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品德 品德中的生活
2016-04-11□项卉
□项 卉
生活中的品德 品德中的生活
□项 卉
每个人都是生活中的个体,每一个体的品德表现也都源于生活。品德课教学中有效创设生活情境,推崇 “生活式”教学,能帮助学生反思生活。课外的资源搜集和利用也是品德课教学备课中的重要内容。课本是有限的,生活是无限的,只有走近学生的生活,才能更好地利用生活,为品德课教学服务。
品德;生活情境;“生活式”教学;学生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评价一个人,首先是品行,其次是成就。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服务于人民的良好品德。品德培养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品德在生活中得到体现,生活彰显人物的品德。《品德与生活 (社会)》的课堂也必须植根于生活。那么如何在小小的教室内表现生活,又如何将品德课上的内容让学生真正应用于生活?品德课应该是生活式、活泼式、灵动式的。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品德课的教育性、目的性更强,但品德课的教学不应该是生硬式的教育,而是一种长期性、潜移默化的,由他人教育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改变的隐形影响。本文着重探究 “生活式”教学,将生活与品德课紧密联系。
一、创设生活情境
在品德课堂上,教材中的几段文字和几幅图画满足不了孩子的视觉广度,那几段文字带有引入性和总结性,而几幅图画只是孩子们生活中的一点代表。生活中的场景与现象纷繁复杂,让他们从教材学习中进入他们自己的生活当中,感悟做人的道德,则更易于让孩子们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品德课上的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多媒体展示法: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今课堂教学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由过去的黑板粉笔字变成现在的屏幕放映,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课堂成了一个绚丽多姿的舞台。多媒体的运用,有效地为学生展现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态的观察和思考中,感悟生活中蕴藏的道理。比如,在教学 《生命仅仅属于自己吗》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如何回报父母之爱,通过播放最美孝心少年这一视频,使学生沉浸在动人的画面情景中,泪水情不自禁涌出。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中产生共鸣:无需语言,无需板书,他们从人物的行为中感受到亲情的伟大、孝心的力量。鼓励学生在观看视频时联想、反思,看完后让学生说出感受,将自己与剧中人物进行比较,认识自己的不足,畅谈自己的做法,使学生从饱含深情的短剧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品德课堂变得灵动、多彩,图片、动画、歌曲、视频等都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将多媒体技术适当地穿插于教学中,让课堂的拓展增加广泛性和多样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生活剧表演:小学生大多具有好动性,课堂上墨守成规已不能适应活泼聪颖的孩子们。即便教师使出全身招数,也很难让所有学生能集中一节课时间来关注老师。因此,与其自己讲得口干舌燥都难以办到的事,不如留点时间给孩子们,让他们参与进来 (角色扮演),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关注度、参与度。孩子们对表演具有天生爱好,个个孩子小时候都有 “办过家家”(一种儿童游戏)的经历,因此,不能不说他们是最自然、最纯真的小演员。若让学生参与角色表演,他们在表演的排练中就会获得很多真切的认识;若结合教材内容将这种认识展现给其他同学,用以提高全班同学的兴趣,这种带动是大范围的,而且是深得学生喜欢的。因为来自熟悉的群体,更来自于他们内心最真切的认识。比如,在教学 《悲剧是怎样发生的》这一课时,就有学生讲到放烟花的安全事故,找到几个学生,模拟当时放烟花的情景,孩子们为了逃离危险而表现出来的惊慌与喊叫、自救与他救的方法,让学生们身临其境。虽然孩子们的表演充满童真、童趣,但他们很快就从这一情境中,体会到放烟花应该注意的事项:比如要到空旷的地方放烟花、不能在家门口放、放烟花要看周围有没有草垛等易燃物,还有的同学说不能在电线下燃放、不能拿在手上放等。可见,这样的效果肯定比空头说教好得多。
辩论中求真:通过辩论 (议一议、说一说、辩一辩)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让学生积极思考,保持动脑的状态,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还能够带动全体学生积极行动并参与进来。这样,不仅锻炼说话能力,还能训练随机应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更易于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从中受到教育。比如,在教学 《呵护我们的身体》这一课后,有一个“大家来讨论”活动,“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了让学生都能意识到讲究卫生的重要性,让学生进行辩论,要求用生活中的事例,先以正方和反方分组辩论,然后在组中挑选代表辩论。几个回合下来,反方已经找不出理由来与正方交锋,最后在反方无言以对,找不到合适的论据下结束这场辩论。通过辩论,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底下学生也极力寻找合适的理由来帮助正反两方,整个辩论过程学生参与度高,思维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课堂气氛紧张中不乏活泼,孩子们受到的教育很深刻、实在,达到人人有参与、个个有认识。课堂上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进行议一议、说一说、辩一辩,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习惯,并增强孩子们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
实践操作: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灵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让他们爱上学习。尤其是品德课,上完一课就丢下书本,没有作业,没有复习和预习,那么,在品德课上的教学内容如何让学生牢记,不是频繁抄写,也不是反复诵读,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画一画、讲故事、做实验等方式。在教学 《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一课中,带领学生认识很多安全标志,但过后再出示询问时,学生只能说出常见的熟识的标志,对不常见的标志仍旧回答不出来。于是采用画一画的形式,在图画本上画出安全标志,并在底下写出所表示的意思,发现不少学生对这项活动很感兴趣。画画图标难度也不大,色彩也不很复杂,学生在互相合作绘画的过程中,就将上述标志熟记于心。给学生讲一些安全小故事,学生对故事有极大兴趣,再让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家长听,不仅能巩固学生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同时也对家长起到提醒的作用,由此促进了家校联动。
二、将课堂拓展至课外
教材内容以点带面,教学中应将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校内延伸校外,从师生活动延伸家长,以及社会各方人士,从而共同参与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扩展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手段。课外资源是品德课本资源的拓展和延伸。
课外调查:社会和自然是人类学习的大课堂,也是学生获取资源的生活库。让学生从生活库中去搜寻所需要的知识,再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生活。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与安全标志和设施交朋友》一课时,学生对于有些陌生环境的安全标志和设施了解较少,因此有必要将课堂延伸至课外,继续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安全标志。通过调查,有不少学生家长从事建筑工作,在工地上做工。布置一个课后任务,就是让学生调查采访家长,了解建筑工地一些安全标志与设施,由此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可以让家长、身边的人物参与到我们的课堂中来,用熟悉的人或事教育孩子们,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通过实际调查和实际采访,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才是知识的源泉。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也证明着理论。参加实践活动,体验社会角色,也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为日后融入社会做好准备。社会实践更有利于学生直接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其实小学生德育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比如利用近年来创建的文明城市,尽管各级都在搞宣传教育——应如何做文明公民,告诉孩子们千万不要乱扔垃圾。发现说教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认识——怎样去创建文明城市,从行动中去感悟则更有效。可以将社区活动与学校活动结合起来。各行政村每天都安排工人清扫沿路垃圾,为了让学生亲手创建文明,也安排学生每天早晨沿校门口的公路两边清扫垃圾,组织学生对路两旁电线杆上面的小广告进行清除,让学生自主和家长一起写倡议书,并散发每一个家庭。还让学生一起制定创建文明城市公约,号召大家一起来遵守。通过这样的系列互动,学生真正意识到创建是要付出行动的,并总结出很多文明行为的规则,以及一些垃圾处理的生活经验。参加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不仅能让小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还能从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眼界。
巧用课外资源:课外资源若恰当使用,便是有效的教育资源。比如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新闻时事等,都可以成为学习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学生自身和家庭资源、校内和社区资源、自然和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开拓教和学的空间,增强课堂实效性。比如,在教学《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时,可以利用春运——这一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外资源,让学生讨论交流,有的同学曾亲身经历春运,用已有的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交通与生活的联系。通过分析农民工所采用的不同交通方式,来感受交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还有邮递员送报、快递公司的运输,这些既为学生熟悉,又在学生身边,适时运用上述课外资源,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不同的运输方式,体会交通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课外资源包括校外、家庭、社会、网络、报纸媒介等资源,只要是有用的、正确的,并做到因时制宜地利用,都能发挥很好的效果。
三、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
无论上什么课,备课时都要备教材、备学生。备学生,就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实现因材施教。学生是教学的根本,因此,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更能发现学生的行为表现,从而判断学生的行为方式是否正确,有利于品德课的有效实施。
教师要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也许会有很多人存在这样的疑问,怎样到学生的生活中去?每天除了上课、改作业,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哪有时间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呢?其实,方式有很多,只要我们能用心,就能做到。现在老师用得最多的方式是找家长,和家长交流。而学生和家长似乎并不喜欢这样做,因为孩子们认为这似乎是老师向家长告状的行为方式,甚至有时候老师会将学生也一同叫到当面、两边训斥,学生成了 “夹馍肉”,自然不会喜欢。更推崇的是登门家访,这种方式能帮助我们直观发现学生的生活状态,也能直面学生的家庭生活。当然,家访不一定是批评教育,家访不是告状,而是了解和沟通,这需要教师用平和的心态去做,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爱,这才是真正走入学生生活,走近学生内心。
四、关注学生品德的动态表现
教育应是长期关注。没有哪一种教育是一次性的。长期的教育或自我教育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良好的行为或学习习惯。我们要学会关注学生现实中的表现。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教师不能企图一次性教育就能让学生彻底改变,学生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不可预料的因素或变量,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质的改变。因此,关注学生现实中的言行表现,更能适时调节教育方式,对学生做出良好、正确的引导。
家校结合共同关注。比如,在教学四年级上册 《呵护我们的身体》一课时,有一项内容是找找生活中的不良习惯,于是让学生通过列表的方式,举出自己的不良习惯,后面写上改变的方法。课上任务看似结束了,但实际上要改变学生的不良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昆图斯说,习惯比天性更顽固。可见改变习惯并非易事。孩子具有不稳定性,且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要改变他们的不良习惯,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监督,因此,上述任务的完成仍然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每人按每日制作一个表格,在每个不良习惯后面是空格,每天做了就打一个 “√”,一个月后观察改变情况,发现学生改掉了不良习惯,给予表扬和鼓励,对没有做到的继续督促,让学生明白养成好习惯的益处,给予继续关注。在家长和老师的配合督促下,不少学生改掉一些坏习惯,如不吃早餐、早上不刷牙、不爱收拾书包等,哪怕有一点点改变,这都是学生的进步。倘若学校和家长共同关注学生习惯的养成,帮助他们形成稳定、正确的理念,则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
总之,品德与生活是一体的,品德是生活的构成要素。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品德学习的过程。通过有意义的生活来培养良好的品德,是最佳的育人途径。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本身,就是一种体验生活的过程。
注释:
① “生活式”教学是依托人类生活的原型,遵循生活的样式、顺序、规律,通过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合理展演,再现教材中的生活场景进行教学。它也是联系现实生活,依据教学目的,提炼、取舍,并拓展、延伸,在师生合作互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受到教育,达到教学目的之一种教学方式。参见吴惠平.《生活式教学法,让品德课回归本真》.《教育家》2016(5).第78页.
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学科能力标准与教学指南: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5.08.第2页.
(作者: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吕亭镇南翔光彩第五小学一级教师)
[责任编辑:严加红]
G41
A
1673-9949(2016)10-002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