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支架”

2016-04-11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16年25期
关键词:竖式周长树叶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张 悦

构建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支架”

浙江省义乌市义亭小学 张 悦

目前许多小学教学都对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并且许多教师都积极身体力行参与到自主学习课堂的支架构建过程中。自主学习课堂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并且能够积极和教师之间进行互动,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反馈出来,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教师单纯的讲解过程,还会有微视频观看、教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的内化过程。

一、自主学习课堂的前提条件——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进行微视频制作的时候,要有目的来进行视频制作,在考虑学生身心基础之上来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要注重视频的精美和简洁、深刻与具体。微视频的制作过程中除了有一定的音乐、画面以及文字以外,还需要有教师的讲解过程,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这是一节数学课堂,而不是看动画片的过程。而微视频的长度一般在10分钟左右最好,最好不要超过10分钟,这样才能够将视频的主题尽快凸显出来,避免过于复杂对学生思维产生的混乱。教师要注重每一个片段和数学知识之间的结合,将数学理论蕴藏在问题、故事中,或者教师可以在视频中设计一些悬念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过程中,然后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比如在学习“周长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进行视频制作的时候,就以学生常见的树叶的周长来引入,而避免直接将一些几何图形引入进来,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周长这个知识是存在于许多事物中的,而不单纯是几何图形。教师让学生观看的题目是《小蚂蚁爬树叶》的一个视频,让学生观察四只蚂蚁在树叶上爬行的轨迹:第一只蚂蚁在树叶的内部进行爬行;第二只蚂蚁在树叶的外部进行爬行;第三只蚂蚁沿着树叶的边沿半圈进行爬行;而第四只蚂蚁是沿着树叶边沿整圈来进行爬行。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视频来判断究竟哪只蚂蚁的爬行轨迹是树叶的周长。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基本性质来进行判断,让学生针对四只蚂蚁的轨迹进行讨论,看一看究竟什么是周长,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对周长的定义就会加深印象,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对周长进行定义。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周长的理解通过语音的方式传递给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理解进行整理以后,将这些内容在课堂上呈现出来,最后将周长定义为: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周长。对于学生理解不正确的地方要积极指出,而对于学生一些理解较为深刻的地方要对学生进行表扬,这样学生就经历了一个归纳、总结的过程,因此再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也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教师还需要让学生对现实中一些与周长有关的问题进行实践探究,比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腰围来进行测量,比一比谁的腰最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对周长的理解将一些简笔画图形的周长描绘出来,比如蝴蝶轮廓、树木轮廓的周长等,并且想一想在对一些平面图形的周长进行描绘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经过这样的训练过程,学生就掌握了描绘周长的要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大大提升。

二、自主学习课堂的必要条件——演绎自主学习的过程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注重将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出来,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发展。因此在自主学习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来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学习节奏的分配,一些不懂的地方还可以倒回去重新进行观看,在记笔记的时候也能够暂停视频来进行记录,在遇到一些不懂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和教师在课堂上积极进行讨论。此外,教师要注重倾听学生的反馈过程,对学生在观看微视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解答,或者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从而将学生的主体学习的意识激发出来。这样的教学过程就是对传统教学过程的颠覆,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的目标,教学效率会大大提升。

比如在学习“抽屉原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正确理解抽屉原理,并且能够将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转化成抽屉原理,利用抽屉原理对现实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三部分来对问题进行呈现:首先是通过两个视频来进行主题的引入,如何将四个苹果放入三个盒子里面?如何将三只鸽子放在两个笼子里面?其次,教师让学生观看视频之后,自己通过写写画画来想一想究竟如何对苹果和鸽子问题进行解决,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是对苹果问题进行解决,而另一组是对鸽子问题来进行解决。学生可以通过列举的方式来进行解决。通过讨论分析之后,学生就可以给出下面的答案:苹果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可以按照(4/0/0)、(3/1/0)、(2/2/0)、(2/1/1)这四种方式来进行摆放,而对鸽子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可以按照(3/0)、(2/1)的方式来解决。最后,由教师对学生给出的方案进行总结,让学生观察列举的结果,看一看这些结果中蕴含着怎样的道理,学生通过观察以后,当笼子或者盒子的数量小于要放的物体的数量的时候,至少有一只笼子或者盒子中有两只或两只以上的东西。学生总结出这样的规律以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带入到“抽屉原理”的主题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摆放方式对抽屉原理进行了解,这样教学过程的目的性就大大提升,也能够节约许多时间,而学生也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进行练习,这样就巩固了知识的理解,促进了知识的内化。学生以后遇到这种需要总结规律的问题也不会再产生胆怯的心理,而是大胆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和别的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三、自主学习课堂的充要条件——积极开展师生间交流

自主学习课堂的实施过程对师生交流互动的过程十分注重,因此教师需要注重问题的呈现过程,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问题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探究讨论、验证等方法来进行数学问题的解决,当学生对数学问题解决之后,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成就感。此外,教师在课堂中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注重学生个性化思维的体现,要考虑不同学生思维的差异性,对学生一些共性出现的问题要进行交流解决,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个性问题进行解决,这样就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时间,教师和学生就成为了学习的合作者,在思维的碰撞中学生的数学能力就得到了提升。

比如在学习“整十数除两、三位数”这部分内容的时候,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竖式有正确的理解,利用竖式对除法进行处理,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在课堂中只是让学生一直进行反复的枯燥计算,学生很容易就产生厌倦的情绪,在计算过程中也容易产生疲劳的情绪,学生也没有和别的学生进行思维的交流,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就很有限。因此就需要通过自主学习课堂的引入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对目前这部分内容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首先,在对这部分内容的熟悉和认识阶段,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完整教学视频进行观看,这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视频中通过“装袋”的问题来增强学生的理解,比如每个盒子可以装30块饼干,那么83块的饼干可以装几盒,然后剩下多少块饼干。在对这个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视频中需要有详细的推算过程:8里面最多有2个3,那么83里面最多就有2个30,对每一步的推算过程在视频中都需要详细体现出来,让学生了解每一步推算的原理。然后在视频中可以通过83除以30的竖式计算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学会列竖式来对类似的问题进行解决。其次,教师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总结竖式计算的规律,总结出在进行竖式计算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最后总结出“除数两位看两位,两位不够看三位,除到哪位商哪位,余数要比除数小。”经过这样的探究总结过程,学生在头脑中就会形成这部分内容的直观画面,遇到问题的时候也能够通过回忆视频画面来想起具体的知识点。

综上所述,自主学习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彻底改变了“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做到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同时还需要教师积极提升自身的微视频制作能力,站在学生的角度来完善微视频,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与方式。

猜你喜欢

竖式周长树叶
竖式趣题
竖式填数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树叶的不同称呼
巧算周长
错误的竖式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一片树叶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