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矛盾的情感,还需平淡的故事来表达
——纪录片《牛铃之声》赏析

2016-04-11张一郭师玮王一迪

视听 2016年4期
关键词:画面情感表达音响

□张一 郭师玮 王一迪



矛盾的情感,还需平淡的故事来表达
——纪录片《牛铃之声》赏析

□张一郭师玮王一迪

摘要:韩国导演李忠烈执导的纪录片《牛铃之声》,以年逾八旬的农夫老人、老伴和老牛为主要对象展开记录,以真挚的情感与取自平凡农村生活的画面素材引发观众的共鸣。这样一部从票房到口碑都在韩国乃至国际纪录片界享誉盛名的经典之作,有着诸多巧妙之处值得纪录片创作者品鉴和学习。本文主要从影片的音乐音响、表现手法、画面处理和情感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全片进行赏析。

关键词:纪录片;牛铃之声;音响;画面;对比;情感表达

影片的英文译名为“Old Partner”,中文可译为“老伴”。老伴,是片中的那对老人,同时也是老人与老牛。相较“牛铃之声”片名而言,“old partner”一语双关,更加接近影片的本身意象,而“牛铃之声”则为影片加上了一层淡淡的诗意色彩和情感寄托。同时,牛铃的声音也是贯穿全片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

一、听觉元素,恰到好处

既是以“牛铃之声”作为主线,各种听觉方面的元素自然就是片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农村里嘈杂的环境音、收音机发出的声音、磨刀声、稻田里的虫鸣声、锤衣声、切菜声、乡村广播声、老牛的哞哞声和急促的呼吸声……这些都构成了最质朴而真实的听觉元素。当然,出现最多的还是时不时响起的“牛铃之声”,虽不加强调,但却恰到好处,一点一点随着纪录片的叙述,加强了观众对于片子整体的理解。

在音乐音响方面,影片并没有像很多影视作品那样使用较多的配乐作为现场环境音的背景,而是在特定的节点加入音乐。当暴雨和雷声响起,伴随着老人的心情变化加入音乐,结合画面镜头对准老人的神情状态,十分恰当地表现了大雨到来时老人担心庄稼收成的忧虑心情;儿孙归来,吃饭时大家都劝老人把老牛卖了,老人沉默不语,这时候音乐的插入正是和老人的沉默一同强化了人物此刻的心情,没有人能理解老人——老牛就像老人的生命一样,老人不想卖牛;在市场卖牛,众人嘲笑着说老牛不值钱,这时音乐响起,充分表现出老人的固执和落寞无助,老牛在老人心目中的价位可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就能代表的;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老牛看到老人突然倒下时,拒绝吃食还流下了眼泪,这时候音乐响起,老人与老伴的眼中都有泪却无任何语言,人物的静默与音乐的呈现极度凸显了“oldpartner”这一主题;终究老牛还是死去,车拉着老牛去田间埋葬,沙土慢慢将老牛埋没,两位老人分开坐着,静静地守候在老牛的坟墓旁,这时音乐的插入是最无声而动人的语言,述说着两位老人悲伤的心情;音乐最后一次响起,是伴随着结束字幕的出现,“影片献给所有牛只和为了养育儿女受尽苦头的父亲”。音乐音响的每一次出现,都在不断加深着全片的情感,在恰当的节点加入音乐,将本就难以言表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对比手法,矛盾交织

本片在听觉方面的设计与呈现,可以说是全片的一大亮点,而本片的另一大亮点则是多处使用的对比表现手法。在屋前田间,前景是老牛庞大的身躯,背景是老人佝偻而瘦小的身躯,以及老牛的庞大身躯与小牛,这些都形成视觉上的对比;犁地时,别人都早已使用上了现代化的农耕机器,而老人还是使用老牛犁地,早已被人们忘却的老牛和普遍被使用的机器对比,犁地时老牛急促的呼吸声加上老人的叫唤声与机器的轰鸣声也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无论是插秧还是收割,老人还是用传统的镰刀收割,对比之下别人都是使用收割机;为了庄稼长得更好,众人用农药杀虫除草,而老人为了老牛有草吃坚决不打农药,尽管这样做庄稼的收成不如别人,老人也需要每天辛勤劳作,但老人即使是病了也还是坚持着;老人去城里看病是驾着老牛,而马路上的车俩则与老牛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老伴在身旁抱怨不止,老人一声不吭不作回应,而远处传来老牛的叫声,老人却立马抬头,生怕老牛有什么情况;老伴虽然嘴上一直抱怨着“不幸”,但却依旧关心着老人和老牛,老人病倒时她会一直相伴,老牛死去时她也会悲伤流泪,这种似乎有点矛盾的情感对比却更引发人思考。

多处的对比设计,无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在情感上,都一步步深化着主题。除了对比,片中同样存在许多的相似之处。老牛步伐缓慢、走走停停,与老人的步伐几乎有着同样的节奏,每一步都那么吃力,但却一直坚持着;老牛虽有着庞大的身躯,却瘦得令人心疼,而老人脸上凸起的颧骨和瘦弱的身躯,似乎也都是和老牛的瘦弱相映照;老牛劳作时急促的呼吸声,与老人生病倒下时紧张的呼吸声,也都那么相似。这些相反或相似之处,都不是巧合,而是导演的有意为之,通过镜头抓取这些更容易令人感触到的细微之处,这正是影片赢得众多观众共鸣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画面处理,朴素巧妙

在画面的处理上,剪影的视觉美学运用得恰到好处。天色暗去,老人与老牛的背影在夕阳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动人。相依相伴,就像是一幅画,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全片几乎未使用任何特效转场,与故事本身的表达方式一样,运用无技巧转场手法,不加任何多余的特效,但剪辑时画面的组接却十分自然地过渡。在合适的节点处,画面留白处理也让叙事和情感的表达显现出了层次,而这也正是影片处理的巧妙之处,虽朴素却留出了观影思考时间以便一点点加深观众对于影片的理解。在这部几乎毫不炫技的片子中,画面定格算是一个精心而巧妙的设计。在照相馆拍照和小牛把老人撞到,以及老人从老牛头上卸下束缚等几处,通过画面定格的表现形式加强画面和情感的冲击力。并且在这些定格之处,几乎都是伴随着音乐音响的插入,因此也是以这种独特而巧妙地方式控制了影片的节奏。

影片开头,镜头对准老人的脸部、手指和牛铃的特写,既是细节的展示,同时也与临近结尾处再一次出现的那组特写镜头相互照应。最后那幕老人坐在田边,身旁立着一棵树的全景画面,静静地结束整部纪录片。随着音乐,结束字幕出现,以最朴素简约的黑白两色在画面上写着“影片献给所有牛只和为了养育儿女受尽苦头的父亲”,再一次升华了主题,表达了纪录片创作者的心声。

四、情感叙述,平淡出奇

叙事和情感表现方面,本片也有独到之处。不同于不少纪录片的单一时间顺序叙事结构,片中不少故事都是通过一点点的深入才得以展现。比如通过老伴抱怨时所说的话,一点一点道出老人当年的情况,他们是如何相识、结婚,老牛对于一家人的意义是何等重要,它养活了一家人,供老人的儿女们上学。这时候观众也就能一点点体会到老牛对于老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正是这种一点一点的情感渗透,才使得观众能够走进老人的内心,走进故事中体会老人的情感。

情感往往需要借助情感的矛盾点进行呈现。不管是老牛还是后来买入的小牛,牛的本性都是倔强的,但老人似乎也像牛只一样倔强,“不听话,我会训练它的。”在牲畜市场上,老人问有没有会耕田的牛,所有人的回答都是没有;同样是在牲畜市场,老人打算卖牛时提出的高价,人人都觉得老人疯了,没有人能理解老牛对于老人来说是别人出多少钱也舍不得卖的。老伴从头至尾都在抱怨“这辈子嫁给老人就是不幸的,什么时候才能过上好日子”,她觉得老人固执,但不论什么时候,她却也一样辛勤,时刻陪伴在老人的左右,和他一起劳作。她一直和老人吵着要把老牛卖了,就不会那么辛苦了,但她仍旧照顾着老牛,老牛死去的时候她也无比悲伤难过。老人生病了,她比谁都担心,她说即使有一天老人离去了,她也不会和孩子们一起住。这些矛盾且难以言表的情感,导演没有通过激烈的争吵或是更加复杂的故事来表现,而是将一切寓于最平常不过的生活之中,但越是平淡就越是发人深思。

五、结语

表面上,影片所记录的故事和传达的情感是围绕着老人、老牛和老伴展开的,但其实这当中所包含的思考和情感却不止这些。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与现代化机器生产的触碰,不同年代人们考虑问题出发点的不同,还包括新旧思想、新旧生活方式的反差,都是影片为观众留下的思考空间。无论情感如何矛盾、复杂,也许通过最平实、朴素的形式来表现也是一种选择。笔者第一遍看这部片子时发出的第一句感慨就是,原来韩国除了流行时尚的首尔,也有这样和中国农村如此相似的地方。《牛铃之声》的独特之处,是它改变了人们对韩国这个国家和对农村生活方式的初始印象。

(作者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新闻传播系)

猜你喜欢

画面情感表达音响
音响销售面对面之我卖音响的这些年
音响行业真的“难”做吗?
为定制安装而生SpeakerCraft,纯粹的定制安装音响品牌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诚实音响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