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加固措施

2016-04-09王益学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交通运输局四川甘孜州626000

四川水泥 2016年6期
关键词:垫层道路土地

王益学(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交通运输局 四川甘孜州 626000)

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和加固措施

王益学
(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交通运输局 四川甘孜州 626000)

在道路施工建设中经常会遇到软土地基,对于软土地基需要进行相关的处理才能投入使用,如果软土地基处理的不合理,就会出现路基沉陷较大、路基失稳、路面不规则起伏、路面开裂等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到行人及车辆的安全问题。现如今国家有关部门已对这一问题有了高度重视,特别是市政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等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阐述了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有效的加固措施。

道路施工;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加固措施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公路建设也飞速发展起来,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软土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或是进行路基施工的现象,软土地基对公路的危害已经引起了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这就要求必须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其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善地基土的工程性质,以此来满足建筑物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软土地基的特点是强度低、固结慢、变形大,因此可根据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不同特征、分布情况和地理环境等因素,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2 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现有的正在使用的公路中,由于受到当时社会经济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及建设思想的制约,有很大一部分已经不能适应交通量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有的甚至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路基沉陷、路基失稳、路面不规则起伏、路面开裂等问题,进而严重威胁到行人及车辆的人身财产安全。另外,由于道路施工中工程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各个道路工程的地基条件差别很大,导致各个道路工程对地基的要求也不同,而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工作部门也会导致具体施工材料的有所差别。因此,在进行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时要根据具体的地基条件、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处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确定合理的处理方法。

3 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

3.1 表面表层处理方法

3.1.1 表层排水法

在道路施工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中,表层排水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方法。在填土之前,需要挖掘沟槽来排除地表积水,以此来降低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通常所挖掘的沟槽应控制在深度为0.5-1m,宽度为0.5m的范围内。在挖掘沟槽之前,还应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勘察,结合当地地形、地貌特征,有效利用自然地形坡度进行排水,同时缩小沟槽之间的间距,从整体上提升软土地基的排水率。最后,在排完水后,再用透水性较好的沙砾或碎石子对软土地基进行回填。

3.1.2 砂垫层的添加

砂垫层的添加顾名思义就是在表面表层处理过程中,对砂垫层进行添加。当软土地基中含有较高的水量时,可以在软土层上通过对砂垫层的添加,使添加厚度控制在0.5-1.2m范围内,以此来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砂垫层添加的方式通常应用在软土地基的浅层处理中,通过应用机械设备挖出软土,然后用较高强度的沙砾或碎石子等进行替换。砂垫层的添加主要是为了降低水位,使地下水成为填入内部的地下排水层,进而对上层发挥排水作用,具有显著的固定性。

3.1.3 抛石清淤法

抛石清淤法主要是针对那些常年积水的低洼路段,这些路段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排水难度,故而采取抛石清淤法。具体在应用的过程中,应控制片石的直径大于30cm,若直径达不到30cm,则要求其含量低于总量的20%。在具体抛投施工中,应先对道路中段实施抛投,先前后两边,然后应用抛投片石的方法进行清淤处理,在完成抛投之后,还需要运用重型压路机进行反复碾压以加固效果。

3.2 深层处理法

3.2.1 灌浆法

通常在对软土地基进行灌浆时,首先应将水泥或其他浆体构成浆脉,在用浆脉对软土地基进行持续的渗透和填充的过程中,应实施压实操作来强化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另外,由于灌入的浆体会对浆体土层的原有性质造成破坏,从而形成塑性变形区域,而与距离浆体比较远的图层则会产生弹性变形,由此提高了软土地基的密度,造成复合地基的出现。

3.2.2 粉喷桩加固法

在采用粉喷桩加固法之前,应对粉喷桩的材料实施严格的检验,尤其是水泥材料,禁止使用结块、变质、受潮等材料,此外,在喷桩之前还应进行试桩处理,使实际施工中的钻进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喷粉量、喷气压力等施工参数得到保障,以此来增强加固效果。

3.2.3 排水桩垂直放置法

为了保证软土地基的排水固结,应缩短排水的距离,并在地基中间垂直放置排水桩,根据不同的材料划分,排水桩主要分为两种,一是砂井排水桩,一是纸板排水桩。砂井排水桩一般设计在15-20m之间,应用砂井排水桩时,应先在地面预先铺设好砂垫层,并在排水沟设置好之后,再将排水桩打入。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优质的粗砂,优质的粗砂具有良好的渗水性能,同时排水桩竖向放置,不仅能够实现排水固结,还能加固软土地基的紧密性。

4 软土地基的加固措施

软土地基的超载容易造成地基土塑流挤出的现象出现,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相关部门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控制施工速度和加载速率,这样能有效的减少过快速度现象的产生。具体实施时应首先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加载试验观测,在完全掌握沉降情况之后,进一步控制加载速度,把握好加载间隔时间,逐步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固结,以此提升软土地基的强度。这种方法能有效避免地基土塑流挤出的现象发生。另外还可以通过在建筑物四周打入打板桩的方式防止地基土塑流的挤出现象,打板桩必须具有足够的刚度和锁口抗拉力,以此来抵抗向外的水平拉力,由于这种方法存在较大的弊端,比如较大的材料消耗,所以不经常使用。再有一种方法就是反压法,作用在软土地基基层平面处的压力对地基土塑流挤出的现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用在软土地基基层平面处的压力过小会降低地基土塑流挤出的能力,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可通过在两侧堆土的方式产生反压力使两者的压力差变小,以此提高软土地基的稳定性。

要想做好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工作,除了要运用好上述提到的软土地基加固措施之外,还要做好道路施工中的管理工作。就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普遍存在由于不合理的施工管理而引发了一系列问题,比如地基的扰动、机械行走路线的出错等,这些都将或多或少的导致软土地基加固不均匀及路面沉降不均匀等现象的产生,因此在道路施工中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

5 结语

地基是道路施工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道路的主体,更是道路施工工程的基础,软土地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影响软土地基的稳定性,进而影响道路通行的质量及安全。就目前而言,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且各有利弊,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本着科学实际的态度认真分析工程的实际情况,给出最合理最有效的处理方法,从而确保工程质量。

[1]折学森.软土地基沉降计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2]李彰明.软土地基加固的理论、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54(32):76-78.

[3]苏建林.公路工程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12(13):102-104.

[4]黄兴安,李在祥,黄希文.市政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5]陈祥义,戴玉森.公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0,20 (31):211-212.

[6]罗观云.公路常用软基处理设计[J].山西建筑,2012,34(11):295-296.

U45

B

1007-6344(2016)06-0034-01

猜你喜欢

垫层道路土地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我爱这土地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垫层对水泥土搅拌桩桩土应力比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换填垫层底面处土的自重应力的计算方法探讨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面板堆石坝垫层施工及坡面防护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
垫层混凝土对落水孔水库坝基应力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