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轨动车 “下南洋”
2016-04-11李木子
□ 文/本刊记者 李木子
米轨动车 “下南洋”
□ 文/本刊记者李木子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铁路项目一直是双方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的重点。在不断务实推进的铁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也迈出国门,并受到东盟国家的青睐。
随着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积极推进,中国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机公司”)“下南洋”的轨道交通产品已成功登陆马来西亚,并成为外国媒体和民众看中国、看中车的金名片,一个“以马来西亚为入口,布局东盟”的中国轨道装备需求市场已初具雏形。
面向未来,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背景下,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将立足马来西亚市场,在新的“下南洋”热潮中推动铁路业出口东盟国家,推动东盟国家和更多米轨国家的铁路事业建设,并为中国与东盟“设施相通”和“民心相通”带来“地利”条件。
升级米轨,对慢车速说“NO”
由于米轨在东盟大多数成员国中已成为主要铁路干线,所以放弃米轨、重新铺设新轨对于这些东盟国家来说将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再者,作为东盟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国,中国的铁路产业项目在近年来不断走出国门,备受世界关注,不仅性价比高,技术也十分成熟。因此对东盟国家而言,与中国开展米轨动车项目合作来升级米轨列车运输系统、促使米轨运输提速远比放弃米轨更具现实意义。
于是,升级米轨、解决传统米轨带来的“慢车速、低效率”问题促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米轨动车项目上开展合作,中马米轨动车组项目也呼之欲出。
2013年9月,中马签订米轨动车组项目合同,由中国中车株机公司负责生产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的10列米轨动车组。这10列动车组于2014年11月30日下线,速度达到160公里/小时,是当前世界上米轨动车组运营的最高速度。首列动车组在完成4万公里空载、重载、重联试验,并通过1万公里无故障运行考验后,于2015年9月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巴东勿刹新开通的线路上正式载客运营。
首列米轨动车组开通运营后,大大提升了沿线运输效率,使吉隆坡和巴东勿刹两地间通行时间缩短为5小时,比以往交通工具节约近7小时。后续9列动车组还将在短期内陆续投入运营,届时将极大缓解老线的运输压力。
由于轨距越窄,对列车运行的平稳性、走行部分的转向架设计和车体强度等要求也更高,而且在高速运行时,要保持列车舒适性、平稳性,研发难度也很大。此次出口马来西亚的米轨动车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160公里/时,堪比平衡木上跑百米赛,因此也被业界形容为米轨上的“高铁”。
据了解,马来西亚米轨动车组还采用了流线型车头设计,并配置了吧台、洗手间、大件行李架等设施,来全面提升旅行舒适性。此外,米轨动车组在设计上还特别注重融入马来西亚伊斯兰文化元素。如列车客室配置有祈祷间来满足伊斯兰教徒在长途旅行中的祈祷需要,客室内部行李架支撑杆设计灵感取源于伊斯兰教教堂外墙穹等。
立足马来西亚,布局东盟
马来西亚地处马六甲海峡北部,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与文莱、菲律宾等东盟成员国相邻,南与东盟最大的成员国印尼隔海相望。因此马来西亚在东盟地区独占地理区位优势,是中国轨道装备制造企业布局整个东盟市场的重要据点,同时也是向其他东盟成员国形成产业辐射的理想枢纽。
自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进入马来西亚以来,已有丰富的运营业绩。此次负责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做米轨动车组的中国中车株机公司研制动车组已有10多年历史,与马来西亚开展铁路业务合作也由来已久。在2010年,中车株机公司就出口了38列车城际动车组至马来西亚,总运营里程近1500万公里,成为马来西亚“黄金周”、民族盛大节日等重要活动期间的主要运输工具。
自参与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建设以来,中国中车株机公司已成为马来西亚轨道交通装备发展最大的推动者,提供了市场份额80%以上的产品,与马来西亚签订了5个项目共98列车的订单。并在马来西亚投资建成了中国铁路装备首个海外制造基地——“东盟制造中心”。目前,中车株机公司的东盟制造中心具备每年新造100辆动车组的能力,并兼营电力机车和轻轨车辆等全系列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从出口产品升级到建立制造基地,中车株机公司实现了由产品输出向产品“加技术、加服务、加投资”的转变,使马来西亚成为中车株机公司在海外的桥头堡。
面向未来,依靠这个桥头堡,中车株机公司将进一步提供优质的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东盟国家和更多米轨国家的铁路事业建设做出积极努力,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结下更多的硕果,也为实现中国与东盟“设施相通”和“民心相通”夯实硬件基础。
联系编辑:499906188@qq.com
中国出口马来西亚米轨动车
速度达到160公里/小时,首列动车组在完成4万公里空载、重载、重联试验,并通过1万公里无故障运行考验后,于2015 年9月8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至巴东勿刹新开通的线路上正式载客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