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德育量化管理的实证研究
——以山东X高校为例

2016-04-10魏彩云韩延明

山东高等教育 2016年4期
关键词:被调查者奖学金学分

魏彩云, 韩延明

(1.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2.济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 山东 济南 250022)

随着科学主义与精细主义的发展与泛滥,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德育管理方面开始采用量化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对德育认识不足,学校将德育活动与德育混为一谈等。目前,学界在高校德育量化管理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要足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来推动德育量化管理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当前高校德育量化管理问题作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所谓量化,是指科学研究方法定量分析研究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和方法。相应地,德育量化,就是用数字量化评价的方法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水平进行评估,应用在高校德育管理中就业德育量化管理。

(一)研究对象

追本溯源,德育量化管理可以说深受科学主义思潮和企业管理方式的影响。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学生道德品质评价模糊的弊端,当前,高校管理者将德育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测量的行为要求,根据学生行为特征进行量化,以此作为评价学生道德品质的主要依据。与以往那种仅仅依靠质性评价方式衡量德育相比,这种方法是将量化管理与德育管理相结合,使德育像智育、体育一样有明确的内容、要求、计划、方法、考核方式,成为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实现量化考核,建立严密的德育量化管理系统,使德育管理更加清晰明了、操作可行。

对于德育量化管理模式的推行,有人大力支持,有人坚决反对,也有人模糊其词持中立观点,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要辩证地看问题。对于德育量化管理模式,研究者们亦各执一词。德育量化管理模式产生的初衷,本是为了通过量化使德育评价跟智育、体育一样,有操作可行的评价标准,从而实现公平合理。那么,在研究生群体中实施量化管理模式到底有没有可行性?能否继续推行下去?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分析。

(二)研究方法

关于德育学分的量化管理,已有研究鲜有从学生个体的视角进行分析研究的。然而,我们认为,对此真正具有发言权的,应该是那些“身临其境”的“亲历者”。基于此,本文对德育量化管理的研究是从个体感知层面切入,并以已经实行德育量化管理模式多年的一所高校(以下简称X高校)为例。

在质性研究中,资料搜集以半结构化深度访谈进行,在正式访谈之前进行了三例预访谈,根据访谈情况对访谈提纲进行了修改,然后开始正式对受访者进行访谈。采用一对一的访谈形式,访谈提纲在访谈中仅作为参考,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在访谈中征求受访者的意见,进行了录音。

在量化研究中,根据质性研究的情况进行调整,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在问卷的编制中根据质性研究的结果分析设计10个问题,并对收集到的有效问卷进行量化分析。

二、X高校德育量化管理调查的数据分析

(一)质性访谈分析

如表1所示,在深入访谈中,选取了山东X高校5位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了深入访谈,了解并分析其对于德育量化的心理态度和利弊评价。访谈对象选取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访谈以半开放式进行了3次,并注意保持谈话的开放性和保密性。受访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交流,每位受访者2小时左右。

表2表明X高校某学院奖学金评定计算个人综合成绩的公式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德育量化学分在研究生综合评定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硕士研究生按照科研成果、学业成绩、日常行为量化考核等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并根据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类别特点进行综合评定。

自从研究生实行收费制度之后,研究生的奖学金覆盖率大大增加,也就使得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而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取得德育学分。

表2和表3显示,硕士研究生是按照科研成果、学业成绩、日常行为量化考核三个方面的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确定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类别的。从表3奖学金的评定方式可以看出,德育学分在评定奖学金等级中所占比重虽说只有20%,但因学生的学业成绩差距并不大,所以决定综合成绩的还是德育量化学分。

表1 受访研究生基本情况一览表

注:第一年在X高校学习并修完所有科目,剩下两年在联合培养的大学学习。

表2 X校硕博综合成绩计算公式表

注:X高校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有德育量化学分,博士阶段没有德育量化学分。

表3 奖学金等级及金额

注:单项学业奖学金原本是重点奖励在科研创新或服务奉献中取得突出成绩的研究生。但是为了奖学金100%覆盖所有学生,单项奖学金发给拿不到前三等奖学金的后10%的学生。作为四等奖学金。

表4 X高校某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学硕)第一学年德育学分

注:这是两个学期参加活动获得的德育学分的汇总表。

从表4可以看出,德育学分最高分是95.48分,最低分是28.25分,相差近70分,就算评奖学金算成70*0.2=35分,德育分的差距最大会相差35分,而成绩的加权平均分最高分是92,最低是86,最大差距是92-86=6分,算到综合成绩里面是6*0.4=2.4分。学习成绩的最大差距是2.4分,德育的最大差距是35分。显而易见,德育量化学分在学生的综合成绩评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表5 德育分数明细表

注:所列活动是一个学期的大部分活动,还有少数其他活动没有列出。

从表5中可以看出,活动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加分项目也较细化,每一项活动都要花费时间。还有一些活动属于个人自愿参加校外学术年会、志愿服务、毕业生书籍回收等,在计算德育分数时,受访者提到每个学生几乎把参加的所有活动都要上报使其变成分数。

从表6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德育量化管理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首先,不管被动与否,都增加了学生参与业余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参加活动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其次,有利于管理人员对学生管理的可操作性。

“有的同学专心搞科研,参加活动较少,德育分不多,综合成绩也就不高,奖学金只能拿三等,德育分作为一个很大的分界线给很多同学划分了等级,我认为奖学金与德育分挂钩是不合理的,因为德育是参加活动,是展示特长,但是学生应该以成绩和学习为主,活动是为学生提供展示兴趣才华的平台,不应该占这么大比重。”(B)

表6 受访者心目中的“德育量化学分”

“像我这样不太看重这个德育分,现在可能很多同学连我的名字都不知道,我也不知道他们是谁。弊端感觉很多啊,看看我们这一年的生活,不管是参加活动还是作学术写论文都是为了德育量化学分……为参加活动挣德育分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我们在搞各种活动的时候人家都在写文章。我们研二来到联合培养的大学,人家研一都在搞科研发文章,我们都很惊讶,因为这边没有德育量化……”(D)

“从自己来说,我希望学校不要采取这种德育量化管理模式,特别是研究生阶段,做事情应该是出自本心去做才更加有意义,被动参与只会更加浮躁……也不是很人性化。大学应该更人文一些,不要太功利,应该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多方面自由发展,不要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所有人。在奖学金的评定中,将成绩、科研、德育学分在综合成绩中所占的比重做到合理分配。”(E)

在谈德育量化的缺点方面,受谈者们谈得较多,被压抑的情绪找到了突破口。首先是学习和科研的时间被大量占用,其次是整个校园功利性氛围浓厚,最重要的是学生对自身没有了合理的定位,完全跟着德育量化的形式和节奏走,失去了自己的主体意识。

在访谈中,所有被访者都表示X高校的德育制度过于细化和严苛,学校管理人员过度重视分数的重要性,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学业的重要性,忽视了开展活动是为了指向生活中的人,是服务于人的,而不是指挥人的。

谈到对于德育量化模式还有什么看法时,受访者们畅所欲言,积极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德育跟参加活动能划等号吗?德育应该是品德、德行,应该是通过人的一言一行体现出来的,不是参加的活动多德育就高的,活动是展示才华的不是判断一个的德行的。德育和活动挂钩是不合理的。”(A)

“我一直认为参加活动获得的德育分量化不要这么细,不要把每个活动的分卡那么紧,还有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拔跟参加活动得来的德育分有什么关系?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可以通过面试甚至投票等方法。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综合发展,但是太关注这个德育分了,而且对德育的考核也不应该仅仅从参加活动的多少来决定啊。智体美去哪里了?还有这个‘德’到底包括什么啊?”(C)

通过以上访谈可知,德育量化管理模式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尽管大家在访谈时都会辩证地表明各有利弊,但是谈到继续实行下去的构想时,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不赞成。

(二)调查数据分析

采用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0个问题。向X高校学生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94份,无效问卷2份,有效问卷192份,回收率为96%,并将有效问卷数据进行分析。

关于“德育量化学分是否重要”问题,图1显示,被调查者中只有4%的人认为德育量化学分非常重要,36%的人认为一般,29%的人认为不重要,只有31%的人认为较重要。由此可见,对德育学分量化持重要、不重要和一般观点的比率基本持平,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德育量化学分不重要,并不意味着他们说德育不重要。

图1 你认为德育量化学分是否重要?

图2的数据表明,被调查者中27%认为德育活动非常多,44%认为较多,23%认为适中,只有6%认为较少,没有人认为德育活动非常多。调查显示: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现在学校的德育活动相对较多。

图2 你认为德育活动多吗?

图3表明,对“如果一开始没有德育量化学分,你当初会选择报多少活动”问题,被调查者中无人选择比现在多很多,只有10%选择比现在多一点,12%选择无变化,48%选择比现在少一点,29%的人选择比现在少很多。可见,如果没有德育量化,确实会影响参加活动的积极性。有22%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没有德育量化学分,当初选择参加的活动会比现在多一点或者无变化,说明即使没有德育量化的功利性促使,也会照常参加活动甚至积极性更甚。

图3 如果没有德育量化学分,你当初会选择报多少活动

对于被调查者“对德育量化学分的感受”,图4显示:只有0.5%的被调查者表示感激,而46.4%则表示无奈,34.9%表示厌烦,17.7%表示无感受,可有可无。可见,大部分的被调查者对于德育量化的态度还是比较消极的。

图4 你对德育量化学分的感受

对于“如果德育量化学分占测评不到5%(比重较少),学习成绩比现在怎样变化?”的问题,图5的数据显示:25%的被调查者表示成绩会好很多,48%表示会一点,22%表示无变化,只有4%的受访者选择成绩会差一点。由此推知:大部分的被调查者认为德育量化分在测评中比重太大,活动太多,从而占用学习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图5 假设德育量化学分占总测评不到5%(比重较少),学习成绩比现在怎样变化

在人脉方面,图6显示,如果德育分比重较低的话,4%的被调查者认为人脉会比现在好很多,7%认为会比现在好很多,56%认为无变化,29%认为会差一点,4%认为会差很多。可见,大部分人认为即使德育分比重下降,人脉圈也不会发生变化,甚至变大,只有31%的被调查者认为人脉会变差。

图6 假设德育量化学分占总测评不到5%(比重较少),人脉比现在会怎样变化

在压力方面,图7表明,56%的被调查者认为德育量化学分比重下降,压力会变小,29%认为压力无变化,15%的被调查者则认为压力会变大。可见,德育学分量化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压力。

图8数据分析显示,对于参加德育活动的目的,83%的被调查者表示是为了挣德育分、得奖学金,19%认为是为了发展业余爱好,34%认为是为了认识朋友、拓宽朋友圈,46%认为是为了提高综合素质。可见,大部分人参加德育活动时带有功利性目的,是为了挣德育分,获得奖学金;但是,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开阔视野、广交朋友、发展爱好,提高综合能力。

关于“是否取消德育量化学分”问题,图9表明,67%的被调查者希望取消德育量化,只有10%表示不希望取消。一定比例的学生不希望取消就表明德育量化管理尚有可取之处,只是在具体操作上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而不是一味地为了管理方便、操作可行。

图7 假设德育量化学分占总测评不到5%(比重较少),压力怎样变化

图8 参加德育活动的目的分析

图9 是否希望取消德育学分量化

表10 对于德育学分,你有什么体验、感悟、意见?

问卷的最后一题,收集到的答案是见仁见智,被调查者各执一词、意见不一。表10是被调查者的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回答。

三、德育量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发展和高校的持续扩招,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一环,德育评价既是对德育价值的判断和德育成效的评估,也是调整德育目标、优化德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拓展德育途径、完善德育管理的依据。在当前的德育工作中,不少高校探索总结出了量化测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德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但毋庸讳言,调查显示:当前高校德育量化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目的功利化,忽视学生内在道德水平提高

问卷调查的第10题显示,部分被调查者认为:“德育学分固然重要,但不能为学分而学分,学分与德育直接挂钩,那么参加活动,就是为了德育学分背后的利益,本末倒置!”“现在学生参加活动是功利化、目的化的,不利于学术良好发展,不能让学生静下心来学知识,易变得浮躁!”从问卷调查的数据来看,图2显示:71%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的德育活动非常多或者较多,但是因为德育量化学分在综合评定中所占比重很高,所以宁愿带着无奈甚至厌烦的心态也要参加活动,迎合制度。图8则显示:83%的被调查者申明,参加德育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挣德育分,获得奖学金。

德育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工作,其效果具有滞后性,不可能一蹴而就。德育过程是学校和教师长期润物无声、学生耳濡目染与逐步内化的渐进过程。量化考核用一套看似严谨规范的细则使德育更具可操作性,于是,教育者就简单化地用分数来替代教师应该做得耐心细致的德育工作,忽视学生主体性,期望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得到大的改进是较难实现的。

德育量化管理通常与学生的学业成绩、奖学金评定、学生评优、入党等各种活动挂钩,导致学生为了能够获得德育分数,带着功利目的参加各种活动,为德育而德育,忘记了德育本身存在的原初意义,使好人好事行为背后的动力机制退化为物质功利主义机制,从而诱使德育对象产生扭曲和异化的道德观念,甚至会为了争德育学分而不惜采取某些不正当竞争手段。以分数的高低来评定学生品德水平高低的量化管理,只是把分数当成追求的动力,忽视了学生内在道德水平的提高。

德育量化原本是形式、是方法,绝不是最终目的。德育量化的功利性倾向,只会导致德育量化被局限在一些繁琐的行为规范里面。学生成为功利化的试验品和牺牲品,本应该充满崇真、向善、求美的精神学府和殿堂变得越来越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二)德育量化管理过程工具化,忽视学生的主体性

图4数据显示:46.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德育量化学分感到无奈,34.9%表示厌烦;图3的数据则说明,77%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没有德育量化学分,当初会选择参加的活动比现在少。可见,学生都把德育量化活动当成一种获取利益的工具,学生随波逐流,失去自主意识。量化的德育手段把学生的日常行为纳入规范和标准之下,但运用过当则可能会压抑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育量化作为一种技术工具,会“隐性”地强加给师生这样一种潜在观念:量化指标允许的就是对的,要积极参加,不允许的就是错的,没有好处的,可以少参加或者不参加。在这种情况下,不仅学生,而且教师也会逐步形成对制度量化指标的被动性依赖。德育量化管理成为一种甄别工具,使原本独立、自由、批判的、创造与超越并存的大学精神逐渐丧失,学生被动服从,从而失去主动探索和自主发展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被忽视。

(三)德育量化管理方法僵化,育人功能渐弱

在个案访谈中,如上述表7所示,受访者都谈到德育分数跟各种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如奖学金评定、入党等相挂钩,所以,学生为了得到德育分而被迫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甚至牺牲掉自己的兴趣爱好,一切学习生活围绕着德育分数转。这样就使得德育工作脱离了教育的初衷和本质,将教育工作错位成管理工作,其代价就是压抑了学生本性,将自身行为外化为德育量化标准所期望的行为,但是内心不一定是认同的。

德育应该是从根本上育化学生心智,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的真正变化,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压制学生成长本性,使学生不得不为了各种与德育量化考核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在行为上迎合德育量化的管理。管理只是手段,培育学生使其成为什么样的人才是教育的根本,而不是生产批量产品,也不是服从于冷冰冰的管理制度下的机器人,而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的完整的人。德育量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为达到目的而服务的一种手段,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人,是为达到育人目的而存在的。

四、德育量化管理问题的解决建议

辩证地说,事物都有两面性,德育量化也不例外,其管理方式的科学化、精细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管理的公平性,因此,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它。关键是如何改进使其更加趋于合理化。“我们所要摒弃的是德育量化考核评价的片面性、简单化和僵化地运用,德育量化评价本身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有其科学价值和积极作用的,因此,德育活动中既需要运用量化性德育评价,也需要质性德育评价,两者应该互为补充。”[1]因此,要积极反思高校德育量化管理,寻求德育工作的最佳方式,从根本上探究背后的深层原因,达到科学与人文的平衡,数字量化与文化精神的融合。

(一)祛除功利性,回归德育本质

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学校必须明确德育的本质是什么。德育是思想、政治、品德的教育,德育的本质是培育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是精神教育,这也就决定了德育难以用客观数字直观表现出来。德育的本质决定了德育不能仅靠量化管理的方式,必须辅助质性评价方式,否则只会增长功利化倾向。“教育的长期性和滞后性等特征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使得功利主义教育价值观在我国学校教育中有着广泛的影响。”[2]而学校的德育工作也在深受功利性影响,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应该太过浮躁,失去耐心,追求短期效应,将原本复杂抽象的道德教育变为简单的可操作行为。在高校德育管理中,必须降低德育学分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使学生不再为了获得德育分而违心参加各种德育活动,急功近利的心态才会得到缓解,德育也真正回到提升学生精神教育上来。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的实效性不可能立竿见影,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在我们严加管束下所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行为规范的现象简单地理解为德育的实效。既要有外在行为的量化管理,又要把外在的道德约束内化为学生的道德需求,让学生从内心实现对学校德育量化管理的认同。同时,德育量化管理要不断丰富和完善,开拓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方式。

(二)克服工具化倾向,确立主体意识

高校在德育过程中要克服工具化倾向,逐步确立主体意识,德育无论在它的哪一个环节都不能忽视人作为主体性的客观存在。主体性是人的本质,更是现代人的基本特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前提。尽管不同的学生在观念、性格、能力、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他们都处于主体地位,都应该得到尊重。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来自对学生实际情况的真实了解和理解。

学校德育在具体实施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德育活动中要降低德育学分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让学生有自主选择权,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活动,而不是迫于压力参加德育活动。每个受教育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评价者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他们的道德水平,要正确认识人、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应该有的权利。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倾听学生的声音,以平常心去观察学生、分析学生、评价学生。

(三)弱化技术模式,回归生活世界

德育目标抽象化、空洞化,德育实践模式化、形式化,不符合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心理发展的要求。远离生活实际,这是德育效果不明显的重要原因。现实的人,总是具体的、整体性的、活生生的,不可被标准化、机械化、分离化。但我们的德育受各种因素的冲击,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真实需要。现代德育呼唤以人为本,就必须还人于生活之中。因为人是复杂的存在,不可以被简单归纳。学校德育在实施中要针对学生生活需求,要考虑学生的业余时间、兴趣爱好,不要只是一味地设置很多德育活动,不仅起不到提高德育水平的作用,反而远离学生生活,引起学生反感。

德育量化管理,在某种意义上,只是把传统的命令式和训诫式德育换一种更为精致的技术加以实施而已,道德标准的界定权和道德裁决的控制权还是集中在学校、教师和少数学生的手中。离开人的生活去谈人的德育,等于把人模式化。德育关注人的生活,更多的是启发人积极热情地去生活,引导人自己去调节、规范、认同自己的生活,引导人自己去获得生活的意义、对生活价值的认识,并引导人去践行生活的意义,升华生活的价值。因此,德育关注人,关注作为生命体的整体投入生活的人,就必须向人的生活世界回归。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在不同程度上呈现出一种心浮气躁、追逐名利、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受科学精细主义的影响,学校中的德育量化方式盛行,这是否就真实有效地反映了学生的道德发展情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真正发挥了学校的育人功效呢?这一系列问题,都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究和理性沉思。

参考文献:

[1] 仲建维.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J].教育研究,2014,(5):75-77.

[2]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OL].华东师范大学,2011:46[2016-01-22].http://www.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0&CurRec=1&recid=&filename=1011131863.nh&dbname=CDFD0911&dbcode=CD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SdnQ0S3lQb1dyVWlSQU5mNEpQRjlTeDZ1SDdDZ3NGYW5hclRmUkk5ZHp5NVUrbm5yYm9VSHdnPT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v=MjE2NTlNVkYyNkg3SzdIOW5Lckp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HlmWk9SckZDbm5XcjM=.

猜你喜欢

被调查者奖学金学分
学成必有为 不忘桑梓情——写在“谈智隽奖学金”第二十七次颁奖大会后
一个可供选择的全随机化模型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电子游戏是浪费时间?对那些获得电竞奖学金的人来说并不是
学分美食
斯皮尔伯格为什么要历时33年修完学分?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感恩的心——20名获得康世恩专项奖学金学生的来信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