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与收敛之问,须择情而发
2016-04-08方良林
方良林
发散与收敛之问,须择情而发
方良林
前不久,在全区开展的小学中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中,我连续听了三节同样教学内容的课,感触颇深,启发甚多,现将听课感想整理成此文,呈现于读者,期许得到同仁们的见地。
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一)》,P87、88 例1、2
回放1
教者将例1投影到大屏幕,待学生观察后,教师紧接着发问。
师:怎样平均分?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2个苹果。
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人,每人分得1瓶。
生3:把一个蛋糕切成2半,一人一半。
师:还有吗?
随之,学生听到教师这样的问话,都想求新立异,与众不同,尽显所能,以此博得教师的赞许,便沿着上一个学生的回答思路继续分下去。
生4:切成4半。
生5:切成8块。
生6:切成10块。
……
回放2
在教学例2时,教师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用事先准备好的同样大小的一张圆形纸片进行折叠,同时提出并出示问题:“表示几分之一?”显而易见,教者的用意是让学生充分感知“几分之一”。
以上两个教学片断中,教者的发问有不可忽略的弊端。
问题
例1教学时,教者首先直接提出的是一个收敛性的问题:“怎样平均分?”接着又提出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还有吗?”
例2教学中,在学生折纸的同时,教者提出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表示几分之一?”
上述两例中,教者在此时此刻的三个教学发问,我以为十分不当,却应该是恰恰相反。例1中的第一个发问应是发散性的;第二个发问则应是收敛性的;例2中的发问则应改为收敛性的,这样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和推理能力的发展。
剖析
暂且不论学生回答的语言准确与否,教者纠正了没有,先仔细剖析两例中教者的三个弊端问题设置。
例1中,教材中老师提出“把每种食品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我以为教材给予的是终端教学思路,也是教学的必然落脚点,教材中不可能将教学的全过程完全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准确理解教材,揣摩编者意图。因此,教者此时的教学,完全可以将其改为“把4个苹果分给2人,可以怎样分?2瓶矿泉水呢?”由此先提出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因为,此前学生已学过分物品的方法,掌握了“任意分”和“平均分”,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各种不同分法,再从学生的各种不同分法当中,筛选出与之新授知识所必须的“每人分得2个”和“每人分得1瓶”,从而强调“平均分”,为分蛋糕的分数学习预作准备。将第一个弊端中收敛性问题设置,改为发散性的发问为宜。
仍是例1中,当学生已经说出“把一个蛋糕切成2半,一人一半”时,教师应该在此及时打住,并因势利导,启发学生“怎样切成2半?能任意切吗?”由此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获得共同认知,即“把1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半个”,即“”,进而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绝不可以像教者那样,紧接着学生的回答后再提出一个“还有吗?”的发散性问题,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错误引入到“分”得份数上的多少,岔开主题,偏离分数教学的重点。将第二个弊端中发散性问题设置,改为收敛性的发问为上。
例2的教学,教材的逻辑顺序是:先“用同样大的圆形纸片,折一折,涂一涂,分别表示出和”,再比较出与两个分数的大小,然后运用合情推理,从其直观中恰当地概括出:“用同样大小的纸片平均分,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的结论,最后再次通过折纸、涂色,将进行大小比较,依照这样严谨的逻辑顺序和认知规律教学,使学生在充分理解和扎实掌握的基础上,再与进行比较。而教者则在学生折纸的同时,就设置了一个发散性的问题,即“表示几分之一?”因此,学生由于“心灵深处根深蒂固的需要”,所以,折出了:同样,教者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引到了“分”得份数上的多少。虽然,“几分之一”的概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感知,但此时此处的教学重点并非如此,显然是偏离了分数大小比较的本质教学,这就是第三个弊端中发散性问题设置所致,故应将其改为收敛性的发问,即:怎样表示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另外,教学中除以上弊端外,教者还应注意本单元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母不宜过大,一般分母限于10以内。《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第一学段(1—3年级)“数与代数”的教学,“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分母小于10)的加减运算”。
启发
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从中得出的启发主要有三:
首先,从学生心理特点分析,好奇、求异、创新和与众不同是学生的内心需要,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在人的心理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将儿童这种心理学原理运用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其主动学习固然十分必要,也是值得赞赏的。但在运用学生心理学原理教学时,必须视情而用,择情而用,恰当合理地使用,不可滥用,否则会适得其反,如同一剂治病良药,对症下药能治愈病症,而用药失当也许会加重病情。在分蛋糕得出和折纸、涂色比较分数的大小时,教者的“还有吗?”和“表示几分之一?”的发问,就是不该发散的发问却发散了,导致偏离其教学重点和教学本质;而在分“4个苹果”和“2瓶矿泉水”时,教者的“怎样平均分?”该发散的发问却又没有发散,致使新旧知识割断,不成体系,教学不到位。
其次,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作为学习新知识的“阶梯”,在新旧知识的比较、区分中获得新的认识,并使知识在不断的学习中得到积累,逐渐形成知识体系。上述案例中,教者可将“4个苹果”由“任意分”逐渐过渡到“平均分”一个蛋糕,从而引出分数的教学,使“分”的方法和“数”的扩展各形成一个体系。
第三,数学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担负着培养学生推理能力发展的重要责任,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必须时刻牢记的。“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因此,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推理能力的发展。上述案例的例1中,在教学把“4个苹果”“任意分”直到“平均分”,这就是一个演绎推理的过程,是从学生已掌握分物品方法的事实出发,按照简单的逻辑推理法则去平均分蛋糕,解决了这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案例的例2中,在折纸涂色比较出的大小的基础上,凭借已有经验和直观,推理得到“分的份数越多,每份就越小”,依照这种方法继续比较与的大小,这就是合情推理,它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类比,推断出。不论是演绎推理还是合情推理,这种推理能力的思维都是“看得见的”,必须引起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高度关注。
(作者单位:江苏南京市溧水区经济开发区小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