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了老年杂志的“毒”

2016-04-11孙建清

老干部之家(健康) 2016年4期
关键词:时政老干部长寿

文 孙建清

中了老年杂志的“毒”

文 孙建清

前些天,妻子走娘家带来一捆杂志,忿忿地朝我的写字台上一扔说:“抽空看看吧,看看人家都是怎么生活的,别整天就知道趴在电脑上,不知老之将至。”我瞥了一眼,发现是往年的《老干部之家》和《老干部之家-家庭健康》两种杂志。

对于杂志的来历我是知道的。岳母是一个退休公务员,家里一直订有多种老年报刊。她还上了老年大学,都读了十几年了还没“毕业”。老太太把家里的旧报纸随时卖掉了,只有杂志没舍得卖,堆在某个角落。妻子看到以后动了心思,说这些杂志不要卖,要带回家让老公看看、受受教育,于是两次捎回了五六十本。

老实说,这些杂志拿回来两个多月了,我都懒得翻一翻。是杂志办得不好吗?绝对不是。主要是并非我喜欢的时政类杂志,我从心里有些抵触:老年那点事我还不知道吗,无非是老有所乐,怎样活得更长些。我才五十多岁,我还没老,这些东西对我来说,没有多少兴趣。此外,我还有一个固执的观点:长寿不是学来的,身体好不好也不全在锻炼不锻炼上。譬如作家杨绛,不怎么锻炼,活到一百零几岁。我认识一个老头,身体非常硬朗,问他的长寿秘诀,他说“生命在于不动弹”。再说了,一个人老不死也是不可能的。其实我心里清楚,我的这些“歪理”只是为自己不去健身寻找借口而已。

说是懒得翻一翻,还是读了,而且读得很认真。那些日子,手头确实没有可读的东西了,于是便把杂志全部搬到床头,准备随便翻翻。不看不知道,一看喜眉梢。不想,翻着翻着就上瘾了,每晚必看一两本才能入睡。原来,老年杂志也不光是讲健康的事情,也不光讲老有所乐的问题,除了防病治病、写写画画、蹦蹦跳跳这些养生内容之外,还有我需要的东西。比如一些历史事件的钩沉,比如一些文史知识,比如谈读书,比如一些时政话题的探讨,观点足够新,信息量足够大,文字足够美,对我来说,还是蛮有可读性的,甚至很有资料价值。老年杂志自有老年的精彩,开卷有益是一点不假的。

更大的惊喜是,自从读了老年杂志,慢慢懂得了“老之将至”的道理。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过去对老年人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脏病、脑溢血等老年人常见病并不关心,如今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了;先前吃什么不吃什么从不介意,一副“共产党员不信邪”的神态,现在也知道一点饮食的科学知识,诸如多喝水,少吃糖,少盐,尽量不吃油炸食物。我晓得,这些饮食的变化也许就是中了老年杂志的“毒”吧。最大的变化还是生活理念上的改变,我作出一个决定:每天下午不上网,专门“护送”老婆去公园。从我家到公园有几公里,步行到公园,然后活动半个小时,我先行返回做饭。这一来一回,就是一个不小的锻炼。

我正处于等待退休的阶段,很多时间都花在网上,这也是老婆总说我“不知老之将至”的缘故。“不知老之将至”,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我可没有那么伟大那么崇高。我上网其实就是在办公室养成的习惯,跟有人喜欢看电视是一样的。一捆老年杂志教育了我。“听人劝,吃饱饭”,我要在老年杂志的引领下,开始我的退休生活了。

责任编辑:杜宝齐

猜你喜欢

时政老干部长寿
北京老干部之歌
阅读使人更长寿
长寿还是短命
植物蛋白有助于长寿
做好老干部管理工作的思考
笑能长寿,哭亦延年
时政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