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
2016-04-09邓卓良身份证441422198512055179
邓卓良(身份证:441422198512055179)
浅析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
邓卓良
(身份证:441422198512055179)
在种类繁多的旅游中,乡村旅游成为了当今最具有特色的一种旅游,它依托于乡村独有的田野、农舍、民俗。传统的乡村生活是吸引大量游客的重要因素,这种传统的乡村生活是以乡村的衣食起居为主的,宁静舒适、远离喧闹是它的主要特色。但是当今一些乡村在向城镇转化,原有的乡村特色开始消失,这使得乡村旅游的优势渐渐在衰退。因此如何进行良好的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如何展开进行详细的探讨。
乡村旅游;规划;建筑设计
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在旅游业中占有较强的优势,在于其拥有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就是保持乡村生活的原生态,避免因经济的发展而在乡村中出现城市化的因素。对乡村生活原生态进行保持需要充分利用乡村的特有资源,在衣食住行方面保持乡村生活的特色。
一、当地旅游资源的利用
人们如今对于乡村旅游非常的向往原因在于乡村的特色尤其是地方特色非常吸引游客。因此利用好当地的旅游资源是做好乡村旅游和保持乡村旅游特色的关键。
乡村旅游资源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当地特有的农作物。首先说特有的农作物种植就是一种自然景观[1],因为不少的游客来自大城市,甚至说有些都是生在大城市长在大城市,对他们来说一片片的农作物就是一种很美的自然景观。而且有很多农作物是一些地方特有的,这更为吸引游客。
以广东为例,菠萝和荔枝是当地有名的农作物,尤其荔枝是广东的特有水果。成片的荔枝种植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都是极极具有吸引力的。大片的荔枝树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游客可以在此拍照,以便在微信朋友圈上晒出自己的旅游经历。另外苏轼当年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名句,这一名句被广泛的游客所知,因此荔枝种植也可以作为一种人文旅游资源,使游客畅游其中。
之所以将农作物的种植当作一种景观,是因为这样的资源利用能够带动这些农作物的商业销售。这其实是乡村旅游中经济收入的重要部分。不少的游客把购买特产作为旅游的必要部分。而乡村旅游销售的农作物具有原生态的优势,这是大城市超市所不具备的。近年来由于养生风气的泛起,使得不少人在选择食物的时候更多注重食物的原生态,青睐无公害的食物。
因此乡村旅游规划中应该注重在农作物的种植中营建无公害绿色农作物的种植,这样的农作物有利于带动整个乡村旅游的发展。
另外在乡村旅游中还应该注重对于一些自然山水的景物的利用。例如在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河流较为常见,因此可以利用一些河流尤其是田间的河流,进行竹筏、木筏漂流观赏的项目。这样的项目能够让游客真正体会到农村特有的生活,让影视、小说中的农村生活细节真正的走入到游客的旅游生活中。
二、民宿规划建筑设计
随着民宿的兴起,大量的游客可以找回淳朴且自然的“世外桃源”。但不少地区过度的民宿规划改造往往只是形成了一个个仅仅在外观上与现代都市有所差异的乡村式大卖场。那个我们以为找到的“桃花源”,也只是没有灵魂和文化内涵的漂亮空壳。
因此乡村民俗的改造应该注重对乡村文化气息的保持。[2]乡村旅游中的民俗改造包涵了居民房屋和沿街外墙的改造,要想保持对古村落整体的保护,应该注重乡村文化特色的整体出现,切记在乡村古村落的维护中出现泛城市化因素不协调现象的出现。
客家文化的建筑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客家传统民居的特点是以土楼、围龙屋和殿堂式围屋传统民居为代表,类型不一,风格有异。但是坚固性和安全性以及封闭性还有合族聚居性是它们突出的共同特点。在广东地区客家民族以圆形的楼为主,围龙屋是其中典型的代表。在街道外墙方面体现的更多是民居之间的连接,较之北方的独立外墙有所不同。
因此在对客家乡村民俗进行规划时应该注重对特色的维护,尤其是街道外墙无论是从建筑材料上还是在样式上对要加强原生特色的维护,避免使用现代建筑材料钢筋水泥等进行神似的模仿。
潮府文化中的乡村建筑更具有地方的特色,其民居的建筑形式主要呈现“下山虎”、“四点金”等类型,小型屋居基本上用灰土闸垒砌,或用灰沙土版筑夯成;大型建筑主要依靠灰沙土夯墙,并且贝灰比例较高,有意思的是还添加稻草筋、糯米饭等材料。即使这种建筑的栋梁结构与其他地区的民居大同小异,然而其功能与风格却有潮府文化的固有的特点。
在改造民宿中对于此类的建筑应该注重其装饰使用,对金漆木雕、石雕、灰塑和嵌瓷彩画,等装饰要进行充分的利用。因为这些都体现了潮府文化的审美意趣,同时也反映出了技术进步和文化演进的情态。
其实潮府文化是中原文化和当地土著文化的结合,其中不少是对儒家文化的积累,而这一点更能反映到乡村建筑上,尤其是沿街的外墙,儒家文化中的儒雅、庄重表现的淋漓尽致。因此在对潮府文化乡村民宿改造中应该特别注意沿街外墙文化气息的体现,使得沿街外墙和特有的民居能够得到完美的配合,让游客无论是居住还是漫步在街上都能够感受到乡村文化的气息。
对乡村民宿建筑改造中注重对原有特色的维护目的在于展现给游客一个真实的原生态的生活环境,使游客能够真正体会乡村生活。
三、乡村旅游中衣食住行的特色体现
应该说游客之所以热衷于乡村旅游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乡村的生活吸引着游客[3],生活主要涵盖了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因此做好乡村旅游必要在衣食住行方面,尤其是食、住、行三方面注重维护农村的特色。
饮食这一方面,要重点突出农村的特色。我们知道乡村的饮食和城市的饮食有着很大的区别。乡村饮食的主要特点就是种类多、量大。因此无论是在餐具使用和桌椅使用上都要紧紧和乡村饮食特点相结合。在餐具使用上要采用乡村的盆、碗,在桌椅上要更多使用农村特有的餐桌和吃饭时用的小凳子,这样首先能够营造出一种乡村饮食的氛围。另外在用餐种类上要注重地方农村的特色,保持原有饮食的特色做法。
旅客的居住是旅游中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在居住上保护乡村的特色显得非常重要。现在不少的地区乡村出现了不少的农家旅馆,但是这些旅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搬照城市旅馆的模式。因此全方位的对农家旅馆进行模式的转换。首先农家旅馆在屋内家具上避免使用一些现代的家居,例如席梦思床、沙发、电脑桌等。应该更多采用一些农村的家具使用,让游客能够感受到乡村平常生活的气息。
游客到乡村旅游乘坐交通工具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其在南方村落与村落之间距离较长。在交通工具使用上要注重乡村特色的维护。其中南方地区最有特色的就是船,这对于北方来的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在交通工具的使用上要摆正意识,旅游观光不一定只局限于景点,沿途更是观光的不错选择。因此切不要考虑船等乡村特有交通工具的缓慢而影响旅客观光。应该说恰恰是这种缓慢,使得旅客真正领略旅游的乐趣。
其实衣食住行方面注重对乡村特色的维护其目的在于能够让游客真正体会到乡村的宁静、远离城市的喧闹。乡村生活的本质就是平淡,是一种返璞归真美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让游客能够体会乡村原汁原味的生活,使他们的旅游变得有趣。
四、结语
乡村旅游的长期发展离不开对乡村生活原生态的保持。首先就是对当地原有资源的充分利用,尤其是当地的特产,既可以作为景物观赏,又可以进行商业贸易。其次注重对古村落的维护,特色的地方民居是乡村旅游的一大看点,因此要特别注重村落民俗建筑的维护。最后在乡村旅游中的衣食住行的方面要注意保持乡村的特色,让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乡村生活的气息。另外,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需要的是一种思维的转换,要避免因经济的发展而盲目迈向城镇化,使得乡村生活能够保持其原来的应有的特色。
[1]王崑,王超,张金丽.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北方园艺,2010,08: 107 -109.
[2]张磊.乡村旅游规划设计[J].大众文艺,2010,08:149-150.
[3]孙馨,陈士惠,路雪梅,徐鹏飞,李海芯,何淼.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13,10:4458+4515.
U45
B
1007-6344(2016)06-00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