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小学数学课堂

2016-04-11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吕艳花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梯形平行四边形预设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吕艳花

设计有效问题,引领小学数学课堂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蓬壶中心小学 吕艳花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有效问题是一门创造性的艺术。有效的数学问题能激起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小学数学;有效问题;引领课堂

俗话说得好:“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总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思维能力。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的学习其实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循环的过程。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遵循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思维规律,确保教学活动取得最好成效。

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教师要精心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

一、设计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课堂教学的提问能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和兴趣直接影响其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边的长短不同的角,问:“这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这时有的学生说这个角大,有的学生说那个角大,但到底哪个角大呢? 谁也没有充分的理由来说服谁,于是老师就此揭示课题:“如果你们学习了有关角的初步知识,就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这样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教师在学生怀着渴求新知欲望及情趣盎然中引入新课。

二、设计利于培养思维能力的问题

小学生的独立性较差,他们不善于组织自己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看到什么就想到什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指导,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获得一些思维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例如:小玲做了7个五角星,小云做了8个五角星,她们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们10个五角星,还剩几个?在解题时,具体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这道题告诉了我们哪些条件?”“知道小玲做7个,小云做了8个,可以求出什么?”“又知道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0个,可以求出什么?”“那么这道题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在思维的活跃状态中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材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提出深浅适度,具有思考性的问题,这样就将每位学生的思维活动都激活起来,通过正确的思维方法,掌握新学习的知识。

三、设计精准性较强的问题

所谓课堂提问的“精”“准”是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求精确、正确、准确,力求精巧、精致、不随意。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必须要认真钻研教材,多做问题设计的思考,并以教学目标作为问题设计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简明准确,又能突出重难点。除此之外,问题设计还必须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学生的学情,找准问题的切入点,要问到关键,问出精彩,问出实效。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不同的教师设计了不同的问题:教师甲: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和原梯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原梯形面积有什么关系?怎样求梯形面积?教师乙: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原梯形的高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相等吗?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原梯形面积的几倍?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又怎样计算?梯形面积为什么是上底加下底的和乘高,还要除以2?比较之下,甲教师的问题所包含的思考容量较大,突出了“平行四边形与梯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与联系”这个重点和难点,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逻辑性,达到了教师问得精、问得巧,学生想得深、想得准的效果。而乙教师的问题设计显得杂乱、琐碎、直白,没有太大的思考价值,缺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不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进行分析、推理、概括和总结。

四、处理好“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预设”和在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对学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提问的预设,既要考虑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领作用,又要考虑到能否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从而促进课堂的有效生成,同时还要注意预设的问题能否诱发生成有思考价值的新问题。而这些新的生成问题来自于学习主体,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及个体差异,所以这些问题是很难预料的。针对课堂呈现出的丰富、多变和复杂的“生成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不拘泥于课前的预设,应该适时进行灵活调整、整合,理智地处理好学生提出的问题,机智地生成新的问题解决方案,做到随机应变。这就需要教师在预设问题时从不同的角度去设想,充分考虑到学生可能生成的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精彩。这既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也是教师教学机敏性的显现。

由此可见,课堂“预设问题”和“生成问题”不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而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我们应正确理解“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的不同作用,恰当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并善于抓住课堂中生成的新问题作为亮点,启发引导学生做深入的思考和交流,促使课堂的生成资源对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积极作用,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提问做到了以上几点,数学课堂就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才能发挥有效提问的作用,创造高效课堂。

[1]周宜平.有效才是硬道理——窥探引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J].教育界,2014(26).

[2]蔡秀恋.设计有效问题,引领数学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

猜你喜欢

梯形平行四边形预设
梯形填数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梯形
问题是预设与生成间的桥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