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作业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2016-04-11浙江省义乌市赤岸小学朱超君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小学 朱超君
小学数学作业错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浙江省义乌市赤岸小学 朱超君
学生作业过程中出现的错题是最直接、最现实的教学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题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英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讲过:“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教师如何巧妙地利用“错误”资源开展讲评,使“错题资源”的利用更加切合实际,符合学生的特点和要求,提高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是我们一线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时间保证是错题讲评的前提条件
作业错题讲评是错题资源有效利用中最重要的一环,为让学生有两次认识错误的机会,让错题资源的利用最大化,使讲评真正收到实效,可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单元集中讲评结合的方式。
知识的学习具有时效性,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不给予及时纠正,时间一长,错误的累积将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那么,在学生有限的学习和活动时间内,怎样才能把作业错题的讲评落到实处呢?笔者在实践中,把作业错误反馈穿插在课堂上进行:如果错误影响新课的学习,将讲评安排在新授开始之前的五分钟,有利于新课的学习;如果对新课没有影响或影响甚微,将讲评安排在课的结束前五分钟,不使讲评干扰新知识的学习;如果前一次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题目会在下一堂课中再现,就结合在新课教学的过程中进行讲评。
学生学习知识的特点具有反复性,同样的错误在经过一周之后,可能会再次出现。在实践中,为使错题资源的效用尽量发挥,笔者把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制作成PPT,利用每周一节的数学活动课进行一次集中讲评。如果说课堂穿插讲评是属提示性、点到式的讲评,那么集中讲评就属系统性、深入式的讲评。有助于学生对错误原因再次反思,及时帮助学困生梳理知识脉络,积累错误题型和要点,减少错误的再发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有针对性是错题讲评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穿插讲评时,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学生没有讨论和练习时间。每周一次的集中讲评,教师应精心备课,努力使错题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除了呈现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外也可以展示学生独特的做法,引导学生由一道题看一类题,举一反三,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1.针对概念、法则不清的讲评
从知识内化因素的角度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能力性错误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到位,即内化不到位,对概念、定理、技能的理解不深刻,不能正确理解它的确切含义而产生的一些错误,就是概念性错误。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采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例如,对于侧着画的梯形,好多学生就会弄错各部分名称,就可以采用正着画和侧着画两个图进行对比,要求学生找到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对于规律、法则,应当引导学生弄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例如,“积的变化规律”和“商的变化规律”,不但要加强对比,还应弄清变与不变的关系,教会学生运用一个具体算式进行思考的办法。
2.针对阅读理解能力障碍的讲评
小学生感知事物的特点比较笼统、粗糙、不详细,阅读题目时往往一晃而过,砍头去尾,张冠李戴,不会去深入分析解题时的注意点,常有“拿起半截就开跑”的现象,因而头脑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体性。排除这类错误,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教育学生认真读题,要想清楚、想明白,切勿断章取义、想当然。讲评时应指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特殊值、方程、按条件写等量关系等技能技巧帮助理解题意。例如,用倍数关系解决的问题、分数应用题等都可用画线段图的办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有些连等关系的题目,如“a÷0.25 =b×( ),比较a与b的大小”,讲评时可以采用每个算式计算的结果是1,然后进行逆向思考得出结果,最后进行比较。
3.针对注意力发展不完善的讲评
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有意注意总是让位于无意注意,并且注意到的范围也比较狭窄。有的学生在做完一题再做另一题时,注意却还未转移,仍停留在前一题上,以致“张冠李戴”,把前一题数据或符号抄了下来。还有的学生明明是在做加法,突然想到乘法问题,做成乘法造成计算错误。他们在分析题意、观察算式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缺乏整体性思考,不善于分配和转移自己的注意,往往犯顾此失彼、丢三落四的错误。例如计算时把“+”看作“×”,把“÷”看作“+”,把“56”写成“65”,把“109”当成“169”,等等。对相似、相近数据或符号的感知失真,也是注意分散和阅读能力障碍的一个方面。
4.针对强信息及思维定式干扰的讲评
已经学习的知识会影响后续知识的学习,后续学习的知识对过往学习的知识反过来也会产生干扰。这种干扰非常普遍,其中以运算及运算定律之间的互相干扰最为典型。例如,受乘法结合律的干扰,往往会把(6+8)×125做成6+8×125;又如,受强信息和负迁移的干扰,会把37+63×38算成3800,把1000÷25×4算成10,导致学生出现了运算顺序上的错误。特别是学困生对知识之间的互相干扰更难避免。讲评时,应提醒学生注意简便运算的格式和条件,千万别想当然,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把握类型,掌握规律。又如,学生出现“1.5时=1时50分”这样的错题,就是因为学生受十进制计数单位和百进制面积单位的“负迁移”的影响,干扰了对时间进率的理解。
对于思维定式引起的错误,教师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进行可逆性思维的训练,及时做出对比分析,必要时列表突出它们的本质区别。有目的地进行顺、逆思维的转化训练,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反复应用和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会学生掌握“倒过来想一想”的逆向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总之,真正有实效的讲评必须保证时间,根据错误情况,可以采取课堂穿插讲评和数学活动课集中讲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真正有实效的讲评必须讲究方法,针对不同错误类型采取不同的策略,使学生理解并能掌握解题技能;真正有实效的讲评必须保证有相应练习的机会,尤其是在集中讲评时,教师可以根据错误情况,发挥教学智慧,随时补充相应的题目让学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