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发展之本
2016-04-11
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阔步前行——上海化学工业区建设发展之本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家以石油化工产业为主的专业开发区,上海化学工业区(简称“上海化工区”)在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关键词,以“安全环保”为底线,遵循“产品项目、公用辅助、物流传输、安全环保、管理服务”五个一体化理念,奉行“健康、安全、环境”(HSE)和责任关怀相统一的国际化工行业规范与准则,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石化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经过近20年的建设发展,上海化工区已经构建了以乙烯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了以化工新材料为主导的特色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集聚知名跨国化工企业最多、经济开放度最大、循环经济水平最高的开发区之一。园区于2012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连续数年居于全国20强化工园区之首,先后被评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上海品牌园区”。
20多年来,全体建设者与时俱进、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显现亮点的上海化工区创业道路。“九五”期间,园区打响“中华牌、国际牌”,成功引入了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型化工企业落户园区;“十五”期间,创造性地提出和实践五个一体化理念,形成了“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约、效益集聚”的独特优势;“十一五”期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循环经济发展道路,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十二五”期间,率先开展责任关怀工作,不断深化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发展,营造了和谐共赢的发展环境。目前,上海化工区内年产109万t乙烯单套装置产能为国内最大,103万t/a异氰酸酯、100万t/a苯酚丙酮、28万t/a聚碳酸酯等装置生产能力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上下游产品项目之间的关联度达到80%以上。自开发建设以来,园区累计招商引进项目总投资255.81亿美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人民币1 280.95亿元;2015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915.74亿元,销售收入948.72亿元,区内注册企业实现利润41.94亿元,实缴税金80.42亿元。
展望“十三五”,上海化工区将坚持“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对接全球”的战略定位,围绕“建设国际水平的先进化工制造基地,打造功能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区,探索特色鲜明的化工科技创新中心,推进内联外通的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构筑绿色生态的安全环境保障体系”五项重点任务,构建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预计到2020年,上海化工区(包括金山、奉贤分区)批准项目投资将增加175亿美元,固定资产投资将增加500亿元,销售收入将达1 500亿元,年缴纳各类税金将达100亿元,万元产值能耗将为0.8 t标准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