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好学习,不要炒股

2016-04-09费米

北京纪事 2016年4期
关键词:过日子鸦片幻觉

费米

去年年中,金牛狂奔,全国上下皆曰炒股。一日,我在上班途中,见地铁里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讨论炒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那口气一听就是连股市大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于是不免暗暗替他们着急。外地人能考上北京的高校,在当地自是人中龙凤,也是托祖坟风水好的荫庇。如今供养一个大学生所需不菲,一般的家庭均感吃力,有点责任感的年轻人就该埋头苦读,学好本领以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股市这水太深太浑浊,你根本就摸不清哪有暗流哪有漩涡,轻易入后果实难预料,轻则血本无归,重则背上一屁股债,就算是把老宅子卖了也难填上这个窟窿。因此,我真想对那俩小伙子大声说:好好学习,不要炒股!后来的股市一路狂跌,真的不断有在校大学生炒股炒掉了祖上遗产,甚至还背上了高利贷这样的个案爆出。这证明我之前的担心不算是杞人忧天,高校教室里还真有必要把好好学习、不要炒股这几个字贴在黑板上方,以此来警示大学生。

涉世不深的学生如此,有把子年纪的人就可以放心大胆扑进股市了吗?未必。我有个朋友已过知天命,年轻时生意做得还算顺溜,趁钱时买了多套房产以备不时之需。近年来生意难做,该了银行和朋友好多钱,为还债务卖掉了一处地产。这一来他不免有些心灰意冷,不仅断了东山再起的念想,就连正经找个工作过日子都不予考虑。见面后他知道我想说些什么,一句话就把我堵了回去:这把子年纪了,就算是看大门都没有人要,倒不如在家待着炒炒股,炒好了不比上班挣得少。说罢,他掏出手机,给我看红红绿绿的股价,跟我分析K线,还眉飞色舞地讲解何为妖股。我还是有些担心:炒股是要股本的,没钱你拿什么去炒股!朋友脸色难看起来。还过债后,老婆在资金方面实行总量控制,给了他30万用作股本,再多一分钱都不给。生意人大手大脚惯了,跟减肥的老婆吃了几个月的素,感觉很不爽,用李逵的话来说就是“能淡出个鸟来”。于是不免有些蠢蠢欲动,若是看好哪只股就想借钱博一记。我想作为一个朋友还得劝劝他,炒股玩玩行,若想过日子还得学门手艺干点什么。不过我不是个煲鸡汤的高手,遂把于丹老师30以后煲鸡汤,范进老师40以后中举,齐白石齐老50以后才上道等励志的故事咽回了肚子里。分手前我赠送给他8个字,当然就是前面说过的,好好学习,不要炒股。不过,都这把年纪了,听不听在他,作为朋友我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后来听说,炒股半年下来,他的30万是严重缩水了。

那么,是不是睿智的老年人就明白这个道理呢?也不尽然。我一个哥们儿的爹,退休后炒股炒了20多年了。老爷子退下来之前就是个高工,退休金拿得也很多,若是老实过日子,这点收入足够每年欧洲几个来回了。问题在于每月的退休工资一领出来,他就扔进了股市里,任谁劝都没用。不知情的看了都奇怪,早年日子过得很体面的一个人,何以穿着很不讲究,每天烂菜叶子下饭,一辆破自行车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哐当哐当乱响。日子过成这样,子女们还不能说,谁要敢说一个字,他就把谁轰出去。我这个朋友一说起这事,就满是怨气:我妈就是被他气死的!有一年他说史无前例的大牛市要来了,就把我妈的存折偷出来,取出钱后都放进了股市里。我妈知道后两眼一黑栽倒在地,就再也没起来过。就这样了老头还是不悔改,炒股成了他的全部生活,孙子孙女回去,都跟爷爷没话说。股市是他爷爷,他得好生伺候着。里外里搭进去有200多万了,老头依然坚信:他收获的时节就要到来!

吸食鸦片会上瘾,凡使人产生依赖的东西都给人一种幻觉,所以我们给某些产品起名为“精神鸦片”。早年我们批判西方电影,说那些东西给我们以西方世界无限美好的幻觉,是精神鸦片。如今院线里在放映我们自己拍的烂电影,是不是鸦片不知道?但一再被突破的票房说明,很多年轻人也需要幻觉给自己以欢乐。但这样的精神鸦片还不足以让人倾家荡产,真正使人一个熊市就回到解放前的股市,却是十足的精神鸦片,它使夫妻反目,父子失和,财产荡尽,生活质量严重下降,有的还背了一屁股的高利贷东躲西藏。更为糟糕的是,吸毒者也承认毒品不是个好东西,清醒时也是痛下决心坚决戒除。而炒股上瘾者并不认为股市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他只是认为自己运气不够好,或者是自己没有做得像巴菲特那么好,又或者是听信了某个分析师的烂主意;下次他绝不再听那个分析师的了,比这个人好的分析师多了去了,他要好好操作,认真分析前次的K线图,机会来时及时调动资金,一举而成中国的巴菲特!

对这种中毒很深的人,我连好好学习,不要炒股这句金玉良言都懒得送给他了。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人要炒股,这样的事情不是我们能拦得住的。

(编辑·宋国强)

feimi2002@sina.com

猜你喜欢

过日子鸦片幻觉
鸦片种植与甘青社会经济互动(1928—1937)
当代艺术家处于自以为是的幻觉中
远方
离开网络过日子是怎么样的
毒品极其昂贵,为何晚清穷人也抽得起鸦片
会过日子
基于“鸦片泛滥”的史学阅读及教学价值追寻*——以《鸦片利益链条上的中国人》的探究为例
春天的幻觉
要让孩子从小懂得『过日子』
林则徐禁鸦片抗外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