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然之美,妙手得之
2016-04-11方绪贵
■方绪贵
浑然之美,妙手得之
■方绪贵
教师专业成长、学生多元发展、文化传承创新均与校本课程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南京市六合区横梁初级中学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该校的校本课程不仅为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较好地完成了传承文化的使命。
一、校本课程: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在横梁初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不仅是这些课程的具体实施者,更是开发者、研究者。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学校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培训,还邀请专家来校进行引领。看到网络教研所具备的一些特点对于提升教师的把握学科能力、思辨能力、分享信息能力、激发智慧能力、教育技术能力、自我完善能力等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后,学校管理层决定在全校加以推广,不仅增强了课程建设的力度,也拓宽了课程建设的广度,为课程研究营造了浓郁的氛围。此外,学校的“故事团队”沙龙研讨活动也为广大教师搭建了共同发展的平台。
横梁初中校本课程的开发拓展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增强了他们教育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二、学生发展:校本课程的生命力
课程是学校对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发展有意识、有计划地施加影响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总和。我们可喜地发现,横梁初中校本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发展。其“灵动课堂”建设,重视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有计划、有目的地给予学生学习和体验的机会,倡导学生独立思考,冲破了应试教育下学生被动学习的束缚;其“既忌全校统一模式,也忌某一学科‘步调一致’”的课程实施要求,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而其多彩课堂建设的另一表现,即告诉学生处处是课堂,引导学生随时留意自己的言行举行,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则很好地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横梁初中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更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发展的需求,使得学生的各项能力得以提升,彰显了校本课程鲜活的生命力。
三、文化传承:校本课程的使命
校本课程开发应当是一种文化开发,不能抛却其应有的文化土壤,不能剥离其特有的文化因素。横梁初中将“雨花石”作为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在课程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其文化内涵,积极思考以哪些方式来释放课程的“文化教育力”。学校以“雨花石文化”为切入点,开发了“石之魂”“石之梦”“石之韵”等一系列文化校本课程,并借助“石之系列”文化墙、“雨花系列”文化展板等,将学生的思维从传统课堂中发散出来。而“雨花石七彩之星”的评选,也是尽可能地展示学生的优势与特长,力求综合、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校本课程的实施,目前,横梁初中的校本课程已经内化为广大师生的一种文化心理,正在起着传承文化的使命。
浑然之美乃天成,非妙手不能得之。雨花石,乃天成之美。横梁初中借助校本课程之妙手,在多彩与灵动中,亦成就着教育教学之美。
(作者为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教育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