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遴选考试案例分析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2016-04-11乔海波
公务员遴选考试
案例分析题型讲解与备考指导
案例分析是公务员遴选考试中的重要题型之一,在历年试题结构中分值占比在总分的50%以上,有的省、市(如北京、四川等)甚至超过总分的80%,故有遴选考试“得案例分析者得天下”的说法。同时,案例分析也是很多应试者感到比较棘手的难题,作答时往往望而生畏、一片茫然,答题难免不着边际、漏洞百出,以至于成为遴选考试中平均得分相对较低的题型。本文以常见的“概括归纳型”和“综合分析型”两类案例分析试题为例,谈一谈作答此类试题的策略与技巧,供应试者参考。
一概括归纳型案例分析试题
概括是把某些事物中所具有的相同属性抽取出来的一种思维方法,归纳则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加以简明地叙述,使之更易于理解的过程。概括归纳题是指把材料根据作答要求进行系统梳理,并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全面表述,使之易于理解的试题类型。该题型在案例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比较丰富,题目的作答可以通过概括材料来实现。
(一)作答要求
1.忠于材料。概括类题型属于主观题目客观化,答案基本上来源于材料,不能脱离材料泛泛而谈。答案相对明确、固定,这也是概括类题型与其他题型的区别所在。
2.概括全面。全面是对概括归纳题型基本的要求。主观题目客观化的本质决定了作答所要求的内容,在给定材料中都有比较明确的体现,应试者只要细致地解读材料,发现线索并非难事。
3.条理清晰。条理清晰就是要做到条分缕析,使阅卷人员在批阅试卷时一目了然。
4.语言流畅。即语言顺畅、连贯、得体,应试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长短适中,避免繁琐啰唆;二是语句连贯,句子与句子之间要前后照应,语意流畅;三是用语得体,要符合题目中特定的语境。
5.准确简明。应试者在作答时要做到简明扼要、惜墨如金;用词要准确,不生造词语,不乱引用不合规范的时髦用语和流行歌词;遣词造句必须合乎语法逻辑。
(二)解题步骤
由于概括类题目的答案来源于材料,所以解答时应当把重点放在对材料的理解上。只有把材料读懂读透,从中提炼出主旨句或关键信息点,并将其进行整合,才能达到概括的目的。具体解题步骤如下:明确作答要求→提炼相关内容→合并同类事项→规范作答内容。
例题1:2015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材料】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又称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或简称为公共自行车。该系统通常以城市为单位进行部署、建设,由数据中心、驻车站点、驻车电子防盗锁、自行车(含随车锁具、车辆电子标签)及相应的通信、监控设备组成。一个数据中心可管理几百至几千个站点,每个站点配备2080个驻车电子防盗锁。站点主要布局在居民生活工作集聚区出入口、公交车站附近,重点解决“公交最后1公里”的问题,是城市公共交通的组成部分。公共自行车管理单位向居民发放借车卡,用户在站点刷卡借车,到达目的地后,将车归还到就近的站点,根据使用时长和计费标准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A市城市自行车系统方便出行,绿色环保。但运营方式不一,有的区采用企业投资运营,政府出让广告位作为投入补助,但企业反应广告收入不够、入不敷出,转而投向房地产业,影响了公共自行车发展;有的区采用政府资金补助为主的方式运营,但给财政造成压力。
A市各区之间自行车管理系统不兼容,运营模式不统一,不能通借通还,市容市政管理中心无法发挥综合管理作用。规划停靠站点不足,比如在地铁站口,下班时“一车难求”,有时又“难以还车”。自行车破损后养护维修不及时,存在交通隐患,对使用人也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恶意破坏自行车的现象时有发生。
【题目要求】请简要归纳A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求语言准确、全面、简洁,不超过150字。(15分)
【思路点拨】本问题考察的是应试者阅读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以及提炼升华的能力。应试者在答题的时候一要做到基于材料,切忌脱离材料空想;二要准确全面地分析材料内容,把握关键信息点,同类项合,异类项单列,保证问题分析的全面性,做到不漏点。
【参考要点】一是停驻点设置不合理;二是自行车使用过程中“潮汐”现象突出;三是车辆折旧破损较为突出;四是公司运营效益差影响公共自行车投入和发展;五是管理部门缺乏调控管理的有效手段。
二综合分析型案例分析试题
综合分析类的题型重在考查应试者分析问题的逻辑性,能否透过现象发现问题本质,能否抓住重点,能否运用发展、联系、辩证的观点看待和处理问题,等等。
(一)作答要求
1.分析恰当。分析要恰如其分,做到合适、妥当。要求应试者不能仅仅就事论事,而是要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发现其本质,要从小处着手,大处着眼,见微知著。当然,应试者在作答过程中,也不要无限“上纲上线”,把握好“度”。
2.分析准确。要求应试者把握材料主旨,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切忌脱离材料泛泛而谈。
3.分析全面。作答分析题,应试者既要立足于案例中的现实情况,又要着眼长远,对未来的趋势和影响具有预见性。也就是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二)解题步骤
基本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会怎样”。当然,该步骤只是一般性情况,由于分析题型的复杂性,在具体作答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对待。
例题2:2013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材料】5月28日早晨7点半左右,记者跟随Z市市民刘振国来到一家街边流动早餐点吃早餐,刘振国说:“每天都要早早地赶公交车,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家里吃早餐,只能在‘路边摊’吃一点。”
针对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Z市市政府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今年将在全部五个市辖区内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建设20家以上早餐示范店,以经营早餐为主,兼营中餐、晚餐和其他食品。经过申请并批准创建的早餐示范店,每建成一家且经过市级验收合格的,市财政按照实际投资额50%给予资金补贴,最高不超过20万元。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政府力推的“早餐工程”红火开张,似乎让市民看到了吃上放心早餐的希望。然而,记者了解到,Z市15年来已经推行过5次“早餐工程”,却都经营惨淡,均以失败告终。
“早餐工程”何以“屡战屡败”?这次启动的“早餐工程”又如何才能取得成效?一边是市民对放心早餐的企盼,一边却是多次“早餐工程”的惨淡收场,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不少早餐门店的负责人认为,多部门执法是造成经营惨淡的首要原因。比如,相关管理部门曾在开业前承诺,早餐车可营业到上午9时,也可在网点周边不远范围内变动位置,但有些地方不到8点就有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要求餐车收摊。
网友大多不看好“早餐工程”,专家也认为政府不应该对此事“包办”。当地网站对Z市第6次“早餐工程”所作的网络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其前景并不看好。有网友认为,“花了钱没办好事,已经5次落败的‘放心早餐’这回也难如意”;也有网友认为,“一些放心早餐其实并不符合市民的口味”;还有网友说,“公用电话、无线网络、公共厕所,一个早餐店真的用得着这些吗?”据了解,从全国范围看,“早餐工程”的尴尬并不是Z市所独有,市民“吃早餐难”已成为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问题。目前全国已有上百个城市实施了“放心早餐工程”,然而却似乎都难逃“闪亮登台,黯然收场”的困局。对此,有专家表示,“早餐工程”是一项涉及上下游产业链的系统工程,能否在市场行为与民生诉求之间找到契合点,是“早餐工程”能否成功的关键。同时,政府工作的重点应该更多放在食品安全监管、市场秩序监管和税收减免扶持等方面,让市场主体在解决老百姓早餐问题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题目要求】总结Z市“早餐工程”失败的原因。
【参考要点】该市“早餐工程”失败的原因包括:一是成本过高,不够卫生。店面租金太高,大型连锁店成本过高,不得不关门;而小型的摊位、早餐流动车卫生方面令人担忧。二是审批复杂,管理不力。申请流动早餐点时审批手续过于烦琐,收费高,阻挡了早餐工程的发展;在平时的管理中,存在出现有利益时很多部门都来管,有事需要协调时,很多部门管不着的现象。
例题3:2014年中央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试题
【材料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政府要更多地向市场购买专业的社会服务。
【材料2】W市购买环卫服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1)W市公开招标购买环卫服务。竞标环卫企业共有700多家,但A类只有30家,B类200多家,C类400多家。好企业相对较少,政府能选择的空间较小。有的企业规模虽然大,但作业种类少、发展能力弱,跨区域市场开拓能力较差。
(2)W市本地环卫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标准低。标准高的大企业收费较高,竞标时不敌标准低收费低的小企业。环卫所工作人员为事业编制,财政拨款,经费少。
(3)环卫服务不确定性高,为创建环卫城市等,市里不分时间段,经常在晚上去街道抽查。街道与企业一般签816小时服务协议,但检查时就要改成24小时协议。服务的不确定性造成企业的成本不稳定,影响价格或服务质量。
(4)政府想签1年短期合同,防止企业投机,期满后还可选择更好企业;企业想签3年以上长期合同,以保证收益稳定。企业说一般第一年投入,第二年稳定,第三年才有盈利。签短期合同他们害怕出现亏损,就不愿多投入,从而影响服务质量。
(5)街道主任说缺乏经费,检查任务又重,招标时自身也无法知道企业的真实情况。专家认为,缺钱和企业差只是部分原因,很大程度上还是在于管理水平较差。
【题目要求】请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谈谈你对W市正确定位政府职能、提升环卫服务水平的看法和建议,不超过450字。
【参考要点】上述案例表面上是企业经营问题,实质上是政府管理问题,政府没能做好简政放权,管得过多、过宽,没有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所以环卫服务工作不够理想。建议如下:第一,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保障企业能够正常运营。第二,要进一步优化政府职能,强化对企业经营监管,定时抽查,确保服务质量。第三,发挥市场主导作用,鼓励企业有序竞争,扶持环卫企业做大做强。
总而言之,应试者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策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回归案例分析考查的真能力、真素养上来,这才是从容应对之道。
(华图教育 乔海波)
本栏责编:何一乐 孙爽
E-mail:ssbghyl@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