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居住区绿化空间设计

2016-04-09魏志文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518000

四川水泥 2016年6期
关键词:空间设计绿化景观

魏志文(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518000)

城市居住区绿化空间设计

魏志文
(深圳市翠绿洲环境艺术有限公司 518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人们逐渐关心到了居住环境的生态性与审美性。城市空间环境设计的优化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普遍追求,本文主要介绍了当下城市居住绿化景观的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城市空间;环境设计;优化;绿化;设计策略

一、当下城市居住绿化景观的空间设计存在的问题

1.片面追求绿地

根据居住景观设计的原则和要求,在居住区中需要有一定的绿地,开发商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在绿化的面积上就大费周章,用绿地来代替绿化吸引消费者的购买。这种片面地追求绿地面积,通常种植的是草皮,没有树木,一方面可以节约用地,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很多时候,草地上贴的都是“小草青青,请勿践踏”的标语,这样可以栖息的草坪变成了纯观赏的景色,这就失去了绿化的作用和意义。

2.盲目引进树种

一些开发商为了提升自己的房产档次,吸引一些具有经济实力的业主,就盲目地引进名贵的树种。很多树种生长周期较为缓慢,短期时间内无法达到理想的生长效果。

除此之外,名贵树种的种植和保养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商如果在建设初期可以做到基本的维护,时间进一步的推移,会让开发商逐渐意识到成本之高所带来的负担。在后期维护不及时,一些开发商就干脆不进行维护,就导致许多名贵树种在本地不能正常地生长,景观效果不佳。

3.缺乏绿化尺度规划

一些住宅区单纯地追求绿化的效果,选择价格低廉的草坪和树木,没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并且有着利用率低的特点。例如在公共场所栽培一些多刺的植物,容易对儿童活动造成不利的影响。住宅区种植夹竹桃、天南星科植物,这些虽然有着形态美观的特点,但事实上,它们散发出来的气味对人体会造成不利影响。很多情况下,盲目地种植树木,忽略居民的采光和身体安全,这样的种植效果就十分不理想。

二、城市居住区绿化景观空间设计策略

1.树种选择要注重其特性

在生态住宅区的景观绿化设计,,要遵循景观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合理、科学地布置绿化景观,让绿化景观不仅可以保持生态型,还可以具备一定的美学价值,更适合人类去居住。

生态景观设计在选择植物时,要注重配合性,大量地使用乡土植物,应用乡土的树种,有目标、有计划、有节制地引进外来的植物物种。同时,还要注重保护当地生物物种的稳定性,保持景观特色,降低维修成本。同时可以选择一些具有适应性、观赏价值的外来物种,丰富绿化景观的设计内容。

2.保持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植物在生态区中最好要体现出一定的主题性,利用多样性原则,丰富设计内容。城市居住的绿化景观空间设计主要通过乔木、灌木和花草的结合,利用层层交替的设计手法,体现出空间设计的多样性,增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不同方法的配置,可以建立一个局域的湿地、花溪、草地等景观,例如火凤凰等草类植物可以成为绿意盎然景观的代表,在其中点缀一些具有观赏性的乔木,例如乡长、棕榈和隐形等等,在这些草地和树木中载入鲜艳的花卉,保持高低错落,体现出绿色景观设计的主体性。通过气象系统显示出一定的“时景美”,为整个居民区塑造出一种优雅、宜人和舒适的环境,做到主次分明,讲究科学搭配。具体可以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的特性,来创造不同的四季景观。尽量表面显现人工性,体现出一种浑然天成之美,利用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精华空气,提升居住的环境质量。同时也可以栽培一些吸引鸟类昆虫的蜜源植物,为居住环境构建出一种大自然的景象。

3.实现居住环境的整体性设计

居民区的绿化景观设计不仅要体现早造景的组织与策划上,同时也要注重景观空间形态的整体性塑造,为绿化景观塑造一定的氛围。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居住环境从一定范围内,应注重协调环境与居住区的关系。在居住区的设计规划中,应注重与城市的联系,让居住区成为城市中绿化环境的一个纽带,实现公共与住宅的有效连接。

在用地情况十分紧张的当下,可以将不同等级的绿地镶嵌在相应的城市用地当中,各个版块利用绿地相连,由具体的连接面积、绿道的宽度来决定系统连续中的强弱变化。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应尽可能地扩张板块的面积,拓展相关的宽度。同时,绿岛方向应和夏季风向保持一致,这样有助于夏季的通风。小区的绿化环境设计,可以从居住区延伸到小区以外,其中包括休息设施、景观小品以及居住道路内部、公共服务设施等等,这样大大更新了传统的绿化模式。

4.重视审美作用

植物作为一种立体空间实体,在错落交织之间可以组合成诸多的空间效果,这和树干的高度、枢密程度有关。城市居住区域的绿化景观空间设计,要追求构图、质感、绿点和绿面等景观,讲究硬质景观的使用,注重绿化的保养与维护,这些从一定角度上,丰富了景观设计的内涵,实现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结合。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利用点、线、面的涉及方式,可以以单独种植方式出现,可以以成双成对的种植方式出现,也可以以群体性的种植方式出现。通常情况下,单独出现的树木更容易引人注目,所以这种植物种植最好选择高大的乔木。树形配合要注重审美性和适宜性。树形主要是指树木的枝干姿态,树冠的轮廓,这不是人工可以控制的,但是可以根据树形的特点,做出恰当的修剪。

合理利用植物的空间布局,根据地形、组团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用地与空间围合方式。强调人性化设计,善用透视变化几何错觉实现植物的造景工作,充分考虑树木的形态特征,通过前后交错的种植方式谋求一种曲折起伏的地形。倡导景观的韵律与美感。

城市的绿化景观空间设计,要全面掌握设计的主题和思想,从这些审美要素出发,结合室内、室外的可用条件,包括室内的照明、空间和家具,以及室外的陈设、阳光、环境阴影等等,以此来凸显居住环境的气韵、气势和气氛,结合这些形象创造具体的居住环境艺术。参考我国著名的颐和园,作为一个典型的传统的生态环境设计,就充分地考虑了上述的因素。从审美的角度来说,绿化景观空间设计需要结合居住与绿化的综合效果。

5.注重生态性

近些年来,城市地区的圈地、占地活动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得城市地区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出现用地不平衡的矛盾。城市有建设工业、厂房的问题,排泄受污染的水质,给人民的生活、生产造成较大威胁。城市景观不仅是由人为决定的,其中一大部分因素是取决于当地特色。建立带有当地特色的城市景观,必须有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当地的地理特点、地理布局来进行恰当的营造,所以,要充分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结合,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根据当地不同的地势地貌,对居住建筑实行合理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然形式、地形地貌的作用,将建筑群有效的与自然合二为一,形成别具一格的居住格局。

结语:

提升住宅区的绿化建设,完善住宅区的居住功能,实现生态环境的构建。以此为基点,逐渐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居住环境。建设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居住空间,倡导人性化设计,坚持以人为本。打造高质量的住宅区,具有生态性与审美性,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王浩,李咏华. 现代居住环境景观生态设计探析——从空间结构要素着手[J].中国园林,2003,05:41-44.

[2]蔡永洁,黄林琳. “观景”与“景观”之间——滨水居住空间模式的思考与三次尝试[J]. 建筑学报,2008,04:32-35.

[3]闫彦. 城市居住环境景观表达与评价——评析合肥金色池塘住宅景观设计[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129-133.

TU7

B

1007-6344(2016)06-0088-01

猜你喜欢

空间设计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V&A“源于自然的时尚”展览空间设计
忱意空间设计办公室
多元·开放·激活:公共空间设计的未来趋势探索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居住空间设计《啁啾》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