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贯穿始终 突出形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2016-04-11杜炎

初中生世界 2016年17期
关键词:背影眼神萝卜

杜炎

张文宇

洪国成



贯穿始终突出形象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记事写人线索清楚》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是江苏省重点中学。其前身是仪征化纤公司于1981年创办的职工子弟中学,1987年开始与南京师范大学联合办学。学校坚持“质量强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路,谨遵“立志、博识、超越”的校训,为学生搭建多元成长的舞台,努力让每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学校的作文教学注重序列化训练,明确作文的学段目标与训练重点,避免随意性;注重学生互帮互助,在教师指导下展开自改与互批;注重读写结合,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刚性阅读”制度,强调读书笔记的撰写,引进“源头活水”。学校在各级各类的作文竞赛中屡获佳绩。近年,李泽健、高雅儿、陈静溪等同学先后获得江苏省中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特等奖或一等奖。

彼此的眼神 你我的友谊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题记

还清楚地记得,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我与你美好的相识。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温暖澄澈。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试探地问道:“你好,我忘带课外书了,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但看到你眼中那真诚的、渴望的光芒,我点了点头。你是位安静的读者,同我一样。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就会相视一笑。后来,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由此相识,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业越来越难,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绩退步极大。随后,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走路不便,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万分,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没有光明,也看不到希望。

课间,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我还是答应了。一路上,你我都未说话,你轻轻地搀着我,两手温暖有力,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到了操场,蓦地,我闻到了芳草的馨香与泥土的气息,顿觉心旷神怡。太阳渐渐西斜,愈向前走,影子愈显瘦长,愈显昏暗,愈显混沌。

突然,你停了下来,看看地上的影子,又望望身后的太阳,淡淡地说:“看,有影子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继而回过神来,转头一看,阳光仍是那么动人,那么惬意,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你的话淡淡的,却如和煦的春风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使我猛地振奋起来,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感激地望着你,不知说什么好,你会心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瞳仁里仍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

愿记住彼此的眼神,愿铭记你我的友谊。

课前导学

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记事写人线索清楚”。在这篇习作中,小作者写了与自己的小伙伴从相识到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再现了这段美好的经历,文笔流畅,描写形象。同时,根据这次写作的要求,小作者注意到了根据所写的具体内容确定线索“眼神”。但毫无疑问,小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虽已有“线索”意识,但仍然未能在习作中充分体现。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篇习作,该如何修改才能达到本次习作的要求呢?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孔老师: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们找出它的线索了吗?为什么?

生1:应该是“眼神”吧,因为题目、开头、结尾都有“眼神”这个词,首尾呼应。

生2:我感觉本文的线索不太明显,如果不是题目中有“眼神”,就更难确定了。

孔老师:看来你的感觉还是比较准的。小作者设置的线索应该就是“眼神”,只不过未能达到我们此次的要求“线索清楚”。如何修改才能使得线索清楚呢?

生3:我觉得文中出现线索“眼神”的次数太少了,如果能多出现几次,给人的印象就会比较深,自然也就清楚了。

孔老师:非常好。你其实告诉了大家一个朴素的道理,那就是一篇文章如果“以物为线索”时,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且要贯穿文章始终。那就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这篇作文,思考一下我们应如何修改。

生4:如果题记保留的话,里面可以加上有关“眼神”的词语。第一小节作者的描写很细致,但没有出现“眼神”,也可以在写同桌眼中真诚、渴望的光芒时,出现“眼神”这个词。

孔老师:是的,这是小作者第一次比较具体地对人物进行描写,他能够有意识地抓住人物的眼神来展现人物特征,说明小作者的线索意识还是比较强的。当然,如果能够明确出现“眼神”这类字眼,线索会显得更加清晰。

生5:老师,第四小节除了最后部分写到了眼神,还可以在这一节的开头部分写“眼神”。

孔老师:你的意见很好。其实,第二小节也可以虚写一笔,一带而过。作为线索,它就在文章中推动了情节的一步步发展,而这也恰恰是线索的重要作用。打个比方,线索就是一根丝线,将一堆散乱的珍珠串起来,变成光彩照人的项链。

孔老师:同学们刚才的发言很精彩,但是,老师还要请大家再次深入地阅读这篇习作,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学生思考)

孔老师:作为线索的事物,除了要在文中反复出现,还要起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同学们,我们不妨来读一读朱自清的《背影》。

2.医学档案:朱自清的《背影》的启示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孔老师:《背影》让我们感受到了朱自清的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要想达到这一表达效果,《背影》这篇文章除了多次出现线索“背影”外,文章中哪一处描写使得父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更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呢?

生7:第四小节父亲决定亲自到车站送我这一片段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8:第五小节父亲送我上车,帮我拣定座位也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爱。

生9:就在第六小节“买橘子”这个部分,作者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孔老师:找得很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六小节,感受一下。(生齐读)

孔老师:作者紧扣线索“背影”,对父亲给我买橘子时的艰难、努力进行了充分的表现,是本文的动情点。这就使得父亲这一形象更加感人,从而表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所以,回到老师最初的那个问题:是不是仅仅在文中多出现几次“眼神”这个词就够了呢?

生10:我明白了,还要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从而达到点明中心的作用。

孔老师:很好。我们可以学习《背影》的手法,比较细致地描写小伙伴的眼神,也使之成为习作的“动情点”。当然,这篇习作除了“眼神”这一线索,还有一条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那就是“我与小伙伴相识相知、友谊逐步加深的过程”。

孔老师:当然,文章的线索有很多种形式,今天,我们只是学会其中的一种:如何“以物为线索”来结构一篇文章。今后,我们还要学写一些更加复杂的以线索贯穿全文的记事写人的文章。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决定明确以下几个方面。

1.“线索”是文章组材之脉络,是全篇材料安排之总绳。可以说,线索具有结构、表达的双重性。

2.“以物为线索”时,这个物品就应多次出现,贯穿文章始终,有利于记叙情节的展开。

3.“以物为线索”时,要在恰当的时候,对线索进行比较细致的描写,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突出,从而达到突出人物形象、点明文章中心的作用。

【手到病除】

针对诊疗方案,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师生共同研讨修改后的习作。

你的眼神

杜炎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汝之眼神,伴我成长。你我友谊,终生难忘。

——题记

那是初一年级第一天报到的午后,我与你美好的相识,你的眼神我如今仍然铭记于心。那日的太阳明灿灿的,金黄的阳光飞泻而下,温暖澄澈。沐浴着暖暖的阳光,我悠闲地读着《巴黎圣母院》。同桌的你小心地打断了我,试探地问道:“你好,我忘带课外书了,能否与你合看一下?谢谢。”原本喜欢独自阅读的我有些犹豫,但看到你眼中真诚期待的光芒,我能感觉到你心中对阅读的热爱和渴望。于是,我点了点头。你是位安静的读者,同我一样。每当我们读到会意处,就会相视一笑。后来,我们就这本书谈了许多,由此相识,因此结缘。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更加艰深,有一次月考,我的成绩退步极大。随后,我的腿也不小心跌伤了,走路不便。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使我痛苦不已,我只觉得前途一片渺茫,找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课间,你常默默地用柔和的、鼓励的眼神看着我,我不由得有些感动。

春日伊始,余寒料峭,你要拉我去操场散步。尽管有些不情愿,我还是答应了。一路上,你我都未说话,你轻轻地搀着我,两手温暖有力,我冰冷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暖流。到了操场,樟树清幽的香气扑鼻而来,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令人神清气爽。太阳渐渐西斜,愈向前走,影子愈显瘦长,愈显昏暗,愈显混沌。

突然,你停了下来,看看地上的影子,又望望身后的太阳,若有所思。不一会儿,你轻轻地拍拍我的肩膀,用睿智的目光望着我,说道:“看,有影的地方便一定有光!”我一愣,继而回过神来,转头一看,阳光仍是那么动人,穿透云翳,直射入人的心灵。我豁然开朗:是的,我不能被阴影遮住了希望,阴影的前方永远是阳光啊!你的话淡淡的,却如香樟的清香,慰藉了我受伤的心灵,使我猛地振奋起来。我感激地望着你,不知说什么好,你会心地点了点头,微微一笑,瞳仁里放射出那智慧的、真挚的光芒,那熠熠的光辉,直射入我的心灵,予我力量。

年华似水,飞逝而去。每每走过香樟树下,我总会忆起你,在一片浅绿色的幽香中,我仿佛又瞥见了你动人的眼神。

师生点评

孔老师:请同学们将修改润色后的文章与原文比较一下,说说文章有哪些变化?

生11:线索更加清晰了。题目修改后更简洁醒目,内容显得更加充实,人物特点更加丰满了,突出了小伙伴对我的帮助,景物描写也比较精彩。

孔老师:同学的评价客观到位,修改后文章的线索变得更加清楚,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达到了我们这次习作的目标。

【杏林春暖】

下面我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台阶

张文宇

台阶,是一种奉献。

——题记

小时候,父亲宽厚的肩膀是我的台阶。依稀记得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马戏。我小小的手拉着父亲大大的手,在人流中穿梭着,寻找一个好位子。可是四面都是高高的人墙,将矮矮的我围住,什么也看不见。我听着那此起彼伏的掌声和欢笑声,只能干着急。父亲看到我抓耳挠腮的样子,便蹲下来,用健壮的臂膀将我抱起,托到他的肩膀上,又慢慢站起来。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就像站在一个高高的台阶上,看得比谁都清楚。风从无数人的头顶上方吹过来,凉丝丝的。我猛然觉得,父亲就如同一座大山,挑着多沉的担子都不会垮。

成长中,父亲期盼的话语是我的台阶。

那一次,我在学校偷了同学的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立刻将父亲叫了过来,当着他的面教训了我一番。父亲一直红着脸,连连说着“是,是”,但我却没有说话。回到家,我才大声向父亲争辩道:“是他先拿我东西的!我没有错!”父亲却坐下来,低着头,沉默不语。这时我发现,年仅三十几岁的父亲,头上竟然有了一丝银白,眼角竟然多了几丝皱纹。过了许久,父亲抬起头,看着我,眼神里带着一丝渴望。他终于开口,说了一句:“儿子,不管别人怎么样,爸爸只是希望你能够正直做人。”看着父亲的目光,我沉默了。刹那间,父亲的话语像坚实的台阶,将我托向正确的道路。我认真地回答道:“知道了,我不会再这么做。”——至今我还记得,那时我得到的,是父亲欣慰的笑容。

而如今,父亲沧桑的背影是我的台阶。

光阴似箭。我一天天长大,父亲却一天天变老。在我的眼中,父亲的身影不再像从前那么挺拔,而是渐渐变得佝偻。那天早晨,父亲送我去学校。到了校门口,父亲举起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又敲了敲我的背,好像还想摸一摸我的头,但最终没有那么做,只是轻轻说了声:“好好上学,再见。”便转过身,缓缓地离开。我默默地注视着父亲离去的背影。那背影为什么会如此沧桑?父亲一步又一步地走远,渐渐地在街角消失不见。剩下一条空荡荡的街,只立着一只邮筒。我强忍着泪水,心里不断地念着“父亲”二字。父亲用他的全部,为我搭建了一个又一个台阶,将我越送越高。我转过身,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心里默默下定决心:我绝对不会让父亲的付出白白浪费。

父亲,感谢你为我做了14年的台阶。等我长大后,我也会做你的台阶,将你高高地托起,就像你曾经托起我那样。

母爱的秘方

洪国成

冬至到了,照例要回老家祭祖,也好看看年迈的母亲。临行时,妻关照一定要从老家带点萝卜条。老妈亲手腌制的萝卜条香脆清甜,是商场无法比的。每年妻都会从老家带不少,只是不易保存,每每看见萝卜条霉变,妻直叫可惜。

为了不让母亲着急,我起了个大早。一路风尘到达老家,母亲早已守候在门前。她一边询问我早饭吃了没有,一边已端来米粥,还有一碟清炒萝卜条。这道小菜在我们当地名曰“响菜”。也就是将腌制好的萝卜剁碎,下锅翻炒,起锅后拌入麻油,吃起来香味入鼻,甜味入口,脆响声声。

母亲坐在桌边,望着我喝粥。母亲真的老了,虽然染黑的头发掩盖了一点年龄,但眯起的眼睛已是沟壑纵横。

大冬天喝上一碗热粥的感觉真爽,更何况还有响菜!

“味道真不错,老妈的技术又进步了,该申请专利了。”放下碗,我和母亲耍了个贫嘴。

“真这么好吃?”母亲笑了,“我帮你准备好了,回去时记得带上。”

其实,我早就注意到了,冰箱上放着个大大的玻璃瓶,里面填满了老妈的作品——腌制的萝卜。哈哈,妻子又该发愁喽:这么有味的萝卜条,恐怕又不免吃到霉变了。

“妈,给你提个意见。”我突然想和母亲开个玩笑,“要想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你的萝卜条必须攻克一个技术难关。”

“什么难关?”母亲笑了。

“你儿媳妇最喜欢吃萝卜条了,过了夏天萝卜条就变霉了,她可舍不得了。”

“放心,这次不会发霉了。”真没想到,母亲技术革新了!原来,去年妻子就提过意见了,母亲知道后,特地咨询了“专家”。

看着母亲得意的笑容,我忽然觉得其实她老人家根本就年轻着呢。“你学到什么绝招了?”我拉着母亲的手,好长时间不见了,在母亲跟前我依然是个孩子。

“其实也没什么,隔壁王大妈给了我一些东西,告诉我放了就不会变霉了。”母亲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会是防腐剂吧!”我一惊,脱口而出。

“你说什么防腐剂?我们吃了,味道一点也没变。”母亲吓了一跳。

我轻轻地告诉母亲,防腐剂是什么,对人体有什么危害。望着母亲似懂非懂而又似乎有点惶恐的神情,我突然觉得我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母亲曾多么虔诚地向别人请教防腐的秘方,母亲刚刚多么自豪地向我宣布萝卜条永不霉变!那是饱蘸母爱的秘方啊!

我不再谈论萝卜条,开始与母亲东拉西扯。母亲也不再和我闲谈,开始忙碌冬至的祭品与午饭。天很冷,母亲不让我插手。

例行的程式完成了,稍作休息,我便向母亲辞行了,毕竟还有繁重的工作要做。

照例,母亲为我准备了一些农家蔬菜,妻子最喜欢这些绿色的无公害的东西了。看着冰箱上满瓶的萝卜条,我愣了一下,还是决定带回去。看着我的脚步,母亲连忙把瓶子递给我,我抱在手里,沉沉的,竟有些温热!

“妈,瓶子怎么是热的?”我诧异地问。

“你放心,防腐剂什么的我用水洗了,怕不好保存,我到开饼干店的李叔家用烘干机烘干了。就怕味道差了,清炒时放点酱油或许会好些。下回我不放那什么防腐剂了。”母亲一面絮说着,一面望着我,就像一个犯了错误被老师抓住的孩子。

我一怔,泪水快要出来了。

车子到了,我抱了抱母亲和她告别。

在车上,我一直抱着那瓶萝卜条,依然温热的萝卜条,溢满母爱的萝卜条,永不霉变的萝卜条!

执教:仪征市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孔云霞
整理:仪征市南师大第二附属初级中学洪国成

猜你喜欢

背影眼神萝卜
生命的顽强
两个背影
你给我留下了背影
背影
确认过眼神
萝卜蹲
买萝卜
确认下眼神,你是不是靠谱的人
搞笑秀
山里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