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始灵台,悠悠我心

2016-04-08王雅青

高中时代 2016年2期
关键词:香包木偶戏茂林

王雅青

我忘记我上一世的故事,是在喝了孟婆汤之后。隐约记得我飘荡到奈何桥旁的孟婆面前,向她回答我思索了好久的问题:“我下一世想要去如世外桃源般宁静的地方,它要有历史的厚重,要有岁月的沉淀,要有……”还未等我说完,我早已昏昏沉沉闭上了眼。再次睁开眼,来不及说出的愿望都已实现,我在自己的啼哭声中看到了从窗外洒进来的阳光,斜在偶尔飘零的尘土颗粒上。我喜欢这个地方。

时光荏苒,我已垂髫。在我幼年的记忆里,无疑是这20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的美景最深刻了。获封“国家4A级旅游景点”的荆山森林公园犹如一颗明珠闪耀在每个灵台人的心里,荆山森林公园因其荆花在阳光下灿烂夺目而取其命名。有屹立在山脚,经过多次修整的古灵台作为门面担当,在山腰更有三贤祠、德化廊、朝晖亭、夕照亭、日月亭、关公殿、灵通门等错落分布。行至山顶,则会发现有一座藏匿于密林中的玉皇阁,端庄而大气。从山顶行至山脚,游览完毕这些建筑后,只需要一个回眸,你便可以看到荆山森林公园的入口大门处,端端正正地镶嵌着“厚德载物”四个大字。如此雄浑的笔风,如此崇高的境界,让人们似有所悟,登山的疲惫也减缓了不少。

灵台依山傍水,这水,也悠悠地流了千百年。古时,这达溪河又叫百里溪,距离西安、咸阳并不远,而且生态怡人,有茂林密叶,风景优美,经常有达官贵人来此游玩狩猎。若要论这方圆百里的茂林密叶,灵台便首当其冲。山间、路旁成片的杏林,让你误以为走进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而四季分明的气候正是孕育这些茂林密叶和鲜果粟谷的臂弯。

灵台人喜欢用陕西秦腔和木偶戏来打发夏日午后的闷热和冬日上午的宁静。在这个时代,木偶戏已经很少流传下来,至今,我仍遗憾没有看过一出完整的木偶戏。

时光荏苒,我已豆蔻。少女们的爱好无非是一切美好的事物,灵台的香包、剪纸与端午饰品不得不提。所谓香包,就是老人求寿、男女求婚、儿女求福、病者求愈的信物。这香包被灵台人赋予生命和活力,更是传达了灵台人率真而拙巧、古朴而传神的民俗文化。

时光荏苒,我已而立。人至中年,便喜欢关注政治,我最喜欢古时执法不阿的两朝宰相牛僧孺。他的《玄怪录》也得鲁迅先生所赞:“造传奇之文,荟萃于一集者,唐朝多有,而煊赫者莫如牛僧孺之《玄怪录》。”而以武略为国效忠的名人中我比较崇拜皇甫规,皇甫规一生清正,廉洁奉公,曾数次遭权贵奸党陷害,仍毫无畏惧。我还听长辈说明朝时,有一灵台学子,名唤杨重,倒背《春秋》一字不差,被誉为 “天下春秋第一人”。灵台人杰地灵,名士层出不穷,激励着我们这些后辈子孙的奋进。

时光荏苒,我已花甲。匆匆几十年,我已辗转迁徒多次,而故乡灵台却始终犹如离开时的模样。人至晚年,便对故乡尤为依恋。对我来说,故乡犹如一杯白开水,在品尝了各式各样的饮品后,终于又回归了它。我没有华丽的词藻能勾勒出这片不一样的土地。它承载了我穷尽一生的眼泪与阳光。至少这一生完结的时候,我是快乐的,是不后悔这一生的。

又经历了一世人间的我,漫步在奈何桥边不知名的路上,好似看见一群粗布麻衣的人,兴高采烈地围着一座祭祀用的灵台手舞足蹈,吟唱出了载入《诗经·大雅灵台篇》中的歌谣:“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之成。”

猜你喜欢

香包木偶戏茂林
传统戏剧——木偶戏
端午香包
木偶戏
我的太行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木偶戏
漫画长廊
高 茂 林
香包送亲朋
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