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品味山城棒棒的悲喜人生

2016-04-11刘靖

视听 2016年12期
关键词:自力棒棒山城

□刘靖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品味山城棒棒的悲喜人生

□刘靖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将视角投向社会底层,“卧底”记录了山城最后的棒棒,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真实生动的棒棒形象,诠释了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引起了人们对这一特殊行业群体的关注。

纪录片;社会底层;最后的棒棒;棒棒精神

山城重庆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一个特殊的行业——棒棒。棒棒活跃在山城重庆的每一个街角码头,数十年来他们以肩挑背扛为商贾旅人搬运货物行李为生。十几年前,一部方言电视剧《山城棒棒军》使得山城“棒棒”闻名全国。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如今的重庆正逐步远离肩挑背扛的历史,棒棒这一特殊行业也面临着新的历史拐点。2015年7月,一部自拍体励志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在重庆首映,随后该片又登陆视频网站爱奇艺,其精编版分三集在上海纪实频道《纪录片编辑室》栏目播出。该片的出现使得“棒棒”这个在山城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的行业群体又一次回到了观众的视野,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转业军官深入社会底层,“卧底”记录最后的棒棒

何苦,《最后的棒棒》的导演,重庆奉节人,18岁入伍,做过侦查员,后当宣传员,爱好文学写作的他因为工作出色被提干为宣传干事,曾参与汶川地震等大型采访任务。2014年,已是正团级转业干部的何苦本可以选择一份稳定的工作,过着安定的生活,但他却选择脱下军装,进入重庆自力巷53号做起了一名下力讨生活的棒棒。何苦并不是心血来潮,在重庆从事宣传工作时,他发现随着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重庆的交通日益完善,“棒棒”这一群体已老龄化并日渐缩减,这张山城名片在不久的将来很可能会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因此从事宣传工作的他决定拍一部纪录片,用镜头将“棒棒精神”和最后的棒棒记录下来。

重庆解放碑商圈附近的自力巷53号,是棒棒们租房聚居的住处。这里的老房子阴暗潮湿,没有浴室和热水,距离厕所50米开外,一个月房租从60元到300元不等。何苦拜这里的资深棒棒老黄为师,和这里的棒棒们同吃同住,一起守活出工。何苦跟着老黄出工的第一天,二人穿行在大街小巷,一上午也没找到活,因为随着物流的发展,找棒棒干活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时候好几天都开不了张。何苦的第一笔业务是将涂料店的三件货物挑到洪崖洞,一百斤挑两公里挣十块钱。尽管体型魁梧壮硕,但何苦发现肩上负重走这两公里远比想象中要难。第一天当棒棒,何苦和老黄只有六十七元进账。何苦白天跟随老黄走街串巷揽活,晚上回到简陋的工棚烧水洗澡、洗衣做饭,夜里还要撰写拍摄场记和报告文学。一个骄阳似火的夏日,何苦弯腰如弓、汗流浃背地在解放碑商圈出活,偶遇自己的老领导,这位领导非常不理解地说:“何苦啊,何苦,你这是何苦呢?扛着摄像机四处拍摄也就是了,何必真去劳其筋骨呢?”何苦说:“那不行!要变成‘棒棒’,才能拍好‘棒棒’,这道理,您懂的。”导演这种“劳其筋骨”的“卧底”记录,拍出来的片子才更真实、更生动、更有深度、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真实生动的棒棒形象

资深棒棒老黄患有严重的高血压,60多岁了依然坚守在自力巷53号守活。老黄年轻时离了婚,为了养活女儿,进城当了棒棒,本憧憬着将女儿养大后不再当棒棒,但事与愿违,由于长期在外务工,缺乏对女儿的关爱和教育,女儿黄梅在18岁时便与网恋的男友奉子成婚,两个大孩子根本无法独立抚养一个小孩子,于是老黄不得不多干了四五年棒棒。后来女儿女婿在老家的镇上买了一套价值三十多万二手房,为了帮助女儿女婿还房贷和供外孙上学,老黄的棒棒生涯还得继续。多年来,老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直到后来身体出现严重不适,经检查确认若继续从事重体力劳动随时会有生命危险,才不得已回到老家养病。

老杭67岁,与老黄是十多年的好友,常年的辛苦劳作落下严重腿疾,本准备回乡养病不再当棒棒,但在老家花了几万医药费使腿疾略微好转后,又回到了他奋战了几十年的自力巷。老杭早年遭遇婚姻变故,妻子与他人远走高飞,心怀怨恨的他决定进城闯荡干一番事业,赚够钱后请地痞头目帮其报夺妻之仇,谁料第一次攒够钱时遭遇了小偷,第二次攒够钱时地痞头目却已锒铛入狱。他便买了三棱刀藏在枕下,期望有朝一日能手刃仇人,然而时间似乎是化解仇恨的良药,如今的三棱刀已是锈迹斑驳,他的复仇计划依然未能如愿。

河南45岁,因是河南籍故称“河南”,年幼丧父,母亲改嫁后又生了两个孩子,17岁时他离家出走,之后再也没有回去过,在云贵两省漂泊多年之后加入了山城棒棒大军,腿部曾在一次街头斗殴中落下了终身残疾,至今没有婚恋,也没有身份证。河南有些文化,爱看报纸,但更爱的是牌桌,他认为当棒棒没出息,在被大排档老板辞退后便将发家致富的希望寄托在牌桌上。结果可想而知,河南经常是输得精光,连日常三餐也无法保证,后经多方劝导,逐渐远离牌桌,重回大排档帮工。

老甘59岁,至今未婚,早年因家贫婚事告吹,进城做了棒棒。本期望攒一笔钱开个小卖铺,做点小生意,谁知连续两次攒够钱竟也连续两次遭遇了小偷的光顾,命运似乎在和老甘开玩笑。算命先生说他60岁后会转运,他将信将疑。觉得工钱低还要洗太多碗不划算,老甘辞去了在大排档打杂的工作。失去工作后的老甘遭遇了重庆的倒春寒,赋闲数月之后又回到大排档打杂,工钱还是原来的价位,该洗的碗一个也没有少。马上就要满60周岁了,老甘的时来运转似乎还没有开始。

大石算是自力巷53号最成功的棒棒,现年59岁,早年为了还债进城当棒棒,进城的时候儿子一岁,现在孙子5岁。现在的大石是自力巷53号的代理房东,而且还有比较赚钱的生意,棒棒已经成为兼职。与其他棒棒最大的不同是,大石有一个幸福的家,妻子能里能外,儿子儿媳已在城里安家,女儿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大石一家俨然是真正的城里人了。但像大石这样成功的棒棒毕竟是少数,少数成功的棒棒都是在生涯早期抓住了机会,要么学会了技术,要么学会了经营,棒棒逐渐成为他们的兼职,还有的就彻底转行不再做棒棒。

三、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2014年4月27日,在重庆万州考察的李克强总理来到港口码头和群众亲切交流。李克强对棒棒们深情地说:“你们很了不起!每一分钱都是流汗挣来的,是中国人民勤劳的象征。”他说,中国发展有潜力,有韧性,最重要的是人民勤劳。推动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

纪录片《最后的棒棒》对“棒棒精神”做了很好的诠释。片中的棒棒们租住在自力巷53号,“自力巷”的名称与以棒棒为代表的底层劳动者密不可分,裁缝、修鞋师傅、皮匠、小商贩、装修工、泥瓦工、木工等聚集在这里,当然还有棒棒,他们都是靠自己勤劳的双手、靠辛勤的汗水坚强努力地赚取生活所需,他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对街道名“自力巷”的最好诠释。棒棒可以说是山城的万金油,他们干的活五花八门,也并非全是重体力活。片中老黄接了用手帮雇主从蹲便器里面掏长柄勺的活,事后雇主将老黄洗手的肥皂丢弃了。这种事一般人都会觉得很脏,但在老黄眼里,虽然脏点,但不费事,能挣20元已经不少了。过年回家为了节省路费,老黄不惜转车数次,多花了好几个小时,因为劳力是老黄唯一的本钱,时间对于棒棒来说不值钱,省钱相当于赚钱。棒棒和雇主走散的情况不少发生,片中老黄与粗心的雇主走散,在接货地点苦等数小时,结果被雨淋湿感冒了,后来几经辗转终于将货交到雇主手里,雇主拿出100元作为酬谢,但老黄执意只收下应收的30元,老黄觉得守诚信是应该的,不该拿钱的一分也不多拿。老黄患有严重的高血压,依然坚持出工,在他眼里只要能坚持就一定会坚持。像老黄这样的山城棒棒还有很多,面对生存困境,他们勤劳朴实、乐观进取、顽强拼搏,靠自己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支撑起了生活的希望。负重前行、爬坡越坎、敢于担当、不负重托的“棒棒精神”传递了勤劳朴实、乐观进取、顽强拼搏的正能量。

1.白真智.李克强:中国发展需要负重前行的“棒棒精神”[J].南方农业,2014(11):2.

2.杨智华.何苦:为“最后的棒棒”代言[J].中国人才,2015(16):60-63.

3.刘丽群.品读《最后的棒棒》及其作者[J].军事记者,2016(4):67-68.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自力棒棒山城
Students’ Feedback on Integrat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Cases into Lecture Task in Course of Built Environment
棒棒的嘟嘟
棒棒精彩
棒棒哒
千里机动“亮剑”山城
山城的人情味儿
消防员棒棒哒
Different Pronunciation Features of “TH” in China and India’s Official News
Coupled Faults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Based on Cellular Automata
Performance of Ni/Nano-ZrO2Catalysts for CO Preferential Metha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