代“传者中心”让位于“受众中心”,内容生产要考虑内容是否符合受众需求,是否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即针对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优质的内容和服务,这成为内容资源转化的重中之重。
可以尝试UGC(用户生产新闻)和PGC(专业新闻生产)融合,鼓励新闻类节目设置网络评论、网民声音等板块,平时设立新媒体互动平台,在重大活动中“众包新闻”,采集多方信息,加强议题设置,并引入数据新闻、交互式新闻等方法丰富新闻生产。
积极与其他传媒机构合作转型为内容供应商。网络版权可获得一定收入,甚至会产生流量和广告分成。多搞一些线下活动,借助新媒体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互动以聚合不同群体,提升受众凝聚力。
(二)体制优化: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制改革
尝试将现在的新媒体中心进行公司化改革,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企业化运营,并建立市场化的激励制度,使其能局部摆脱体制羁绊,获得更多的自由发展空间。
实施项目制或内部孵化器。在成立新媒体公司的基础上,将新媒体运营权继续下放,以“项目制”或“内部孵化器”形式向全台所有人员开放,每个项目给予一定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三)人才转型:激活存量、团队意识和对外合作
“存量人才”即媒体现有的在编或合同制人员。在引入人才难、人才留不住的困境下,通过培训、考察、调整激励机制等方式促进现有人才转型。举办各类媒体业务培训班和新媒体创新大赛,加强新媒体技能和知识普及。实施负责人进修考察制,全台各频道和节目组负责人定期赴国内知名新媒体公司考察学习,以使中层管理层树立新媒体意识。调整绩效考核体系,将新媒体供稿数量、稿件点击率等网络指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中,不断强化采编人员的新媒体意识。
(作者系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