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之师与一字之失
2016-04-09彭友茂
彭友茂
汉语有一种特殊现象,有的字往往因为音同字不同,由其构成的词语,意义上便南辕北辙、大相径庭。“一字之师”与“一字之失”就属于这种情况。
现代大文豪郭沫若,上世纪四十年代编写的话剧《屈原》,剧中第五幕的第一场中婵娟怒斥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有个扮演钓翁的演员叫张逸生,提出不如把“是”改成“这”。郭沫若听到这个建议,一想,一读,发觉果然生色不少,不禁拍手叫好,欣然接受。后人就把张逸生说成是郭沫若的“一字之师”。
一字之改,成了一字之师,那敢情好。不过,一个人,哪怕一辈子都没有一字之改成了一字之师的见识或勇气,那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要紧的是,在说话、写作或办事时,别因自己的一字之失,给他人带来麻烦、不快,给工作造成失误、危害,甚至要了他人的命。上世纪三十年代,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在拟定作战命令时,冯玉祥的一名作战参谋把“沁阳”的“沁”多写了一笔,成了“泌阳”。碰巧河南南部就有个泌阳,这个地方与沁阳有千里之遥。冯玉祥的部队接到命令,匆匆赶往泌阳,结果贻误战机,使蒋军获得了主动权。一字之差,最终导致冯、阎联军处处被动挨打,在中原战场全面失败。
往事已矣。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字之误酿成的闹剧、悲剧。一家婚庆公司里的婚礼主持人,口才伶俐,反应机敏,由他主持的婚礼生动、幽默、欢快、祥和。凭这手,主持人远近有名,好评如潮;以一发带全身,整个公司也受益良多。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次,他主持一对新人的婚礼,当仪式进行到来宾献花篮时,他竟然把花篮说成花圈。当时,新人、新人双方的家人、亲朋、里三层外三层看热闹的人,猝不及防,全都惊呆了……主持人本人则尴尬万分,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后悔得直抽自己的嘴巴。可已是覆水难收。
这个婚庆主持人的口误,事情虽糟,大煞风景,可受害、有苦难言的毕竟是一家一户,形象受损的毕竟是主持人和其所在的婚庆公司。下面这件前不久发生在K1453次《列车员报错站,百人凌晨下错车》的事,后果可就严重多了:深更半夜,一路颠簸,乘客归心似箭,本就不易了,蒙里蒙懂,世纪寒潮中,被喊着在不该下车的站点下了车。一站之失,让春运变成“春晕”,旅途变成“囧途”,旅客情何以堪?那伤透的心,怎是责任方的补救措施能平复得了的?
也是在前不久,原本是“胸痛待查”,却被一个粗心大意的医生在会诊单上写成了“腹痛待查”,这一字之失,导致诊疗方向发生重大偏差,最终患者南京市市民王先生在检查床上猝死。虽然“过失杀人”的医院被法院判赔三十一万元,但一条人命岂是几十万元能赔偿的吗?
【原载2016年3月9日《唐山晚报》】
插图 / “一字之师”的故事 / 姜泓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