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适时:冷静的“人人贷”野心家

2016-04-08徐天

东西南北 2016年5期

徐天

作为创始人和掌门人,刚满30岁的他已然成为中国P2P行业的领袖级人物,但这个怀着敬畏之心的理想主义者,初心仍在。

张适时刚刚迈入30岁的门槛。

他每天穿着衬衫西装,穿梭于清华科技园大厦的高层内,娃娃脸上有些许未消的青春痘。这大概是众人所能想象的30岁的北漂应有的生活,但他并不甘于成为面目模糊的纸片人。他没有固定办公桌,每个月从公司支取1000元的工资,会在凌晨2、3点在公司高管群内发长篇留言,谈自己对业务的看法。

这是他创立人人贷的第5年。

“我不想做螺丝钉”

人人贷包括张适时在内的将近30人公司高管团队,几乎全部毕业于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会时,向落地窗外一瞥,就能看到清华主楼。张适时觉得,清华改变了他。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读书时,他觉得日后的岁月似乎能一眼穷尽。读研、进入大企业、结婚、生子、一步步高升。这是一条无数师兄师姐试验过的“对的轨迹”。

大四那年,他去外资银行实习,提前预热“中产生活”。但很快,他否定了这种人生指向,“我不想去大企业做螺丝钉。”但他又不太确定自己要什么,有些迷茫。2009年初,他遇见人人贷的另一名创始人李欣贺。

李欣贺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先后在国外投行和国内基金公司工作。他们二人因创业的念想一见如故,随后在全国各地考察创业项目。去青岛开发房地产、在北京开情侣连锁酒店、经营典当行和担保公司,这些想法一一被他们否定。“因为我们没有觉得很兴奋。”进入一个已经存在并且成熟的市场,在细分领域踏实做事,或许能赚钱甚至成功,但似乎和螺丝钉没什么区别。

2009年末,李欣贺在一本英文杂志上,读到有关P2P(网络借贷)的文章。金融专业出身的他,立刻和张适时讨论此模式与中国国情的适配性。P2P借贷,是由具有资质的网站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

他们从身边人入手,做市场调查。当时,信用卡普及没几年,网络借贷是别人眼中不可思议的事情。银行中可以进行纯信用、无抵押小额贷款的,只有花旗银行的“幸福时贷”和渣打银行的“现贷派”,而且只局限几座城市做试点。但是反观全球的成熟经济体,信用的价值已被挖掘,可以比肩其他类型业务。

另一方面,中国刚经历2008年的金融危机,股市、房市跌破人们的心理防线,但大家的闲钱并无其他去处。对于国人来说,固定收益理财是一个陌生词汇。于是,这几位创业者他们看到一片全新的蓝海,毕竟国内几乎没有此类型公司。同时,作为撮合类平台,成本低,可以快速发展。李欣贺把自己的本科同学杨一夫拉入伙。这个从荷兰留学归来的年轻人,当时在打理一家快捷酒店,同样觉得“工作缺乏激情”。

他们分析了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和它们与大企业相比获得金融服务的不公平性,觉得这片看似被国有资本垄断的领域大有可挖掘之处。后来,张适时回头总结,觉得“推进社会前进一步、寻找更创新的方式方法”,触动了他们。就读清华期间,他听过一个又一个发着光的名字,他们是校友,在各行业做着弄潮儿。“这里这么多人在改变世界,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这个事情?第一次感觉到觉得这个事情跟我有关系了。如果我们都不去改变,还有谁做?”

“听起来挺虚的,但我们真的这么想的。我们希望能改变世界。”张适时回忆说,2010年上半年,三人筹集了100万初始资金注册了人人贷公司,租下一个不大的写字间。初始团队有四人,杨一夫负责风控,李欣贺负责对外联络,张适时则主管产品和规划,第四个员工负责财务。

精英的草根创业

“开会必须有明确的开始和截止时间;会议事项要事先说明,提前准备;会议必须有结论。”人人贷副总裁黄秋子这样描述公司高管会议的不成文规定。除此之外,公司引入高管时,会对985、211院校的优秀毕业生更青睐。无论招聘公关还是市场营销,公司希望员工拥有经济学位,以更深理解业态。

作为一个尚在发展壮大期的创业公司,人人贷处处透着精英意识。但在创业之初,创始团队经历了不短的草根阶段。和任何创业公司一样,没钱、没人、没用户是首要问题。三个初入社会的优等生,硬着头皮敲响一家家公司的门,向对方推销P2P,被拒绝是常态。

P2P所联结的两端分别是信贷的需求和理财的需求。他们从同学、家人那里拉到了投资作为理财端资金,但信贷端并无项目。信贷端,换言之,就是有借款需求的人群。大公司可以向银行借贷,有着小规模贷款需求的人,多数申领信用卡,小公司则尝试不那么普及的小额贷款。他们因此找申请小额贷款、信用卡的网站合作,将目标人群导流至人人贷,并在成交后给对方网站付费。第一个客户就是通过一个申请信用卡的网站导流来此。

后来,三位创始人分别对媒体回忆过第一笔万元借款的需求。2011年初,因为没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团队为是否借款给这个人讨论许久,历经数小时做出决策。最终,在团队的注视下,张适时惴惴不安点击鼠标,按下“审核通过”按钮。一个月后,用户准时还了款。信心的建立并不快,公司的发展也不快。张适时记得,2011年下半年,创始人团队在国贸一家茶餐厅聚餐,谈起第二年目标。按照当年每个月几万至几十万的成交额,他们对2012年的最高预期是一年几千万。

变化始于2011年8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台《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称P2P信贷服务中介公司发展快速,存在大量潜在风险,如民间资金流入限制性行业、非法集资等,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务必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预警监测与防范。亲戚朋友纷纷致电创始人团队,以为他们被银监会点名批评了。团队来回看了数遍这个通知,认为通知主要是针对行业中不规范的公司,虽然提示了网贷风险,但监管部门并没有表示P2P是违规行业,只是缺乏规范。这个通知和人人贷公司并无直接关系。起先,团队认为这是一次因行业名称的翻译和公司重名带来的负面影响,但很快,他们对此次事件转变了看法。

当天,公司网站因访问量激增数十倍而瘫痪,之后的数日内,“人人贷”作为关键词,持久出现在新闻中。一夜之间,人人贷知名度暴增。怎么将高质的多元化团队搭建起来,成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同学介绍同学,一批来自清华、北大的毕业生,陆续进入管理层。资金逐渐充裕后,来自银行业、技术公司的资深业务人士也陆续被集体挖过来。这时的人人贷团队还很小,数十人包括产品技术、风险管理和客服,业内优秀的技术人员对于创业仍持保守态度,再加上创业公司没有大量现金流的吸引,他们不愿意轻易从大公司走出来。

紧接着,如何和扩充后的团队相处磨合成了眼下的一大难题。高管们年龄相仿,不满28岁的张适时一度怀疑自己是否还能掌控这家高速发展的公司。创始人们了解彼此的脾气,他们三个偶尔会相约喝酒,畅聊一番。张适时酒量并不好,他还要求自己在小酌后仍保持能处理公司业务的清醒度。但这一次又一次的畅聊,让他清楚地明白,身边的小伙伴依然在坚持初心。正是这份默契,让他们彼此支撑度过快速迭代期,带领公司存活下来。

从零到一,建立行业标准

“我觉得每时每刻压力都挺大的。”张适时坦言,入行时,他并没有细想过,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压力会与成就感如影相随,前者甚至是后者的数倍。他没有很好的抗压方法,一切都靠自我心理调节。“对你很信任的用户,你要对他们负责。还有你的同事,奔着理想和情怀来到公司。如果你中途放弃,对他们来说怎么交代?经营企业到一个阶段,责任感会变得很重,这是天然的事情,也是你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互联网金融业又有一些特殊。2011年初,第一笔坏账出现的时候,人人贷网站上线还不到半年。坏账,就是逾期贷款,借款人到了截止日期仍未还款。第一笔坏账出现在上海,借款额不到一万元。人高马大的杨一夫被派去作催债人,他在对方家门口发现了同样在此徘徊的银行外访团队,由此得知此人是个信用不良者。

如何能在借款人的信息审核环节快速识别此人的信用,成了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问题。银行业针对个人的信用信息,有征信报告。但征信报告并不向借贷公司披露。同时,国内的征信报告普及率并不高,13亿人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因与银行产生借贷关系,有征信报告。所以,人人贷必须自己建立信息核实的征信体系。

2011年,友众信业商务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友信)成立,作为人人贷的线下平台,友信和人人贷确立了线上与线下互为补充的模式。友信可以通过线下的开拓,培育人人贷的目标客户群体,同时也可以在借贷人提出需求后,实地走访他的经济能力、偿还能力等,并在还款期限内保持跟踪调查。2012年,随着线下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快速扩张,人人贷实现全年3.54亿的成交量,同比增长803%。2013年,人人贷的线下服务覆盖全国30 余省的2000多个地区,注册用户突破50万,线上成交金额超过2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00%。

国内P2P平台的发展,也催生了问题平台的增多,不断有平台无法偿还坏账欠款而跑路的消息传来。放款人因P2P行业的信誉不佳,踌躇不敢投资。这种情况下,风险准备金制度在人人贷应运而生,即拨出一部分钱,放在第三方那里,一旦出现坏账,可以从风险准备金中提取,及时还给放款人。

风险准备金从借款人的服务费中抽取。每个借款人要支付三笔费用,一笔是其对放款人承诺的利息费用,一笔是对人人贷公司支付的每月千分之三的借款管理费,这是人人贷的盈利来源。最后一笔是按照借款人AA、A、B、C、D、E、HR的7个不同信用评级,支付0-5%的服务费,这部分资金会进入风险准备金账户中。但截至2015年11月30日,根据网贷之家P2P平台档案的记录,行业2473家平台中仅有461家设风险准备金,占比不足二成,仅为18.64%。同时,问题平台依然持续出现。2015年11月的最新数据显示,问题平台数量总数达82家,环比上涨60.8%。其中“跑路”平台数共64家,环比上月激增433%。11月全国新成立P2P网贷平台仅64家,新增平台数量已低于问题平台数量。

行业泥沙俱下,快速分层。为了区别于其他问题平台,并让放款人进一步放心,2013年,人人贷考虑资金存管的问题,即放款人和借款人都在银行开设个人账户,银行按照操作指令进行资金划转,P2P公司作为平台,完全没有接触借贷资金的机会。如果此做法推广,P2P行业的交易环境可以变得更为透明而可信。张适时明白,资金存管这种举动,“需要外界配合”。他们和数家银行接触,对方一直是开放的态度,但逐渐不再推动此事。“他认为你是新的行业,没有被明确定调,在这种深度合作上,银行还是比较保守的。”直到2015年初,民生银行率先认可人人贷的想法,落实行动。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等10家机构出台《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互联网金融从业机构“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对客户资金进行管理和监督,实现客户资金与从业机构自身资金分账管理。客户资金存管账户应接受独立审计并向客户公开审计结果。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管,并制定相关监管细则”。资金存管被推广至整个P2P行业。张适时比以往更清楚的意识到,和国外从一到万的发展不同,国内的P2P行业正在经历从零到一的行业建立时期。透明、诚信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两个特质。行业问题存在共性,他们因此构想解决方法,并使之成为了行业规范。

改变世界的初心,好像在不知不觉中实现。

张适时说,自己赶上了资本市场向民间资本逐渐放开的好时候。他从未想过,公司会有今天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数百万人通过他们搭建的平台借贷、理财,人们对金钱的观念也因此慢慢改变。

从怯生生地敲开互联网金融的大门,到成为这个领域内举足轻重的公司,张适时和他的伙伴只用了5年时间。在别人的眼里,这位原本可以“有着无数理由不用努力”的年轻人,却适时地站在了互联网金融的风口浪尖,并为之竭尽全力。

(吴天荐自《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