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2016-04-10杨荔航
杨荔航
●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浅论高中政治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杨荔航
●云南省瑞丽市第一民族中学
在实施新课改时,由于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政治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强调分数,并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影响了教学效率。针对此种情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进行反思,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新课标的要求。
一、借助思想政治课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内涵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责任意识与民主意识等。公民意识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精神文明程度,且对于个人的健康成长与和谐社会的建设都起到了促进作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应当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因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也是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应当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在教学中,不同的学科都会涉及公民意识教育,但思想政治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资源,如“经济生活”中要求学生学会诚信,“政治生活”中明确提出应当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只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在教学中,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可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能够动员学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借助“生活与哲学”知识,就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公民意识的关键,在此阶段内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政治教学中公民意识的培养
1.创设生活情境,推动公民意识教育。
新课标指出应当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现有的知识基础入手,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的过程中,应以学生的生活实践与现有知识为基础,创设学生喜欢并熟悉的生活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由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求知欲。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以及民主意识等公民意识。学生是课堂主体,在教学中,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结合教材内容来创设生活情境。如此便能够改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在和谐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2.关注时政热点,体验公民意识。
政治学科本身就包含一定的时政性,在课堂上,教师可借助时事热点来唤醒学生的公民意识,点燃学生的热情,使其在学习中体验公民意识。例如,在讲解“主权国家”时,教师就可借助钓鱼岛事件来引导学生体验公民意识。日本政府不顾中国政府的警告,自行宣布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企图占有我国领土。此时教师便可向学生提问:“面对日本的挑衅,我们应该怎么做?”借助这一事件就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学生树立国家意识。随后教师可进一步提出问题:“中国政府如何对待这件事?”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讲话,体现中国的立场,使学生体会到如何捍卫国家权力、怎样理智地面对日本的挑衅。此时利用时政,就非常贴切,能够使学生体会到公民意识的内涵。经过学习与讨论,学生就能够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提高公民意识。
3.在社会实践和角色体验活动中培养公民意识。
思想政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了解政治理论,还应当促使学生约束自己的行为。公民意识的形成也不能仅停留在情感共鸣与价值认同阶段,还需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去领悟。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够使学生体验公民身份,深入了解公民意识,由此逐渐内化为良好的品质,外化为良好的行为,达到知行统一。因此在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当为学生设计一些探究活动,充分地利用教学条件让学生以公民的身份与角色参与到实践活动中,由此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例如,在讲解“民主管理”时,教师就可引导学生通过参与班级管理以及班干部选举等活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使学生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以及权利意识等。而在学习“民主决策”时,教师则可以“规范学校收费”为主题,开展模拟听证会,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验政治生活,从而感受民主决策的含义。这样,便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以及责任感,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综上所述,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在政治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形成公民意识,充分发挥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使学生真正成为遵纪守法、勤奋进取的中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