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2016-04-09黄玉生442822197012290015
黄玉生(442822197012290015)
针对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的分析
黄玉生
(442822197012290015)
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是一项复杂的施工技术,同中低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相比,其施工技术要难上许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而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技术需要不断优化。本文主要研究分析高层建筑混凝土的概况,以及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要点。
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有着占地少、空间多、形式高的特点,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建筑用地,解决了大量城市人口的居住问题,同时,还能优化城市街道。在所有施工材料当中,除钢筋之外,混凝土是提高高层建筑强度的主要材料,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不断增多,而为满足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需求,我国的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原来的施工基础上不断优化,从而为高层建筑的浇筑施工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1.高层建筑混凝土概况
(1)胶凝材料: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一般以水泥为主。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当中常用的水泥主要有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成分有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4CaO.Al2O3.Fe2O3。从这些主要成分当中可以看出水泥有较高的水化热,因此,水泥在水化之后会放置出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将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从而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有着极大的温差。而在温差作用下,混凝土的内部压力会与混凝土的外部拉应力相互作用,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外表面出现不规则的应力裂缝[1]。因此,在选择水泥时,相关施工人员应当选择水化热比相对较小的水泥。
(2)骨料:正常境况下,一般采用碎矿石、卵石、细沙,以及粉煤灰作为混凝土的骨料,碎矿石、卵石为粗骨料,细沙、粉煤灰为细骨料,同时,混凝土对这两种骨料的粒径、横截面积有一定的要求。粗骨料的粒径一般大于4.75mm,而细骨料的粒径一般都小于4.75mm,混凝土的配比对粗细骨料都有一定的要求,为满足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强度要求,在选择骨料时,应当严格按照粗细骨料的粒径正确选用。
(3)外加剂:正常情况下,都将水作为混凝土的外加剂。水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与和易性,水量较多利于搅拌,但会影响水泥的坍落度和强度,水量较少,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水泥的强度,但不利于混凝土的搅拌和坍落度的测试。因此,在加入外加剂时,应当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的施工要求合理确定外加剂的用量。
(4)配合比:配合比指的是,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在混凝土当中所占的比例。因此,混凝土在实际配比过程当中,应当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所采用的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的性能进行科学的配比,从而确定最合理的混凝土浇筑施工配合比[2]。
(5)混凝土:混凝土指的是将水泥作为胶凝材料、将碎矿石、细沙等作为骨料、在加入一定量的外加剂按一定配合比配置而成的建筑施工材料,是高层建筑浇筑当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材料。因此,在高层建筑浇筑当中,一定要合理的配比混凝土。
(6)混凝土的主要性能:
a.坍落度:混凝土的坍落度一般为12-18mm。
b.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强度,以及较好的流动性、和易性、可泵性。
c.混凝土要求具有一定的膨胀性能,从而避免混凝土因收缩而使得两个侧面产生收缩裂缝,进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和受力情况。
2.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施工难度大的建筑施工技术,因此,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有一定的流程,正常流程为清理浇筑模板—检查钢筋—工程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及检修[3]。这些流程当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质量,从而影响整个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外观、建筑需求、安全性能等。因此,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1 混凝土的运输及输送
(1)同中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工程量要大很多,且工程周期长,而为了确保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和竣工时间,高层建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通常都会采用供应商配置好的商业混凝土。因此,在进行混凝土运输之前,应当根据高层建筑工程量的大小,来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根据浇筑施工现场的距离,来制定和合理的运输方式,从而避免离析、沁水、漏浆现象的产生。
(2)根据浇筑现场的施工条件,制定合适的混凝土管布置方案,尽量将混凝土管的输送距离缩短,从而降低混凝土在输送过程当中所遇到的阻力,将混凝土管线的长度控制在最短范围之内,尽量减少弯道,缩短管长。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受高度的影响会给混凝土的输送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混凝土管道的布置过程当中,应当确保混凝土输送管可达到建筑物的最高高度,从而避免混凝土在输送过程当中各种问题的产生,进而保障混凝土的输送和混凝土浇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混凝土在配比时,应当根据输送管的直径参数,合理的考虑骨料粒径的大小,流动性,从而进行合理的配比混凝土。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施工之前,应当对浇筑现场的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用水和同等强度的水泥对混凝土输送管道进行湿润,从而确保混凝土运输管道的管壁处在湿润状态,同时,混凝土输送管道在使用之前,应当用水或者气清洗一遍,但这两种该方法不可同时使用[4]。
2.2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当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初凝进行试验,在初凝试验过程当中要准确的把握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混凝土初凝试验完成后再进行坍落度的试验,这样便于施工相关人员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从而保障整个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施工进度。
(2)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当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最大下落高度不得大于3m,其可以有效的防止混凝土在下落时拌合物产生离析、不均匀现象,以及模板在浇筑过程当中出现失稳和跑模现象,从而确保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匀质性[5]。
(3)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对浇筑的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并将模板内的碎屑杂物清理干净。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离析现象的产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采用漏管或是导管插入模板内进行浇筑,杜绝承台定顶放入混凝土当中进行浇筑,尽量将混凝土的堆积高度控制在1m之内,最好不要超过1m。
(4)在混凝土浇筑时,应当严格遵循混凝土分层、分段连续浇筑的原则。浇筑时,从高层建筑的最底层开始,直到浇筑到产生一定的距离之后再开始浇筑第二层,如此循环往复,一直到整个高层建筑的浇筑工程顺利完成即可。但是,分层浇筑的技术只适用于厚度小面积大的高层结构。
(5)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对混凝土面板进行浇水养护,也可采用麻料和草帘对混凝土面板进行养护,从而避免混凝土面板应各种客观因素而引起的裂缝问题。与此同时,定期对混凝土面板进行检查,在发现各种不规则裂缝时,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修补。
3.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混凝体浇筑一项复杂的,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的施工技术。而要保障混凝土浇筑工程顺利进行和定期完工,就必须要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当严格控制好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对浇筑的模板和钢筋进行检查,严格遵循混凝土分层、分段连续浇筑的原则;在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及时对混凝土面板进行浇水养护和定期检修。
[1]苗庆林.关于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创新[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9:100-101.
[2]潘美环.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7:68-69.
[3]王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环节相关技术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0:244.
[4]冯大勇,白毅峰,苏小涛.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259.
[5]桑学齐.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5,09:35.
TU75
B
1007-6344(2016)06-01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