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保护方面应用浅析

2016-04-09李浩阳长春建筑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四川水泥 2016年6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虚拟现实

何 岩 李浩阳(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保护方面应用浅析

何 岩 李浩阳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中国是被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建筑及古埃及建筑、古西亚建筑、古印度建筑、古爱琴海沿岸建筑和古美洲建筑一起,被史学界公认为世界六支原生态建筑体系,是人类文明不可或缺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动画;文物保护;建筑装饰;数字技术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数字技术在我国发展是突飞猛进,建筑动画的技术在建筑的行业里备受关注,因此数字表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在如今的生活里随处可见受人青睐,比如说我们电影里看到的绚丽的场景画面,房地产的楼盘展示动画,装修行业的室内外效果图的表现,以及园林的规划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等等,都是有数字技术表现出来的,可见数字技术在现代的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正文

一: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对古建筑保护技术的进步

建筑动画技术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探索历程,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和硬件的性能的提高,建筑动画也随之快速的发展,从最开始的简单三维图形到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建筑动画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内容和表现形式更是有了多样性,比如说我们电影里看到的绚丽的场景画面,房地产的楼盘展示动画,装修行业的室内外效果图的表现,以及园林的规划和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等等,将建筑生动地动态表现在人们眼前。

在这个经济、工业发展迅速的社会,全国有很多的大型小型古代建筑面临着危害,被严重破坏,中国的古建筑的保护及修复方面的工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成熟,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工作它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在没有这项技术之前人们会用尺子、笔、本这些简单的测量工具模糊的进行手工测量绘制,非常的不准确,技术的不成熟更别说对文物的保护工作能够彻底。

如今人们掌握了数字技术,会用计算机通过它并利用虚拟现实、图片处理相结合等一系列技术,快速有效的做出一套方案,全方位的研究从而建立起一套对文物保护的体系,有效的对所要保护的对象进行研究和保护策略。

二:保护古代建筑的意义

古代的建筑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历史,而对于我们拥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华名族来说,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是不可缺少的一份工作,不可忽略,这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有着相当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国家的古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还不能够让人满意,这不仅需要当地的政府的支持也需要技术的进步和支持,更重要的是我们作为公民也要以身作则的参与到文物保护的工作中来。

对古代建筑的保护有着很多的意义所在,如今申请文化遗产的国家为了利益争得你死我活,而在争夺这个称号的同时有没有想过是否能够达到一个可以申请的标准,有没有这样的资格和条件,是不是应该切身的放下利益去保护。

如今的数字技术非常方便的帮我们解决了一个大难题,而我们是否应该充分的利用这门技术来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工作,这才是根本,是对保护古代建筑的意义所在。

三:数字技术对古代建筑保护的优点

古代建筑的保护利用数字技术将3D动画技术、虚拟现实、图像处理与建筑工程技术相结合将现有保存下来的文物进行信息采集,将二维数字化技术和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对古代建筑的保护工作,为珍贵的古代建筑的修复和复原工作提供了更加真实精确地数据。

在数字技术没有被广泛应用的年代,工作人员只能凭借着经验利用一些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手工的测量、绘制。不仅浪费时间,人力还有物力,更重要的是测绘出来不是那么的准确,不能够全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建筑的每个细节,导致盲目地探索给古建筑带来了难以恢复原貌的创伤,最终导致古建筑面目全非无法恢复,这给保护古建筑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如今技术的成熟,人们掌握了建筑动画一系列数字化技术,通过计算机建立模型,后期的合成、渲染等制作出来一整套3D全方位的模型。建筑动画的表现包含着更丰富的信息,让人们更接近日常的生活空间,能够精确的、丰富的、真实的表现出来,让人们能直观地看到建筑物的外观、建筑装饰的风格以及内部的整体结构构造等。这使文物保护工作得到了进步,也方便了工作的进一步探索,促进古建筑的推广和古建筑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

四:古建筑数字化研究保护实例

故宫是中国古代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对故宫的数字化及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是一件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一项伟大事业,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0月,都是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研究、展示故宫博物院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利用三维扫描、摄影、三维建模等一系列数字化手段,采集加工、储存古建筑数据,利用虚拟现实及其他技术手段,立体再现文物古建的原貌,更好地促进文化遗产的展示和研究,全方位推进数字化技术在故宫博物院的广泛应用。

总结

古代建筑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对古建筑的保护使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由于战争、自然灾害及现代工业和旅游业带来的污染和破坏,许许多多的大型古代建筑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和破坏,历史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发展的很快,数字图像、3D建模、三维激光扫描等技术对古建筑的数字化管理和保护成为人们的焦点,也能更好地推广古代建筑,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文化的传承。也呼吁人们以身作则敬对我们的历史瑰宝。

[1]尚涛 .孔黎明 古代建筑保护方法的数字化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2(2)

[2]王婉,谢步瀛.中国古代宫殿建筑参数化设计与三维建模【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3]李建成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年8月

[4]张青.古代建筑保护的意义及措施【J】.安徽建筑,2011(2)

G322

B

1007-6344(2016)06-0338-01

何岩(1980-),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职务:长春建筑学院文化创意产业学院副院长,职称:讲师,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李浩阳(1994-),男,汉族,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人,长春建筑学院2012级在读本科大学生动画专业,研究方向为建筑动画。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保护虚拟现实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中国古建筑
名胜古迹
REALITY BITES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