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背村的红色印记

2016-04-09罗天兴

源流 2016年2期
关键词:匪兵桂东纵队

■ 罗天兴



社背村的红色印记

■ 罗天兴

当年游击队秘密开会的古屋

甲午之春,走近怀集县洽水镇的社背村,一座悬挂着“革命老区促进会”牌匾的教学楼立于村口,让人看一眼便得知社背村是革命老区。在村委会办公室,村支书罗存忠高兴地介绍,为发扬革命光荣传统,村委会正计划在文化室搞一组介绍革命老区的“红色印记”展览。

社背村是解放战争时期怀东武装斗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47年初至1948年秋,粤桂湘边纵队根据上级关于挺进桂东的指示精神,选择位于云梯古道咽喉、时属广西辖地的两广边陲社背村为立足点。纵队利用怀东游击队小分队副队长罗东是该村人的有利条件,秘密到此做宣传发动工作,成立了有50多人参加的农会,并积极动员农民青年参军参战。当年该村就有17人参加了游击队,其中罗利、罗一标等3人在对敌作战中光荣牺牲。同时,村里还组织了有20多人参加的民兵队伍,积极发动群众为怀东游击大队侦探敌情、警卫放哨、救助伤员、捐粮捐枪,还配合怀东游击大队参加袭击敌伪罗岗乡公所和七坑乡公所的战斗。

社背村燃起的革命烽火,令国民党反动派十分惊恐,于1948年2月至4月组织了两次围剿,企图扑灭刚刚点燃的星星之火。第-次是1948年春节前夕,天刚蒙蒙亮,早起的村民发现村口有20多名荷枪实弹的国民党匪兵,于是即刻通知农会会员和民兵,迅速将筹集起来准备送往游击队的粮食转移至山后。匪兵进村挨家挨户清查,见找不到粮食,便气急败坏地抢了两只牛,在村民的唾骂声中灰溜溜地逃走了。第二次是1948年清明节刚过,有奸细举报游击队小分队长罗东回家的信息,国民党反动武装10多人连夜突袭社背村。在紧急关头,村民罗乃蕉机智地进入罗东家里,边吼边领着罗东妻儿离开了包围圈。国民党匪兵还以为那是来罗东家闲聊的村妇,也就没有来得及盘查,待反应过来后,罗东的妻儿己安全转移了。实际上,罗东同志与战友们完成任务后早已离开社背村,敌人扑了个空,便恶狠狠地打砸了一些家具就溜走了。

社背村还传颂着村嫂勇救游击队伤员的故事。那是1947年12月10日,怀东游击大队的冯琪、罗东、黄水长、黎明、莫庆铭、韩江6名指战员,执行纵队命令,从广宁县寮炭岗村粤桂湘边纵队司令部驻地出发,前往怀西平原区了解敌情,组织地方武装,为桂东独立团挺进桂东创造条件。不料的是,途经凤岗松岗头山脚时,黄水长踏中了当地措户为捕捉山猪而安装的地炮,脚部中弹受伤,于是战友们轮流将他背到社背村。村嫂钱奎英和她的儿子罗一标连夜在村口迎接,先将伤员隐藏于牛栏的稻草堆上,烧了一盆盐水为其洗伤口,接着上山采来山草药包扎疗伤。第二天入夜,又将伤员秘密转移至远离村庄的麻竹坑山厂养伤。钱大嫂天天往山厂送饭送药,使黄水长的伤口日渐好了起来。不久,因同村的一名奸细告密,伪乡长陈学范率自卫队10多人突袭社背村。罗一标的叔娘许氏大清早正好在村口浇菜,发现敌情当即飞奔回家通报。钱大嫂闻讯,即吩咐许氏叔婶火速去找罗东和冯琪报告情况,自己则快速赶往麻竹坑山厂转移伤员。由于行动周密迅速,伪乡长扑了个空,只好气恼地放火烧掉山厂发泄了事。

猜你喜欢

匪兵桂东纵队
南瓜藤上长银元
儿童团长张德新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桂东,小城故事多
走进红色桂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桂东的兴奋和忧虑
放风筝
陈佩斯:小角色真功夫
匪兵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