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土建筑遗产面对的风险与保护难题

2016-04-10张秋楠刘志峰

四川水泥 2016年2期
关键词:江宁区金陵遗产

曹 琦 张秋楠 黄 华 李 冰 刘志峰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9)

乡土建筑遗产面对的风险与保护难题

曹 琦 张秋楠 黄 华 李 冰 刘志峰

(金陵科技学院,江苏 南京 211159)

我国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遗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其中乡土建筑遗产作为我国传统乡土社会文化生活的物质产物,诸如古徽州村落、客家土楼等,有着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迷人魅力。可是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乡土建筑遗产面临着消亡的风险,对其的保护也被社会各界所关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的思想不断变化,乡土建筑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消亡,唯有不断地个性乡土建筑理念与工艺,改进乡土建筑保护的理念,方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确保乡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理念得以流传下来,乡土建筑遗产方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乡土建筑;风险;保护;难题;对策

一、乡土建筑遗产面对的各类风险

1.自然要素风险

实际上,洪涝、地震以及病虫害等各种自然灾害风险始终是对古建筑遗产保护产生危害的首要因素。例如,2010年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江西龙虎山境内的道宗天使祖庭中的天师府以及上清古镇中的古建筑群就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而我国安徽黟县的徽州古民居长期遭受白蚁危害。

2.社会要素风险

乡土建筑的出现有其历史社会原因,其所承载的是乡土建筑所建设时代的社会功能,当社会在不断进步发展时,新技术的出现以及人们对于建筑产生的新的功能需求,使得新出现的建筑逐渐取代了传承了数百甚至上千年的传统乡土建筑,这一过程是缓慢但可见的,可能一代或是两代人就将乡土建筑遗产所依存的社会环境进行彻底的改变,进而使得乡土建筑遗产原有的文化内涵与丧失殆尽。

3.经济和人为要素风险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对众多的乡土建筑进行资源开发,很多时候为了获取短期经济利益不惜牺牲乡土建筑遗产资源,现代化配套设施新建不断、旅游地产不断开发,通过所谓保护性开发来糟蹋已经所剩无几的乡土建筑,更有甚者为了符合统一规划的目的,自造一批“现代化的乡土建筑”,显得不伦不类。

从2006年开始新农村建设,很多地方不能把握其内涵,竟然为求整齐划一,追求城镇化效果,拆掉很多乡土建筑遗产,生造出众多的城市洋房出来。另外,随着乡村青壮年人口外出务工、求学、经商,乡村人口在迅速缩减,导致乡土建筑所需要的“人气”没有了,缺少了人这一必要要素,乡土建筑遗产也就成为一堆废旧建筑,逐步自行消亡。

二、乡土建筑遗产存在的保护难题与对策

1.乡土建筑遗产存在的保护难题

(1)时代发展与传统坚守的矛盾

建筑实际上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生产需要而诞生的,其首要功能是适应人的需要,在此基础上才会关注其所附带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所提出的功能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一味的固守乡土建筑遗产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必然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而这种冲突很多时候是以牺牲乡土建筑为代价,尽可能的去符合人的实际功能需要。纵使能够暂时固守住乡土建筑遗产的传统,可是因为失去了应有的现代化的功能,终将为人所抛弃,也必然步入消亡境地。

(2)法律制度、资金以及人才的匮乏

一是法律制度以及技术标准缺乏。1988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当中第一次涉及到了乡土建筑遗产。而到2007年,国家文物局下发了《关于加强乡土建筑保护的通知》。同一年,在江苏无锡召开了以乡土建筑保护为主题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论坛。我国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里面同样提到要对乡土建筑和建筑群保护加以重视。不过,就国家立法层面来说缺少相应的专门用于保护乡土建筑遗产的法律。虽然众多省市出台了有关保护本地区乡土建筑遗产的规范性文件,可是这些文件都有着显著地地方特色与局限性,并且其法律效力极低。与此同时,缺乏乡土建筑保护意识的地方,很多未经规划的建筑与乡土建筑遗产混杂,严重破坏了原有的建筑规划与审美。另外,中国的乡土建筑基本上都是地方工匠依据长期形成的地方性的传统工艺、建筑方式以及标准营造的,并无统一的建造标准与模式,所以在进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修复当中,极难找到绝对适合的技术标准,唯有按照当前已知的别的古建筑规范加以调整,如此一来肯定会导致出现标准偏差,进而破坏其文化内涵。

二是资金和人才缺乏。乡土建筑分散在全国各地,总的来说数量庞大、需要的保护和维修费用高昂,个人或是地方财政难以承受,资金缺乏成为制约地方保护乡土建筑遗产工作的瓶颈。我国建筑行业最近十多年发展迅猛,不过建筑领域的专业人才都集中到了现代建筑设计领域,极少有专门从事乡土建筑研究与保护的,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极为缺乏,极大地阻碍了乡土建筑的研究与保护工作开展。同时,因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年青一代选择进城上楼,掌握乡土建筑民间工艺的匠人日渐稀少,很多传统技艺都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现象,这也导致了乡土建筑再难依照原有的模式继续维持,如此一来不仅破坏了乡土建筑的原有特色,而且使得乡土建筑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乃至后继无人。

2.加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对策

(1)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

建筑其首要目的是适应人的需求,文化传统作为其附带产物应当服从这一目的。作为乡土建筑要想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应当坚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适当的改造、变革来适应新技术、新工艺带来的新变化,满足人们新的功能需求,通过保留传统文化内涵、采用全新建筑功能方式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健全法律制度与技术标准

国家层面应当尽快出台立法,对乡土建筑文化遗产加以立法保护,通过国家层面的立法来引导和规制全社会对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尽可能的保护好现存的乡土建筑遗产。与此同时,应当尽可能的寻找回传统的乡土建筑营造规范和标准,发布技术指引用以指导乡土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3)强化资金投入与人才培养

作为国家通过立法一方面要保护现有的乡土建筑,另一方面要明确保护工作的资金来源,加大中央财政的投入,同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用于进行乡土建筑的开发与保护,在开发中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切实维护乡土建筑原有文化传统内涵,不能讲开发作为第一原则。另外,加强乡土建筑方面人才的培养,通过与掌握传统乡土建筑民间工艺匠人的合作,培养一批懂得现代和古代多种建筑技艺的复合型人才,并对乡土建筑工艺进行规范化和革新,使其技艺得以传承并发展下去。

三、结语

乡土建筑是深受民间传统、文化习俗以及自然环境等影响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文化历史与技术的发展史。目前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的思想不断变化,乡土建筑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在不断消亡,唯有不断地个性乡土建筑理念与工艺,改进乡土建筑保护的理念,方可紧跟时代发展的需要,确保乡土建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与传统理念得以流传下来,乡土建筑遗产方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否则纵使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保住了这些遗产,但是由于缺乏生存所需基础环境,不接地气也是终将会消亡殆尽的。

[1]张政伟.论乡土建筑遗产价值评价[N].中国文物报,2011-05-27.

[2]贾珺,罗德胤,李秋香.北方民居[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10:3.

G322

B

1007-6344(2016)02-0034-01

第一作者 曹琦 男 1992.5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211169大学在校生

第二作者 张秋楠 女 1993.11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211169大学在校生

第三作者 黄华 男 1993.7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211169大学在校生

第四作者 李冰 男 1977.7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211169讲师

第五作者 刘志峰 男 1977.9 金陵科技学院 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99号 211169副教授

猜你喜欢

江宁区金陵遗产
南京市江宁区老年大学校歌
地球日来金陵石化打卡
遗产怎么分
南京江宁区 为企业正常复工做好安全保障
曹雪芹南游金陵说再考辨
千万遗产
《张祜 题金陵渡》
醉一场金陵遗梦,留一片丹心如许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