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融券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2016-04-11

国际商务财会 2016年2期
关键词:卖空融券盈余

刘 辉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融资融券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分析★

刘辉

(大连广播电视大学)

【摘要】自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资本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上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选择何时披露指标成为当前首要问题。就我国的上市公司而言,其作为国民经济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展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经过国内权威机构数据调查显示,我国虽然有一部分发展潜力较大,极具创新型的企业不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但是其他多数企业和上市公司仍然存在着融资难的问题。总的说来,在当前融资融券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盈余越高,上市公司市场化越高,对于公司内部盈余的抑制作用愈加突出,反之则效果不明显。由此,本文就融资融券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融资融券上市公司盈余管理

★本文系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基于创新视角下辽宁企业转型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6lslktzijjx-05)的基金项目。

自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资本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而相关的融资融券业务最初开始于2010年,随后,我国证券市场进行了翻天覆地的改革,卖空机制的消失,正式宣告信用交易时代来临。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当前融资融券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作用,为上市公司谋求更大的经济利益,成为主要研究方向。融资融券在国外出现的时间较久,经过了数十年的研究和完善,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针对卖空机制以及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和分析。研究认为,卖空机制会促使投资者对于盈余质量提升重视程度,并进一步阐明卖空机制对于盈余管理有着较为突出的抑制作用。故此,应以我国上市公司市场环境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现状为切入点,合理有效地评价盈余管理效应。

一、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问题概述

对于盈余管理问题的相关研究,主要是以国外学者理论研究为基础,以代理冲突框架为切入点,对上市公司治理机制进行深入探讨,从而为上市公司内部各个机构设置和职能分工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但是就当前我国市场发展现状而言,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多是倾向于管理层的选择,在市场上的信息无法全面、真实的反映公司实际经营状况,成为当前市场体制改革中主要的问题之一。从上市公司管理层面来讲,投资者对于公司经营和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受到限制,只能通过公司为其提供的信息进行了解,难以判断信息的真实与否,机构投资者无法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监督者,甚至可能会演变成公司的同谋,对于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来谋求利益,损害公司整体利益的问题视而不见。此外,由于股权机构设置的不合理,致使公司的股东难以获得有效的制约,大股东拥有经营权,对公司进行控制,运用一系列手段操控公司资金和资源,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是加强市场监管的主要表现,他不仅能够提升公司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盈余质量,同时对于上市公司内部消息的传播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如果上市公司内部采用盈余管理方式来谋求利益,一经发现,必然会对企业整体形象造成沉重打击,在资本市场上失去其他客户的信任和支持。由此看来,融资融券是当前加强市场监管的推动力,需要针对此类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经过对当前我国盈余管理研究侧重方向调查得出,相关领域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融资融券的市场效率影响方面。

二、相关理论研究

(一)国外研究

对于盈余管理研究,国外起步较早,经过了不断的完善和创新,已经取得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卖空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卖空机制对于信息传递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公司经济效益,上市股票价格会不断变动,所以,市场会因此受到影响产生波动。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的经营和管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盈余管理伴随着卖空成本增加而逐渐增加,反之则减少。如果存在卖空机制情况下,上市公司的监管部门以及投资者会对财务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相应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财务信息质量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于财务会计有着较高的敏感度,能够通过不同渠道去了解上市公司内部尚未公开的信息,加之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会计的信息披露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遏制公司内部管理层的违规操作。

(二)国内研究

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直到我国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相关研究才获得丰富和完善。国内学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卖空机制对于市场波动有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融资融券管理对于上市公司股票价格调整起到的作用不明显,徐宏伟等人通过DID研究法对融资融券和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融资融券仅仅在一定程度对于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效率产生影响,该项业务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市场经营风险。总的说来,当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融资融券同市场波动和股票定价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而对于能够有效抑制盈余管理的理论研究较少,基础过于薄弱,有待进一步完善。

另外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尤其重要。比如:教育和引领孩子们正确地面对挫折,保持良好心态,健康快乐生活,使他们认识到与人相处的意义。

三、研究假设

当前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现状,存在一系列问题,诸如管理行为认知程度偏低、惩处力度不高等问题,加之管理层通过盈余管理谋取私利等问题较为突出,对投资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造成严重侵害。融资融券的推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卖空机制的空缺,加剧了管理层盈余管理风险,相应的机构投资者对于财务敏感度也会随之提升。

假设1:在融资融券业务推出背景下,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水平降低,较之尚未进行融资融券的公司,盈余管理水平更低。

融资融券业务作为一种新式业务活动,投资者需要充分掌握金融工具,了解市场环境的波动情况。其一,金融机构是融资融券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尤其是在业务推广中,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更详细的操作流程,提升对融资融券业务使用效率。就融资融券业务推广范围来看,多分布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其二,融资融券业务在推广中,对于投资者有着较为严格的要求,证券资产至少60万元,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越能够满足投资者更多的要求。总的说来,市场化程度越高,相应包含的公司经营管理信息越多,内部未公开的消息越少,这种情况明显能平衡利益相关者和上市公司的信息对称程度,降低利益相关者在获取信息时需要消耗的成本,对于强化上市公司内部盈余管理的监督力度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从而能够切实保障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抑制盈余管理。

假设2:区域市场化程度越高,对于抑制上市公司内部盈余管理的作用愈加突出。

总的说来,就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而言,由于股份制的特性,占据股份最多的投资者往往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有着决定权,其他各个股份对其难以起到有效的制约,而在公司日常经营中,大股东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通过一系列手段来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已经成为当前较为普遍的现象。基于此,上市公司内部盈余管理程度愈加突出,如果在这个时候推出融资融券业务,对于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将会更加显著突出。

假设3:上市公司股权制约程度越小,相应的融资融券对于盈余管理抑制作用越小,对于市场环境的依赖程度越高。

四、实证假设

2014年底统计得出我国融资融券标的公司共有900家,结合其他客观因素选择758家融资融券作为样本公司,去除净资产为负、财务数据丢失的观测值,并用回归分析法分析这些变量因素。

表1中主要通过对变量的均值、中位数以及标准差等研究和分析,其中DA主要是指因变量,SIZE、LEV、Q和ROA是指控制变量,但是样本检验后可以发现总体盈余管理水平偏低,并无明显差异。

表1 描述性统计

(二)相关性检验

将所选取的样本公司分为控制组和实验组,对融资融券名单前后的公司盈余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如表2。

表2 相关性检验

由此看来,经表2相关性检验后,上市公司成为融资融券标后,盈余管理水平会产生明显的变化,均值和中位数通过显著性检验,所以两组在盈余管理程度上未发现明显差异。总的说来,股权制约是衡量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环境好坏的主要依据,直接影响着融资融券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程度,能否更好的发挥原有作用。另外,上市公司所在区域市场化程度的高低是影响公司治理程度的客观因素,对于抑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依托于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是否完善。所以,该检验结果同上述的研究假设3存在完全相反的结果。

五、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改善建议

从上述研究中不难发现,两组进行对比,能够发现融资融券能够有效降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所在区域市场化水平越高,融资融券对盈余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愈加明显,反之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区域,融资融券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则无明显差异。究其根本,主要是由于市场化程度越高,在市场上有关上市公司的信息越多,上市公司未公布信息随之减少,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信息获取成本较低,上市公司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差异减少,相关监督部门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更为合理有效,最大程度降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此外,上市公司内部股权机制同样会对融资融券盈余管理产生影响,如果股权制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那么市场化水平高低同样不会对盈余管理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总的说来,盈余管理的关键原因是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高低,市场化水平高低是需要外部作用才能发挥其原有效应。

如果股权制约效应消失后,管理层为了谋求私利,会同财务会计披露虚假或不全面的信息,向市场传递错误引导信号,致使市场原有的监督作用失去。但是,仍然不能否定市场化的作用,市场化的提升会明显增加上市公司盈余管理风险,加剧管理成本。

由此看来,针对上述情况,融资融券机制对于上市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有着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这种盈余管理抑制效果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依托于上市公司治理和市场监督程度。所以,为了抑制上市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首先应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治理机制,通过股权机制的改革,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企业股东一家独大,其他股东缺乏对大股东的制衡局面,这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股权制度改革的首要问题。诸如就民营企业而言,应引进先进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逐步转变传统的家庭式控股方式,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控股方式,有助于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其次,就上市公司现行的管理模式来看,健全和创新董事会以及监事会的运作机制已经成为必然选择,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内部审计和控制职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是当前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上市公司作为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高低将对其他经济成分企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产生了深远影响。就上市公司管理层而言,多数情况下同投资者信息掌握程度存在不对称现象,为了谋求私利会向市场传递错误的信号,致使市场的监督作用弱化。总的说来,市场化程度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一方面有助于为信息传播提供良好的途径,防止信息传递过程中受到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程度越高,对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抑制程度越高,促使利益相关者能够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降低成本,获得更为可靠的信息,为后续投资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另一方面,强化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惩处力度,有助于降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风险和盈余管理成本。

主要参考文献:

[1]陈晖丽,刘峰.融资融券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公司盈余管理的视角[J].会计研究,2014(09):45-52+96.

[2]胡伟津.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12):170-171.

[3]张东.融资行为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05):244-245.

[4]杨行.债务融资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治理效应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16):36-37.

[5]李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融资行为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55)122-123.

[6]郑春艳.管理者风险偏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16):85-86.

[7]薄澜.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的盈余管理实证研究[D].辽宁大学,2013(13):129-130.

责编:杨雪

▲财经资讯

【中图分类号】F270

猜你喜欢

卖空融券盈余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上市公司卖空交易后财务状况会改善吗?
融资融券五日统计(9月12日~9月19日)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融资融券一周统计
一周融资融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