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行业效益好于预期 结构改革效应显现2016年1~9月份上海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和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2016-04-11杨盛平

上海化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经济运行产值月份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行业效益好于预期 结构改革效应显现2016年1~9月份上海化工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和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概况

随着第三季度结束,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2016年经济运行的总体趋势已现端倪。纵观前三季度的运行情况,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2016年运行趋势与全市经济运行态势总体吻合,呈现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且稳中有进,行业经济效益持续回暖且好于预期,全行业创新转型步伐加快且效应进一步显现。

据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9月份,上海市6个重点工业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 899.94亿元,比2015年同期增长8.8%,1~9月完成工业总产值14 832.62亿元,同比下降0.5%。其中,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制造业9月份完成工业总产值263.44亿元,同比下降2.7%,在6个重点工业行业中占比13.86%;1~9月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 2347.31亿元,同比下降1.5%,在6个重点工业行业中占比15.82%;1~8月份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 175.74亿元,同比下降8.0%;实现利润193.96亿元,同比增长51.6%。

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企业经济运行情况跟踪,9月份,6家企业合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81.4亿元,1~9月累计工业总产值1 648.48亿元,同比下降9.25%;9月份完成销售产值182.55亿元,1~9月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 639.98亿元,同比下降10.80%,产销率为99.46%;9月份实现利润14.13亿元,1~9月累计实现利润139.78亿元,同比增长78.67%。

前三季度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主要特征

1 ~9月份,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调整不断深化、产值持续下滑、效益保持增长的态势。从面上运行情况分析,1~9月份经济运行呈现改革阵痛效应凸显,产值下滑难以遏制;经济效益大幅上扬,石油板块呈现亮点;传统化工涨势乏力,两极分化继续扩大;创新转型步伐加快,改革效应逐步显现的态势。

1 改革阵痛效应凸显,产值下滑难以遏制

9月份,上海石化行业继续呈现产值下滑的态势,据上海市化工行业协会对6家主要石化企业跟踪分析,9月份6家企业共完成产值 181.4亿元,环比仅增加了0.42%。纵观前三季度,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形势下,上海石化产业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阵痛效应的严峻挑战。2016年以来,由于持续2015年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加上市场需求疲软、竞争激烈,上海石化行业产值下滑比较严重。根据协会对上海石化、高桥石化、上海华谊、宝钢化工和上海化工区、金山化工区4家重点化工企业和两大化工园区的跟踪分析,1~9月份,产值同比下降了9.25%,6家企业产值只有化工区微增2.4%,金山二工区产值增长6.05%,其余四家企业产值均呈两位数下滑,最大降幅超过20%。

产值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国内外市场需求低迷、产品价格下跌,迫使部分生产企业减缓装置生产能力、甚至关停装置,导致产能压缩,9月4~5日杭州G20峰会,化工企业限产、停产也是9月份部分企业产值负增长的因素之一。二是国内供给侧市场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1~9月份,石油板块工业产值同比下滑尤为明显,个中原因是部分产品,尤其是化工产品价格下滑影响产值;再是国家放开石油生产经营管制,一些民营中小石油加工企业无序生产,导致国内成品油市场竞争激烈,国有石油加工企业被迫从国外进口石油代加工,而代加工石油不计入产值,致使国有石油加工企业石油商品量大幅下滑,影响企业产值增长。据上海石化统计,1~9月份产值累计同比减少98.55亿元,同比下降20.01%,高桥石化也因同样的原因减少产值51.35亿元,降幅14.69%,并且这一现象在短时间内不会得到根本改善。三是受上海城市定位和行业加速调整,不符合资源节约、安全环保的产业,以及高能耗、高消耗、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品加速淘汰的影响。上海华谊集团位于闵行区的载重胎生产线全面停产,压缩产能270万套,全年减少产值12亿~14亿元;在吴泾化工区的氯碱化工生产装置从市区整体退出,入驻上海化学工业区恢复产能尚需时日;受高桥石化整合搬迁影响,华谊丙烯酸位于浦东的生产装置全面停产,上海化工区新建装置投产、达产尚需时日,由此影响华谊集团1~9月产值同比下滑了11.4%。

2 经济效益大幅上扬,石油板块呈现亮点

9月份,上海石化行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攀升。共计实现利润14.13亿元,其中石油板块和化工区继续领跑,合计实现利润11.93亿元,占比达84.43%。2016年以来,上海市石化行业利润一改去年持续下滑的颓势,增长势头旺盛,经济效益大幅上扬。2016年前三季度,6家主要会员单位累计实现利润 139.78亿元,同比增长78.67%。综合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总体效益情况,主营盈利较好的为炼油板块的上海石化、高桥石化和上海化工区,其盈利占总利润水平84.45%,金山化工区和化工板块的华谊集团、宝钢化工盈利仅占15.55%,上海石化行业经济效益两极分化日益显现。

石油板块和化工园区成为效益增长的亮点,其原因主要是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仍持续低位走势,国内实行油价“地板价”保护政策,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使得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幅度小于原材料价格下降幅度,产品毛利增加。除了石油加工类产品价格上涨外,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产品也因石油价格下滑,成本下降,加之产品品质优异、附加值高,也取得了不俗的经济效益。如上海化工区的TDI和MDI价格已从年初的每吨1万元飙升至现在的每吨近4万元,涨幅居各类产品之首。

3 传统化工涨势乏力,两极分化继续扩大

与石油加工类及以石油为主要原料的化工产品经济效益一路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传统化工产品涨势乏力。化工板块2016年价格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年初时受2015年市场疲软的影响,1~2月化工市场惨淡,3月份曾出现一波上扬行情,但进入4月份后,需求端低迷再度主导市场走势,业内“同质化”竞争硝烟再起,化工品价格整体呈下滑走势。8月份化工市场再度回暖,从8月初开始价格止跌回升并持续到目前仍未见调整迹象,“化工在线”《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走势显示,从7月初以来的调整走势持续到8 月10日,化工价格指数从3 850点回落至3 809点后一路上行。目前该指数在4 177点附近,上涨近368点,涨幅为9.7%。综合分析本轮上涨原因,既有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因素,也有供给侧结构调整的因素;既有去产能、去库存因素,也有需求增加的因素,诸多因素集聚促成价格上涨,且近期的上涨接近或已超过2015年同期,相当部分化工产品的价格创今年最高。整体向好趋势已经确立。

但此轮价格走势明显出现分化,传统化工品价格滞涨或依旧回落,并未在此轮价格上涨中分得“一杯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上游原料价格上涨,加上下半年以来,煤炭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力度过大拉动煤炭价格飙升,以9月份为例,气化煤价格环比上涨11.09%,同比涨幅29.9%;动力煤价格环比上涨8.4%,同比涨幅21.25%。而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的甲醇和醋酸虽然价格也在上涨,但是远远赶不上煤炭价格上涨的速度,据统计,9月份甲醇和醋酸的价格涨幅仅分别为1.2%和4.7%,分别同比去年负增长0.63%和10.79%,由于原料和成品的涨幅不同步,造成“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并且这种状况或将持续。同时,尽管石油板块利润增长,但是在利好的表象中仍旧存在隐忧,主要是化工类产品价格有升有跌,且跌幅大于涨幅,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石化9月份产品价格环比下降5.9%,1~9月累计同比下降10.8%;高桥石化受企业搬迁和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9月份利润只有4 100万元(8月份3 000万元),相比前几个月利润上亿,呈现陡崖式下滑态势,宝钢化工的利润同比去年,下降幅度达9.8%。

4 创新转型步伐加快,改革效应逐步显现

2016年前三个季度,上海石化行业紧紧抓住工业经济深化改革的契机,坚定不移推进以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为核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实施增长动能转换,氯碱化工、橡胶轮胎以及丙烯酸等产品或向化工区集聚,或向内地迁建、或走出国门,为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了转型升级的空间,夯实了发展基础;重点发展有市场、有质量、有效益的精细化工产品,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上海化工区的TDI等产品成为企业经济效益的“聚宝盘”;石化行业积极推进“化工+互联网”营销模式,开拓了更广阔的市场。纵览1~9月份,上海石化行业累计实现销售产值1 639.66亿元,产销率为99.46%,显示上海石化行业的产品结构总体上比较合理。尽管产值同比仍有较大的降幅,但是累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78.67%,说明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态势正在逐步向好,改革的效应已经初步显现。

9 月份上海石化产品及原料市场行情简析

甲醇:自8月底开始,传统甲醇下游市场全面回暖,MTO对甲醇需求量增大,企业采购稳定。华东市场甲醇行情先抑后扬,9月上旬,受港口库存高位以及G20峰会限产停产,下游需求萎缩等诸多因素影响,甲醇价格曾连日下挫,市场呈有价无市局面。进入中下旬后,国外甲醇装置集中停车检修、期货快速上冲和货源过于集中等利好消息再度聚集,华东甲醇价格一路飞涨,价格达到2 000元/吨。下旬后,传统下游行业继续推涨受限,对高价原料出现抵触,内地甲醇市场进入消化整理,并因国庆长假库存压力,局部地区降价促销,价格一度下滑。预测四季度国内甲醇市场呈现震荡行情,部分区域新建甲醇装置投放,随着传统下游需求支撑力度减弱,内地甲醇市场有望进入震荡回落走势。

醋酸:9月份,G20杭州峰会影响继续,华东地区大部分醋酸装置停产检修,产量下降,甲醇价格上涨推动醋酸价格上涨至9月上旬。随后,醋酸市场行情僵持下行,月初国内醋酸市场均价为2 262.5元/吨,月末为2 143.75元/吨,跌幅为5.25%,同比下降35.69%。原料甲醇行情震荡上行,以后又小幅下跌,整体跌幅为0.11%,对冰醋酸市场影响有限;下游醋酸酯、醋酸乙烯、氯乙酸等行业开工率不高,商家接货兴趣不大极力压价,厂家被迫让利销售,走货压力较大。预测10月份醋酸行情仍将以弱势运行为主,业内看空心态居多。

丙烯酸及酯:三季度原料丙烯价格暴跌千元以上,导致丙烯酸成本大幅下降,厂家盈利逆转,转亏为盈。但9月份,丙烯酸出厂价格一直呈下跌走势,截止月末国内丙烯酸出厂均价在9 715元/吨,与月初相比下调8.48%,同比去年下跌27.86%。上游原料丙烯先跌后涨,至月底逐渐平稳,呈小幅震荡;下游丙烯酸酯刚性需求为主,需求清淡。预测四季度下游SAP陆续进入旺季,终端消耗加快,对丙烯酸市场略有提振。原料丙烯持续下行,成本继续收低,厂家盈利空间进一步拉大。预计四季度行情以震荡整理,弱势运行为主。

烧碱:9月份国内烧碱市场上涨,上游液碱价格继续上涨,企业整体交投较前期趋好,但下游企业观望情绪浓厚,价格维持平稳状态,市场行情仍旧窄幅整理运行。月内原盐市场横向修正为主,局部地区成交重心上移,华东地区市场主流报价160~200元/吨左右。下游氧化铝市场需求较好,浙江、重庆、安徽、江苏等多地区下游氧化铝、印染及造纸行业开工率有所提高,对烧碱需求上升。预测四季度上游原盐市场价格维持稳定,下游氧化铝市场开工较好,对烧碱需求旺盛,但终端需求多以观望为主,预计后期烧碱市场价格维稳行情为主。

原油:截至9月底,WTI原油报价47.05美元/吨,较9月1日上涨 5.26%,布伦特原油报价48.63美元/吨,较9月1日上涨3.51%。9月份各大数据轮番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首先是产油国数据报告显示原油产量均处于高位水平;其次,美国EIA原油库存数据减少620万桶,9月份国际原油价格在43~48美元之间震荡运行。9月中下旬,在中秋和国庆双节的带动下,成品油下游企业补库需求强劲,市场交投活跃。9月份国内天气转好,秋收、终端工矿、基建等户外用油单位开工负荷略有提升,9月份节假日出行需求旺盛,汽油市场需求得到提升。地方企业成品油价格持续上涨,主营成品油价格与地方炼油价差持续缩小,带动主营价格整体上行。OPEC非正式会谈达成限产协议,虽然协议将在2016年11月份开始执行,但对国际油价是极大的利好。市场看好10月份国际原油走势,预计四季度主营成品油市场将延续9月份的上涨态势。

乙烯:9月份乙烯外盘价格走势持续下滑,截至月末乙烯均价在794.00美元 /吨,较月初价格854.80美元/吨下滑7.11%,同比下滑42.46%。截至月末,CFR东北亚收于880美元/吨,CFR东南亚收于855美元/吨。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近期亚洲地区乙烯市场现货需求一般,亚洲乙烯市场价格基本持稳。欧美市场仍处动荡,欧洲地区乙烯市场价格下滑,截至月末价格为FD西北欧767~771欧元/吨、CIF西北欧862~866美元/吨。美国地区本月乙烯市场价格也是跌势不止,截至月末价格为443~454美元/吨,总体来说乙烯市场价格处于下滑趋势。上游原料原油9月份价格持续震荡,低位运行给予乙烯市场一定的成本冲击,同时乙烯市场由于货源持续增加导致乙烯价格下跌。下游聚乙烯市场价格9月份价格持续下滑,下滑幅度约为4.29%,整个市场无明显起色,后市看跌,预计四季度乙烯市场价格或将小幅走低。

综上所述,前三季度上海石化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好于预期,创新驱动发展的积极效应逐步显现。但也要看到,上海石化行业经济仍处在转型升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尚不牢固。当前石化市场价格上涨并不全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红利”,尤其是化工产品价格上涨的基础并不扎实,上涨格局也不稳定,石化产品价格呈现两极分化,也客观反映了石化产品的结构不合理,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市场运行不合理。第四季度,石化市场是否稳固转势还将取决于消费需求的增长。9、10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金九银十”,如何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克服市场疲软、经济不稳定的挑战,是本市石油化工行业在第四季度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杨盛平)

猜你喜欢

经济运行产值月份
1-6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量为53574.8万t 同比下降4.4%
6口塘出虾43000斤!产值超100万元,“万亩虾塘”的成功密匙你了解了吗?
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良好
2020年阿根廷大豆产值将达205亿美元
“一米菜园”有颜值更有产值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6年1—11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2016年1—4月全市经济运行简况
我国循环经济产值已达2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