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模糊管理策略
2016-04-10黄李洁
黄李洁
●江苏省南通大学
中学德育教学中的模糊管理策略
黄李洁
●江苏省南通大学
一、模糊管理的理论探源
1.模糊管理的人性根源。
人同时作为管理的主体和客体,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从本质上讲,之所以进行模糊管理,是因为模糊管理相比于传统管理更加尊重人性,充分满足了个人追求更好的发展,而“全面自由发展”是对人性的最高程度的尊重,因而是模糊管理的人性根源。
2.模糊管理的文化根源。
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在于求善,那么西方文化中的管理则在于求真,但是片面求真往往忽视了人性的价值,将人性与理性对立。如果将这两种理念加以融合,在科学的管理基础之上,保留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将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复杂条件下管理活动。由此,模糊管理应运而生,中西方管理文化的相互借鉴、相互融合与互补,正是模糊管理的文化根源。
二、模糊管理的内涵及特征
1.模糊管理的内涵。
模糊管理是指在批判、吸收、科学管理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尤其是模糊科学的成就为理论指导,吸纳中国传统管理哲学、管理方法论和管理模式而建立起来的一门新的管理学。从定义上看,模糊管理并非无作为式的不管理,也并非少作为的糊涂管理,它兼顾了科学与人文、理性与人性,是一种对中西方传统管理文化取长补短的先进管理模式。
2.模糊管理的特征。
(1)整合性。
模糊管理是通过整合系统内的诸多因素进行管理。模糊管理的整合性体现在整合管理对象、整合管理方式、整合管理过程。
(2)过程性。
模糊管理着眼于管理的整个过程,追求的是通过管理对管理对象产生长期影响,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对管理中所出现的某个或某几个具体问题进行短期的精细化的刻画。
(3)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在基本的系统规则之下对复杂的管理活动进行松散式管理。简而言之就是指充分利用管理环境中的一切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倡导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自主变通,使二者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提高二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学校德育工作中推行模糊管理的依据
1.德育教学的现状和弊端。
(1)重灌输,轻体验。
传统德育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规范行为和习惯的养成,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和道德的体验,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道德灌输。这种轻体验、重灌输的德育教育本身便是不道德的。
(2)重规范,轻人格。
我国传统的德育教育追求的是管理的效率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忽视学生的个体特征,重规范性教学,轻学生的人格价值,由于无法让学生在灵魂深处产生共鸣,因此很难收到德育效果。
(3)重形式,轻内容。
现有的德育教育过分地强调社会要求,教学内容显得大而空,甚至出现了只重视外在表现的形式主义,德育教育脱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
2.模糊管理在德育教育中的优越性。
通过以上分析,模糊管理和德育教育确实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模糊管理的整合性、过程性、开放性、和谐性的特征,与新课标提出的德育目标不谋而合,所以本文认为将模糊管理的相关策略应用于德育教育之中,是具有一定科学依据的。
(1) 模糊管理的整合性要求管理者不断整合系统内的各个因素实现管理目标,让品行良好的学生去带动其他人进步,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 模糊管理的过程性要求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面对学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不能对学生妄下评断,要综合考虑学生过去的学习生活经历、家庭情况、个性等因素,对学生的不良道德的形成原因作出整体性的分析。
(3) 模糊管理的开放性简单来说就是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的空间。
四、运用模糊管理进行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1.实现以外在灌输为主向以主体内化为主的转化。
20世纪初,杜威首先反对教育灌输,他指出:“灌输的本质是强制性的、封闭人的思想的;是限制了儿童的智慧和道德发展的;教育要表现个性、培养个性。”皮亚杰和柯尔伯格先后发展了杜威的“认知-发展性”道德教育理论,为反对教育灌输提供了科学支撑,进一步确立了儿童在德育中的根本地位。模糊管理策略把学生的主体价值放在首位,以学生体验为主,这就实现了以外在灌输为主向以主体内化为主的转化。
2.实现从德育主客体的对立向平等和谐的转化。
运用模糊管理策略,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和谐共处的。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不用缩手缩脚,教师在保证基本的道德方向不偏离的基础上,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道德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3.倡导德育生活化和生活德育化。
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生活得更加幸福。现代德育的困境很大程度上就在于与生活疏离。在生活与德育疏离的同时,德育并没有积极应对,反而出现了背离生活的倾向,这就拉大了德育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很多时候德育成了与个人实际生活无关的活动,也就难以带来个人生活的充盈与完满。
模糊管理策略下的德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德育知识,应该注重生活中的德育教学。教师应该积极调动生活中的有利因素,从现实的事例中提炼积极的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内化成学生个人的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