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2016-04-11伍子卿
◇伍子卿
浅谈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问题与对策
◇伍子卿
本文在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与建议。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社会责任
10.13999/j.cnki.scyj.2016.12.020
一、上市公司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自愿性比较差
关于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为两类,自愿的与强制的。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作为企业信息披露的一种,因为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作强制性要求,所以大部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自愿性披露,而大多数企业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意愿很差。
2.企业自愿披露社会信息的数量很少而且分散,连续性差
在我们国家中,当前还未要求已经上市的公司去出具专门的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企业年报内容中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没有任何要求,这就使得一些企业在披露的时候根本不在乎不关心,根本不去将那些信息披露出来,这就导致只有一些企业在年报附件中把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给披露出来,也只是相当少的一部分。没有多少企业主动把社会责任信息给披露出来,就算有也并不完全。
3.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时间较短
从过去几年来看,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时间是相当短的,也就是在这最近几年中出现。对于一些已经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上市公司,我们不难发现,因为大部分的企业没有意识到社会责任披露的重要性,比如对于企业的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价值的提升都有着相当大的影响,所以他们从前关于社会责任信息都是根据一些政策、社会的影响、企业的形象等等这些很短时间的影响因素来进行披露的。
4.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价值和利用率太低
对于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有效性和价值低的现象,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的极度不负责任,很随意的披露,而且披露的信息不相同导致上下不符。如果需要增加披露数量的话,信息的质量却完全跟不上,导致质量跟不上数量。而且我们也发现公司每一年披露的信息与上一年披露的信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信息的披露大多数都是使用文字来叙述,所以会显得内容特别没有营养,真正有用的信息却不是很多,公众很难在里面找到自己想要的,也很难通过这些企业披露的信息去判断企业到底有没有真正履行社会责任。而且,当今社会大部分的公众对于社会责任报告没有太多的认知,有些甚至完全不懂,所以他们完全不可能把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的一些业绩、企业的一些责任和公众整体的利益想到一起去。
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分析
1.关于上市公司的监管机制不全面,很多漏洞
首先,对于监管的力度不只是某一种法制的安排就可以让虚假信息的预期成本高过收益。想要对上市公司有一个震慑就必须加大惩罚力度。对于上市公司不恰当的信息披露,监管部门主要依靠的是行政处罚,对于它的直接负责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基本没有,赔偿问题就更是天方夜谭了。所以,造假即使被有关部门发现,也不会付出太大的代价,于是乎各个上市公司就敢以身试法。
2.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不是很合理
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不合理会对信息方面的披露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在中国很多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相对比较集中,大部分股权掌握在大股东手里,所以就会发生很多问题,如上市公司在资产方面没有很好的保证,在独立性上也没有做到很好,在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相对来说可能比较弱,很可能会导致会计信息在披露上的不太真实,尽管成立了审计部门,可是没有很好地发挥内部审计方面的职能,所以就让会计信息失去了它的真实性。
3.作为中介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的不规范
中间机构的违规操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披露的真实,而且出现过注册会计师串通上市公司作假然后各自获利的事情。其次,因为经济方面的利益,对于自我的评判,关联方面的交易和外界很大的压力,所以,中国的注册会计师在独立性方面做的不太好,事务所的规模也不是很大,他们受到的法律追究责任也不多,加上注册会计师的自身能力、道德素养、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普遍低下导致了上市公司对于披露信息不真实的违规操作。
4.诚信体系在社会上的缺失
到现在为止,经济上的制度唯独没有解决的就是人们道德风险问题,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国家发展的快慢有关。根据博弈论,有些人放弃眼前利益来追求长远的利益是一种非正式约束。制度的变迁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单纯是个人的行为方式,而且是他们自己来完成。到日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对他们的信用确立、惩罚形成一系列相当完好的制度,这使我国在市场经济上存在着比较大的道德问题。大部分企业以上市为最终目标,常常就利用假信息到处圈钱。
5.利益驱动
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问题,纠结到底就是利益。在利益的影响下,上市公司都会想到他们的公司效益,做出对他们有利的行为,使会计信息在数量上和质量上失去的原本的公平性,并不能让全部信息使用者感到满足。更有一些人为了能得到更多钱,到处编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重新放上市场;有些上市公司还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消息进行披露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还有个别部门因为他们的利益,也会形成和到处宣传不真实的会计信息。
6.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制定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会计财务信息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因而造成一些企业钻法律空子躲避社会责任。二是,我国没有专门针对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可以参考,每家上市公司都应该履行对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社会责任义务。由于多方的因素我国尚未建立出一个较为完善、企业操作性强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管理制度。
7.企业和相关者社会责任意识普遍低下
一直以来,传统会计就存在着漏洞,因此企业和那些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并没有什么强烈意识,且并不重视作为社会一份子应该负有的责任和义务,所以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这一责任有所忽视。对于企业和政府来说,评价一个企业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指标就是经济,企业管理层看中传统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质量,企业利益相关者注重自己投资的回报。就是因为这些,会使企业对于短期内所提供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远超报酬,使得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普遍低下,进而影响了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使其弊端暴露无遗。
8.企业提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比较高
相比于传统财务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所需要核算的内容变得愈加繁琐,范围也扩大了,特别是不经过交易进行的相关社会责任事项。依照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规定,相关“三废”方面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企业必须对社会公开披露,并且寻找资料和咨询有关专家的意见,因此所付成本比较大。而目前,对于我国一些财力、人力资源都较为薄弱的小规模上市企业来说,根本无法从中得到利润甚至到最后有些上市企业的收入可能都远低于成本,因此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成本比较高,从而严重影响我国上市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
三、完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是至关重要的,是政府经济的管理与调控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建立优良社会形象的重要办法;可以影响员工的积极性;是管理人员进行内部管理的需要,也是上市公司能够长远发展的保证。为此需做好:
1.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第一,要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使其在公司治理中处于核心的地位。要做到这点,政府应该制定出具体的法规;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之中一定要吸引部分比例的独立董事,让其没有任何的职务在身,能够较少的受大股东和内部人工的影响,可以比较好地代表股东。第二,采用股权激励政策,让董事和经理人成为一条船上的人。让他们对会计政策的选择与股东利益成为一个共同体。第三,全力的发展职业经理人相关市场,让公司管理者的选拔和聘任尽量来自于市场手段和市场竞争。
2.尽快出台配套的法律法规
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不够。我国一直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但毋庸置疑,政府有关部门一直都在尽力而为。可以制定社会责任会计准则与相关会计制度,使社会责任会计的规范性和制度化得到提升。
3.独立设置反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尽量去单独的列示,但是会计科目的设置尽可能和传统社会责任会计科目遥相呼应。在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单独设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有助于各级政府机构、投资人以及有关信息使用人准确找到对决策有用的信息,避免出现上市公司认为自己已经披露但却难以被公众所发现的情况。将社会责任信息与一般会计信息区分出来是社会会计目标的必然要求。
4.建立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
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如果能用数量直接披露则尽可能以数字来概况描述,因为数字可以更加直接的给人们所需要的信息,而且公司的会计人员也善于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数字中提炼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若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很难用数字信息衡量则用文字描述。
5.上市公司应改变经营理念,多角度评价企业业绩
伴随着资本市场一天天的成长与完善,我国经济的飞速进步,投资人的投资想法一步步发生着不小的改变,慢慢趋于理性,他们已经不再只看重短期利益或者投机利益,眼光变得长远,更为关注公司的发展潜力和生存能力。上市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保护公司社会形象和保持公司长远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所以投资人在进行投资时不仅仅要去注意企业的经营业绩,更加要从社会责任的视角去注意公司的市场行为。
(作者单位:江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