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动态

2016-04-09

石油化工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石油能源

科技动态

石油在全球能源市场的份额出现增长

英国石油公司(BP)在最新年度全球能源统计报告中称,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变化。自2014年以来全球石油供应过剩导致油价下跌逾50%后,去年石油在全球燃料构成中的市场份额自1999年以来出现首次增长。BP表示,由于全球经济疲弱加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导致全球能源的整体需求正逐步放缓。同时,煤炭的市场份额正在下降,而石油、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却有所增长。受美国需求大幅减少的影响,去年全球煤炭消耗量较2014年下降1.8%,这是煤炭消耗量有史以来最大的年度百分比降幅。2015年全球整体能源消耗量同比增长1%,增幅低于10年平均值的1.9%。2015年全球石油产量同比增长3.2%,消耗量则增长1.9%。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6年第13期)

汽车减排刺激全球丁二醇发展

美国大视野研究公司发布的一份市场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丁二醇(BDO)、聚四氢呋喃(PTMEG)和氨纶市场有望达到175.3亿美元。监管政策鼓励发展轻质复合材料,从而降低车辆的碳排放,是刺激BDO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这一市场主要是受化妆品、药品、纺织品、工程塑料和汽车应用对BDO需求增长的推动。BDO约有50%用于生产四氢呋喃(THF),即生产PTMEG的中间化学品。PTMEG主要用来生产氨纶/弹性纤维/莱卡,后者被应用于多个终端应用行业,包括纺织品和汽车内饰等。据称,2014年全球BDO市场规模为124.6 kt,预计2022年将增加到2 913.1 kt,2015-2022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2%。其中,THF是BDO的最大应用领域,约占2014年总收入的50%。2015-2022年PTMEG需求有望以5.9%的复合年均增长率攀升。氨纶是PTMEG的主要应用领域,2014年占市场总量的75%以上。在纺织品和汽车内饰方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偏爱便宜、弹性和耐用的材料,这成为推动该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亚太地区是氨纶的主要消费市场,其需求份额2014年估计为69.4%。

(摘自石油化工2016年第7期)

新型净水剂助力土壤污染治理

近日,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电镀废水深度治理技术”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评价委员会一致认为,这一采用新型净水剂用于电镀废水处理的项目技术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未来将在我国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根据2014年发布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告数据推算,我国有待修复的耕地污染面积约3.9亿亩,全国耕地修复成本估计在4万亿到10万亿之间。可见重金属污染土壤分布之广,修复之难。

据悉,这一由广东方氏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开平市百合镇绿泉净水剂加工厂共同自主研发的“电镀废水深度治理技术”,将通过采用新型药剂,以新型治理工艺和污水人工操作技术相结合等措施,不仅将降低运营成本50%以上,而且将使电镀废水达到可排放最高标准。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645期)

氢能产业化引领新能源汽车变革

氢能被誉为21世纪的“终极能源”,7月19日,氢能产业化的大幕在东莞拉开。来自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厦门、佛山等地的国内100多家氢能产业链上下游机构和企业齐聚东莞,共同发起成立专注于氢产业技术研发、资源对接、业务拓展的氢产业联盟。

据悉,中国·氢产业发展基金和氢产业联盟同时在东莞成立,首轮规模100亿元人民币,未来将重点投向氢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还将推动产业垂直细分领域加速整合并购,以实现制氢、储氢、加氢、智能电网、燃料电池、交通运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和产业突破,推动我国“氢社会”建设。除了东莞,佛山市对口帮扶云浮市建设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也将培育发展以氢能源产业为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已经建成氢能源客车整车生产基地、商用燃料电池生产基地。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645期)

中国石油需求2030年达峰值

7月13日,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发布了《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在目前的政策情景下,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将在2030年左右到达峰值,而到2045年前后,天然气将超越石油成为全球第一大能源。

为了呈现在不同情景下的未来能源版图,此次报告将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分为四个情景:粗放、现政策、低碳和强约束,依据不同的情景预测出不同的结论,并将展望期延至2050年。

报告指出,石油在全球未来能源结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将在2030年进入顶峰,超过51亿吨,随后进入高位平台期,在2040年后加速回落,直到2050年下降至45亿吨左右。而我国的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约6.7亿吨,年均增长2.0%,原因主要是燃油经济性不断提高、燃料替代和电动汽车的加快普及。2050年石油消费将降至5亿吨。

报告预计,全球天然气消费由2014年的3.4万亿立方米,持续增长至2050年的5.5万亿立方米,年均增长1.4%,是增长最快的化石能源。到2050年将会接近美国目前的消费水平。2030年天然气消费增长到5 100亿立方米,2050年达到7 100亿立方米。

这个故事被改编成了歌剧《夕鹤》,今年八月在天津音乐学院公演。这部歌剧是日籍导演张文乃专门为纪念天津市与神户市成为友好城市四十五周年创作的。那她为什么要把这部歌剧特意带到中国来呢?在彩排间隙,我有幸采访到了她。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6年第14期)

我国首次用莫来石做金属空气电池催化剂

日前,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王卫超教授、美国休斯敦大学姚彦教授联合研究团队,成功将锰基莫来石材料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镁空气电池,大幅降低了成本,可在中性电解液中稳定工作,其优越的催化活性极大提高了镁空气电池的效率。这是莫来石材料首次在氧还原反应中得到应用。该成果2012年发表于《科学》杂志。

金属空气电池是以金属为燃料,它以空气中的氧作为正极活性物质,金属锌(或铝、镁)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空气中的氧气可源源不断地通过气体扩散电极到达电化学反应界面与金属反应而放出电能。

“莫来石是一类陶瓷材料。之前几乎没有人想过用它来做金属空气电池的催化剂。”王卫超说,这一想法源于他4年前所做的一项处理柴油机尾气中氮氧化物的研究。他在实验中发现,在将一氧化氮转化为二氧化氮的过程中,锰基莫来石材料表现出优良的催化效果。

“第一,是成本大幅降低。第二,是它更加稳定,可以更多次重复反应,这就意味着电池寿命的延长。第三,这是莫来石材料首次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为莫来石材料在电化学中的新应用开辟了新路。”姚彦教授说。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6年第14期)

我国开发出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

7月6日,淄博正华发泡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理工大学共同开发的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在山东淄博进行墙体喷涂应用试验取得成功,应用该发泡剂生产的聚氨酯材料压缩强度高、导热系数较低、尺寸稳定性良好。这为世界聚氨酯产业摘掉氯氟元素的紧箍咒、开启绿色发展的新篇章迈出了重要一步。

专利技术发明人、山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教授毕玉遂表示,“我们开发的聚氨酯化学发泡剂不含氯氟元素,可以完全替代现有含氯氟烃的物理发泡剂,为世界聚氨酯产业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找到了一条全新出路。无氯氟聚氨酯化学发泡剂CFA8是目前世界上除水外,唯一一种能与异氰酸酯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有机化合物,为聚氨酯化学发泡剂的开发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重新定义了聚氨酯产业发展方向。”

(摘自中国化工信息2016年第14期)

智能完井技术落户吐哈油田

8月16日,吐哈油田首口电控智能井-葡6-20井进入生产测试阶段,标志着智能完井技术正式落户吐哈油田。

智能完井技术是近年国际石油界一项高新开采技术,其压力监测分辨率为0.01 MPa,温度监测分辨率为0.1℃,可实时监测井下压力、温度的细小变化,并为多层段油井的分采提供远程调节,对油藏地质的深入分析起到指导作用。

此次测试的葡6-20井,是吐哈葡北油田的一口采油井,完钻井深2 550 m。分两段生产采油,每段各部署一套电控型配产器,通过穿越式封隔器独立控制各层生产状态,配产器通过电缆连接至井口,实现井下压力温度数据采集、传输以及各层生产状态的调整。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657期)

已累计完成投资375.02亿元神华宁煤煤制油项目年底产出合格油

8月23日,记者从神华宁煤集团了解到,该集团加快国内首个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神华宁煤年产400万吨煤制油示范项目建设步伐,10月15日甲醇线将投料试车,11月15日油品A线投料试车并打通全流程,年底将产出合格油品。该项目将对煤炭企业延伸产业链、去库存、产业转型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

神华宁煤400万吨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2013年9月开工建设,2017年4月将全部建成投产,总投资600亿元,截至今年7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375.02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可转化煤炭2 046万吨,生产调和柴油273万吨、石脑油98万吨、液化石油气34万吨;副产硫磺20万吨、混醇7.5万吨、硫酸铵10.7万吨。

据煤制油项目建设指挥部总指挥蔡力宏介绍,该项目还承担着国家37项重大技术、装备及材料国产化任务,打破了国外行业垄断,有效提升了我国重大装备、材料制造业水平。项目工艺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8.5%。

(摘自宁夏日报第20885期)

我国能源产业转型的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的文章称,“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能源革命发力提速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从国内、国际两方面,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能源发展形势,推动能源生产消费革命迈出坚实步伐。

一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不合理需求、技术进步、能效标准管理,多管齐下节能提效,实现“能源总量和强度的双控”。

二是大幅度减煤。在“十三五”时期,不再增加煤炭消费量。这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也是大气污染治理的必然要求。

三是大力度、高质量发展非化石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水、风、光、生物质、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降低成本。

四是稳油增气。要提高燃油标准,发展新能源车。同时,加强石油的替代,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到2020年要提高到10%以上。

五是发展智慧能源互联网。电力系统向可再生能源的适应性变革,是能源体系低碳转型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要与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六是在新型城镇化中坚持低碳设计,推进农村能源形态的进步。“十三五”时期影响能源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城镇化。特别是基于燃煤的传统城镇化可能会加重环境负荷,因此,我国的城镇化需要精心设计。

(摘自中国石油报第6662期)

神华宁煤煤制油空分装置产出合格氧氮产品为项目11月5日油品A线试车奠定基础

8月27日15时48分,神华宁煤集团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3号空分装置顺利产出合格氧氮产品,比原计划提前2天,拉开了煤制油项目主工艺装置试车的序幕。

该项目空分装置自今年6月27日3号汽轮机单试以来,历经2个月时间,接连取得了空压、预冷纯化、增压、膨胀等机组试车成功。经过8月27日空分冷箱开车,冷箱内低温设备、管道、换热器等经过了低温检验,各项运行指标完好,产出合格氧氮产品,标志着3号空分装置一次试车成功,较同行业试车时间缩短了4个月,为项目甲醇装置10月1日产出产品、11月5日油品A线试车赢得了时间、奠定了基础。

据项目负责人介绍,3号空分装置试车进度紧张、任务繁重,项目建设指挥部大胆创新,提出3号空分装置不进行裸冷直接装填珠光砂的方案,并针对不裸冷存在的冷箱内设备泄漏、管道焊口被拉裂等风险,成立攻坚小组,全面核查原材料入厂检验、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焊接无损检测、试压查漏等记录情况,同时对已施工完成的3号冷箱质量进行现场实体检查、评估,为按时推进空分装置产出合格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

(摘自宁夏日报第20892期)

猜你喜欢

石油能源
石油石化展会
石油石化展会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奇妙的石油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最清洁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