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难点与对策建议

2016-04-11潘基勇

人事天地 2016年1期
关键词:政务信息电子政务新加坡

潘基勇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是指通过跨部门、跨地区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对政府信息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优化配置,以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政策目标。近年来,广西在开展电子政务建设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全区电子政务不能有效、顺畅实现信息共享,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信息联动的深层次需求。笔者曾有机会赴新加坡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广西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专题学习,结合新加坡的经验,在此对广西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作一些粗浅思考。

一、广西社会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情况分析

笔者以广西政务服务中心为标本点,在政务服务大厅给前来窗口办事的人群发放了210份调查问卷,回收203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一)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程度不高

从受调查的公众看,平均每月访问政府门户网站1次的占28%,2-3次的占36.5%,0次的占0.5%。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公众没有形成参与政治文化的习惯。虽然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参与的程度有所提高,但他们对社会创新管理活动仍然缺乏参与的热情,当然这其中也有经济发展落后、科学技术普及率低以及公众自身文化素质等方面的原因,特别是那些诉求最多的弱势群体,缺乏运用电子信息技术反映诉求的方法和手段。

(二)公众对电子政务需求比较务实

虽然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意识不太强,但对于电子政务给人们工作、生活带来的便利,受调查者的观点基本一致。在问及“对您来说,电子政务哪些方面对您最有帮助”(多选)时,选择“办事指南”的占69.5%,选择“政务新闻(政务公告)”的占55%。在问及“与传统政务相比,您认为电子政务有何优势”(多选)时,选择“便捷快速”的占73%,选择“成本低”的占49.5%。

(三)公众对电子政务发展充满期待

电子政务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信息共享是公共管理的需要。在调查中,在问及“您认为目前电子政务信息建设有何不足”(多选)时,选择“群众对电子政务认识与接受程度不同,影响推进”的占52%,选择“缺乏统一规划,相关部门资源分散,不能实现共享”的占41%,但是,公众对电子政务发展前景也充满着期待,在问及“您认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方向是”(多选)时,44%的人希望“自治区统一规划管理”,73%的人希望“各部门信息联网互通、资源共享”,43%的人希望“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60.5%的人希望“实现一站式服务”。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的经验启示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新加坡政府开始着手发展电子政务,其发展历经了6个阶段:1981-1986年实施国家计算机化计划,1986-1991年实施国家IT计划,10年时间实现了全社会的电脑化,政府的公共管理能力大幅改善。1992-1999年实施IT2000计划,再用了近10年时间实现了城市信息互联互通和数据交换与共享,消除了“信息孤岛”。2000-2003年实施Infoeomm21计划,实现信息与应用的整合,使新加坡公民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获得IT服务。2003-2006年推出互联新加坡计划,通过资讯通信技术使公民个人、组织和企业变得更富效率、更具效能和更具创新性。2006年启动以智能政府为先导的智慧国2015计划,改造传统经济为新型的信息化知识型网络经济体系。

(二)新加坡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典型案例

新加坡在长期的电子政务发展中,取得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发展成果,尤其在资源整合和政务信息共享方面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富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的范例。其电子政务典型项目主要有:一是贸易网(TradeNet)项目。新加坡应用贸易网整合相关进出口管理职能和服务,进出口业务的参与主体以电子化方式直接提交相关材料,由系统进行一站式的受理并在海关等政府各相关部门内部进行一体化的处理。二是SingPass项目。不同的用户利用密码来登录政府网站,使用各种服务,比如查询公积金、申请使用公积金、申请住房贷款、报税、申请市政部门的各项服务,乃至预定公共体育馆的各种场地等。三是OBLS项目。通过构建OBLS(OnlineBusiness Licensing Service,网上商业执照服务)系统,实现30多个政府部门的业务整合,让企业申办者通过“一次申请、一次支付”即可直接获得超过200项的商业执照申领业务,四是SOEasy项目。新加坡各部门、单位和法定机构的公营部门员工可通过SOEasy安全和通用地接触到集成式语音、图像、视频和数据的通信,在机构内部和各机构之间进行互动和协作,五是移动政务项目,允许用户使用手机查询个人的中央公积金账户信息;用户通过发送短信至专门的政府服务系统,即可进入政府的交互式目录,然后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服务代码,获得相应的政府服务支持,

(三)新加坡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建设经验

1.科学完整的治理体系。设立权威统一的电子政务工作机构——资讯通信管理局(IDA)、“垂直管理”的首席信息官(CIO),还设有政府首席资讯办公室(GCIO),统一规划、指导及推进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也为政务信息共享提供制度保障,

2.超前的信息化规划。每个阶段均提出一个纲领性的规划文件作为近一时期内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目标,在国家的规划中将资源整合要求予以确定,各个政府机构必须围绕规划目标制定相应的措施去落实。

3.高质量的信息基础设施。一是“光纤到户”政府投资。实施全国宽带网络计划(NBN),超高速光纤到户网络最高连接速度可达1Gpbs,将部署至95%以上的家庭和商业建筑。二是免费WiFi服务,无线网络热点覆盖机场、中心商务区及购物区。三是廉价而广泛的网络运用。

4.系统及业务数据的整合。整合系统及数据是新加坡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内容。同时利用网上身份认证(Singpass)项目统一整合了60多个部门的应用系统。还通过法律的认定和授权,明确责任主体,规范各部门各单位的行为。

5.积极鼓励公众参与电子政务。例如,公民到移民局办理护照需交费70新元,但在电子政务网申请可优惠10新元,移民局还将护照邮寄到客户指定的地址。

三、政府体制机制对政务信息共享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传统行政体制与管理模式的存在影响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在传统政务体系下,各级政府部门所采集的信息资源往往具有一定的部门垄断性,由于权力和利益驱动,使得政务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推进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必然要打破原有的集权式权力模型。但这一管理模式的变革却不会自动展开,旧有的模式和势力会自然而然地阻挠变革。

(二)电子政务统一运作与各级政府各自为政的冲突影响信息共享

目前,不论是自治区层面,还是市一级层面,各个政府部门普遍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数据库以及自己开发的应用软件和用户界面,大家各成体系,互不关联,不会统一考虑数据标准或信息共享问题,造成信息资源被封闭在政府内部或各部门内部,形成“信息孤岛”。

(三)信息无偿提供与部分信息有偿提供的冲突影响信息有效共享

电子政务信息共享实际上意味着信息的无偿提供,但是由于有些政府官员中存在的“短视”性、垄断性、官僚主义作风以及趋利行为,他们并不愿意政务信息成为“免费的午餐”。一些政府部门将信息资源产权部门化,有意或无意地设置信息利用的壁垒,既阻碍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广泛利用,也影响了政府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并导致各部门重复采集信息。

四、进一步建立完善广西政务信息共享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

当前,政务信息共享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等一系列文件或规划,都强调要加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及其机制建设,推动电子政务的全面、深入发展。而要使这种共享成为稳定、持久的现实,必须建立完善信息共享的体制机制。为此建议:

(一)深化行政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

各级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以信息网络的发展为契机,把推进电子政务和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政能力紧密联系起来,把推进电子政务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网络有效地提供交互式服务。通过深化改革现行行政体制和管理模式,形成扁平化的分权民主权力模式,将有助于高效地共享政务信息,加快政务信息传递和反馈的速度,真正实现政府与社会公众共同参政议政的目标。

(二)加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统筹规划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发展之所以领先于世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确立了清晰而又长远的发展愿景和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政务的成功,首先是电子政务发展规划的成功。笔者认为,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政府行为,自治区政务服务职能部门要从全区业务主管部门的角度,做好全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统筹规划,牵头起草广西电子政务信息共享的指导性文件,加强统筹协调力度,做好基础信息资源、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重要领域信息共享的制度设计。

(三)建立政务信息共享的利益协调保障机制

当前,广西的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政府系统之间的利益冲突使“外部共享”陷入困境、信息权利主体之间及其与信息用户的利益冲突加剧了“供求矛盾”等,面对这些利益冲突,我们应该积极借鉴新加坡的有益经验,采取相关措施建立利益协调保障机制,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由自治区政府层面推动建立相对集中的数据中心或信息资源中心及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各级政府各部门的信息系统的接轨和有机整合,促进政府信息资源长期有效共享,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政府组织结构,保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组织结构上的利益协调;重塑政府业务流程,保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业务流程上的利益协调;建立多元化调节机制,保障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在多元主体上的利益协调等等。

(四)建立完善政府各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机制

新加坡通过构建市民数据中心、组织机构数据中心和土地数据中心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资源整合,为电子政务的发展夯实了数据资源基础。自治区政务服务职能部门也要坚持“统一标准、条块协调、整合发展、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全区相对统一的电子政务信息应用平台。采用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模式,实时解决公众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此基础上,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身职能和服务特点,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数据库,从而构建全面、完整、系统、全方位、多层次的政府信息资源服务体系。

(五)鼓励和引导社会和公众参与电子政务建设

新加坡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加强政府与ICT业者、商家和民众的合作,以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有效合力。广西应合理借鉴新加坡的经验,一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电子政务建设。电子政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电子政务系统建设和维护等工作部分或全部委托或外包给专业公司,由他们组织专业技术队伍,为政府部门提供服务,从而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二是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外部环境。要在遵循法律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利的前提下,对公众参与电子政务的内容、方式和途径作出规定,使其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要缩小“数字鸿沟”,做到机会均等。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上网资费,改善上网条件,使更多的老百姓能够上网反映民意。同时,要加强电子信息知识普及、培训和宣传,全面提升公众电子信息素养。

(作者系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政务信息电子政务新加坡
山西省交通运输行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开放的挑战与思考
新加坡
五彩斑斓的新加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权力清单制度的施行对政务信息传播的影响
纵深推进 提质增效 推动国土政务信息公开迈上新台阶
酷炫的新加坡航展
我在新加坡过冬天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