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克苏河上游灌区灌溉管理的综合措施

2016-04-10韩朝梅

陕西水利 2016年1期

韩朝梅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 新疆 阿克苏 843000)



阿克苏河上游灌区灌溉管理的综合措施

韩朝梅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阿克苏管理局新疆阿克苏843000)

摘要种植业的发展离不开灌溉的支持,而农业灌溉管理又是一件对于综合性和系统性要求极高的工作,灌溉的有效管理对于干旱以及半干旱地区来说尤为重要,只有保证灌区灌溉工作的有序开展才能够保证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基于此,本文以阿克苏河上游灌区为例,对灌溉管理的综合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阿克苏河;上游灌区;灌溉管理;综合措施

1 工程实例

阿克苏地区降水量少,地表蒸发强,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属于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生态环境,而农业生产则是相对独立的绿洲灌溉农业.目前,该地区引用地表水资源量占地表水资源总量的70%以上,达到了最大的使用限度,因此,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相关部门预测阿克苏河流域灌区缺水在1.8亿m3左右,农业灌溉结构性缺水问题突出。

2 在灌溉管理中存留的问题

2.1水分的使用效率较低

对于阿克苏河地区来说,其上游地区的生产生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和水资源的供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供需差,即便通过建立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有效的缓解该地存在的用水矛盾问题,但是灌溉区域依然存在着严重的水资源浪费情况。伴随着农业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水库所能够发挥的调节作用受到了极大地限制。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相关管理部门对用水项目、水库的水位变化监测不到位以及采用的灌溉技术和方式的落后导致灌溉区域的灌溉用水效率变低,进而造成了极大地浪费。

2.2灌溉区存在的用水矛盾

由于阿克苏河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致使该地常年干旱少雨,而当地最大的用水方式是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但是该地区由于缺乏基本的用水量的预算使得降水的丰水期和用水的高峰期产生了重叠,在枯水期用水量较大的时候往往难以满足实际的农业生产用水需求,造成了极大地矛盾,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最终的作物产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丰水期供大于求,枯水期供不应求的管理方式造成了极大地水资源浪费[1]。另一方面,阿克苏灌溉地区的通信设备还不够完善,信息传递慢,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用水的调集,仅仅依赖个人的经验进行用水量的估算会产生极大地误差。

2.3信息化水平较低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使得该地区的通讯技术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即便当前国家和相关的政府部门已经加强了对于该地区通信技术和设备的完善与改进,但是因为原有的技术基础极差,通信设备的建设还不够完善,而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水平和信息之间的共享呈正相关,设备的不完善导致该地区的信息共享水平以及信息的流通性极差,仅仅依赖于人工管理不能够满足水资源管理的基本需求,也使得水资源难以得到合理的利用。

2.4由于用水量的增加造成的供需矛盾

伴随着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变化以及灌溉用水量的进一步增加,在实际的灌溉过程中所产生的水事纠纷也越来越多,其中所存在的供需矛盾也日益凸显。多元化的农田灌溉需求增加、水资源短缺以及天气干旱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正在影响着水资源在灌溉过程中的正常使用。

2.5设备的损坏造成灌区经济效益的低下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兴建水利设施的积极性普遍不高,这也使得相关的水利管理部门的管理难度也极大地增加了[2]。另一方面来说,一些干部为了避免矛盾,没有将国家的相关政策落实到位,最终造成了水利建设和相关设备维护劳力投入的缺乏,严重的影响了农业水利设施的日常维护和安全运行,这也造成灌溉经济效益的低下。

2.6水利灌溉存在的其他问题

水利灌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一是灌区内机电井开启率不高,有的是没有拨付经费提前维修,有的是所打机电井设备不配套,无法启用,在旱情来临时,无法正常提取地下水来补充;二是灌区内各乡镇水管单位管理工作不到位,上游不兼顾下游,近的不兼顾远的,存在一些地块已灌2 遍~3遍水,而有些地块连一遍水都浇不上的情况。

3 对于灌区进行综合管理

3.1制定和完善灌区的相关制度

伴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灌区的管理体系由之前的行政式管理方式向着如今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模式迈进。在政府部门的牵线下,组建了灌区管理委员会,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用以规范相关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工作过程中的办事方法,而相应的监督职权则由灌溉区域的政府部门来负责完成。灌区管理委员会的下属部门应当完成水资源的调配、相关设备的维修和水费的征收、技术工人的培训等,并且根据灌溉区域事情的发展情况制定发展目标,促进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

加强灌区用水的管理力度和相关的用水单位或个人签订相应的用水合同,并且确定供水量以及供水的时间,保证用户的用水质量。在实行了农村联产承包制之后能够将用水的矛盾加以集中,然后再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用水需求情况制定合理的用水制度,在每一个分渠设置相应的责任人来负责该区段的水资源调度,并且负责将水从分支渠引流到用户的农田之中。在进行水资源的统一调度时,必须进行计划供水,并签订用水合同,水费未上缴齐全的均不予以供水。

灌区能够发挥良好的灌溉作用,就必须做好灌区各个工程的管理监督,确保工程实施过程中工程设备运转正常。应该对工程全段过程实施监督管理,从而保障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加强各部分人员对涵闸、渠系以及工程的水位,水流量以及设计能力的了解。从而保障工程在设计许可的范围内运转,提高工程效率。为了保障工程质量,工程实施管理人员应该建立健全检查管理制度,提高执行力,将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应对措施,避免实施故障和人为破坏等,建立奖惩制度,同时灌区应该完善工程实施检查保护制度[3]。灌区相关负责人应该在每年停水后对水利工程全面进行检查,并针对工程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工程维修方案。

3.2增强人才学习管理,提升人员操作水平,制度化管理灌区

工程顺利实施离不开专业化人才,为了促进水利工程事业的发展,就必须提高对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加大基层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和岗位需求,激励工程人员参加系统系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认识,增强水利工程人员的整体水平。对水利操作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任务,提升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将灌区管理制度化,进一步提高灌溉效率。

3.3提高灌区灌溉进度,提升用水效益

大型灌区的主要优势是其灌溉速度快,水资源管理过程中,应该保持灌溉优势,并提高灌区灌溉进度,灌区灌溉管理人员应该加强水资源渠首至田间水的管理,严格控制各项指标比,从而形成系统化管理,提升用水效益。

3.4柔性灌溉

柔性灌溉包括管理节水灌溉、制度节水灌溉两个部分,管理节水灌溉主要是通过节约用水的管理模式,结合工程,作物,土壤状况,环境温度及其他因素,严格控制灌溉的整个过程,从而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制度节水灌溉主要是通过制度灌溉管理,依赖相关规定和经济的约束,实施按量收费,从而达到灌溉管理的制度化。柔性节水灌溉较刚性节水灌溉有着投资少,效率高的特点,柔性管理灌溉以刚性管理灌溉作为基础,节水灌溉应该结合柔性灌溉和刚性灌溉,而柔性灌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促进灌区灌溉顺利进行,实施节水灌溉,提高人民节约用水意识和保护工程设备习惯,科学合理用水,进一步将灌区管理水平提高,营造灌区为人们服务,人们爱护灌区的良好氛围。

3.5增加机电井维修经费、强化限额供水

通过调研,该站积极配合局里和水管科协调各县(市),并多次和塔管局阿管处沟通、协调,积极抓好每日的水情和灌溉进度工作,多次和县(市)领导交流协调机电井维修配套经费问题,以保证机电井正常运行,发挥其抗旱作用,缓解地表水不足的矛盾。并在调研工作的同时,强化限额供水工作的计划管理和过程控制,结合灌区的实际情况。积极采取了“关闸闭口”和“压闸减水”措施,最大限度夺回超用水量。

3.6做好冬季灌溉

为了能顺利完成冬灌任务,阿瓦提县水管站根据阿瓦提县灌区历年冬灌情况,做到“早准备、早部署”在冬灌工作中采取以下措施:

(1)认真做好开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闸门、启闭机、渠道等水利设施基础设施的抢修力度,确保闸门启闭灵活,渠道输水安全,田间均匀灌溉,减少水量损失。

(2)水量的调配上在保证粮食作物和新定植经济林用水需求的前提下,优先保证农牧民30年承包地的用水,适当控制大户灌溉面积,杜绝压荒灌水和复灌。

(3)按照“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粘性土地后沙地”的原则进行水量调度。

(4)水管站加强水源地机井和泵站的日常维修养护管理,充分发挥机井和泵站的抗旱能力,利用泵站及扬水站抽取排渠水与渠水混合后进行灌溉,提高水利用率

(5)实行“用水总量和用水过程”双控制,严禁各用水单位超冬灌用水计划。

(6)在冬灌前要求全县各乡(镇)、场、各用水单位应完成各级渠道的清淤工作,为冬灌工作提前准备。

4 结束语

增强灌区灌溉过程中的管理不仅仅是灌区农田灌溉的工作重点,更是灌区人民群众的生活保障,基于此,应该提升对灌区灌溉过程中的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而促进灌区灌溉的顺利进行,提升灌溉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相应的灌溉管理能够极大地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农作物的基本产量。陕西水利

参考文献:

[1]董枝,郭文学,孙树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河套灌区农牧业发展[J].内蒙古水利,2010,25(04):55.56.

[2]张宏威,甘肃省大型灌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15): 198.199.

[3]张伟晓,李丽冰.灌区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2,(08): 132.133.

[4]陈继军.加强能力建设是推行农民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关键- -白银市培育新型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经验[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7,(03):98.99.

[5]崔师胜.浅析新疆金沟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J].新疆水利,2014,(05): 79.80.

(责任编辑:阙嘉雯)

中图分类号:TV93

文献标识码: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