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谈
2016-04-08
经验谈
灵活应考,探寻自己的极致潜能
文/ 唐雅楠(原雅礼学子,现就读于中南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
以自主招生的方式选拔人才特别之处在于,它并不那么刻板,不是拿一张试卷让你从头写到尾,将课本里的公式变换应用,而是以一种更灵活的方式来全面地考量你,探寻你潜在的价值。
2014年的三月,我也经历了一场自主招生,并在这场面试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当时我所经历的面试内容是一共分多个板块对我进行考核,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思维、创新思维、自我展示等,在每个板块站点停留五分钟与面试官进行交流,这样的面试方式是对个人的知识储备、思维灵活程度及心理素质的综合考量。
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虽然当时的我认为自己在很多科学专业知识上有很大不足,是面试的短板,也没有盲目地妄想囫囵补足那些知识,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其它的板块。比如在自我介绍里,要尽可能的说出自己多方面的优点。很多情况下考官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可以尝试着练习回答的技巧,尽可能从多方面地展示你的才能。
考场上的状态也很重要。与考官交流时一定要显得自信而不骄傲,谦虚而不自卑,认真思考考题,灵活表述观点,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找准定位,在自主招生中扬长避短
文/颜梓鸿(湖南师大附中201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中南大学法律专业)
根据我的自主招生经验,同学们在选择自招方向的时候,首先应该要对自己有着一个清晰的定位。我说的定位不仅是年级排名,还包括自己综合能力方面的定位。以我为例,我当初在年级里面排在400名左右,也没有学科长处,但我比较善于口头表达和即兴发挥,所以我把目标定在了只有面试的中南大学上面,之后我十分顺利地通过了自招。所以说,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定位的准确性。
其次,对自招试题的定位同样是自身定位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不要让你的弱势科目拖累了你的强势科目。自招的题目难度偏高,而且这些题目侧重于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势特长。有些同学可能均衡发展,但是到了自招的考场里可能优势不明显。
自招的作用,就是在现有的基础上为你提供这样一个更好的平台。不要因为自己现在的成绩不理想就觉得自己与名校无缘,只要你觉得你有足够的能力,就放心大胆地去做吧!
扎实复习好高考,也是为自招做准备
文/戴琪瑶(原雅礼学子,现就读于复旦大学材料化学专业)
两年前,作为理科生的我曾参加过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当时考试的形式是“笔试+面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笔试是分别考数学和理化生的综合卷,题型全为选择题。数学感觉考得还不错,难度大于高考低于竞赛,这也是自招笔试的一大特点;化学和生物对湖南的考生来说应该还挺容易的,基础知识考察较多;物理较难,涉及到一些未学到的内容。
面试则是三位教授同时对一位考生面试。面试时间大约为二十分钟,最开始是自我介绍,之后围绕自我介绍和自荐信中的内容展开提问,问题涉及到兴趣爱好、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规划等,可能因为专业不同,面试并没有涉及到专业知识。
最终我获得了降四十分录取的优惠,后面也顺利地进入到复旦大学材料化学专业。
我认为自招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要努力争取,好好把握。如果学有余力可以稍作准备,但对绝大部分同学而言,并不应该为自招耗费太多时间。
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自招与高考是分不开的,为高考打牢基础实际上也是在为自招做准备。自招的笔试题虽然难度比高考大,但几乎不会出现怪题、偏题,只是要求对基础知识更灵活地运用。对于自招的面试,我觉得可以重点准备一下自我介绍,口语不错的话还可以选择用英语,另外对于面试中常见的问题也可以准备一下。面试的时候要尽量保持微笑,给考官留下一个好印象。
最后在此祝各位高三的学弟学妹自招顺利,高考顺利!
又是一年自主招生时,以往每年自主招生笔试面试都会产生一批“奇葩”考试题,有的人看热闹,有的人看门道。让我们来看看2015年的自主招生“奇葩”题目都有哪些呢?
“最送分”——北京大学“青花瓷”歌词入考卷
一句周杰伦《青花瓷》里的歌词,问描述的是什么?答案有“青花瓷”、“青花盆”和“青花瓶”,如果是你,你会选什么呢?
北京大学面试部分考题:
1.请你分析一下北京上海的房价。
2.请你谈一下对《虎妈猫爸》的认识。
3.如何看待微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最活泛”——中国人民大学参观博物馆成测试项目
考古专业的考生首先要参观首都博物馆,然后下周一到真实的考古现场进行考察测试。参观博物馆是为了重点考查观察能力;考古工地实践,是通过参加考古发掘,评委评议,从而重点考查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最纠结”——复旦大学笔试题不会,到底怎么答?
复旦大学的自招笔试中,每份卷子120题,全部是单选题。满分600分。答对一题得5分,不答得0分,答错扣2分。这是一场纠结的考试,到底是答还是不答,这也是个问题!
部分试题:
1.中国古代民间四大传说是什么?选项有牛郎织女、白蛇与许仙等。
2.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是不是属于同一个时代?
3.汉代一本写财政的书籍是什么名字?
4.亚投行成员的创始基金是如何筹集的?
5.古希腊传说中的诸神,分别是掌管什么的?
6.救灾时国家的拨款属于什么资金?
“最压力山大”——上海交通大学“综合性题海压力战术”
上交大采用“综合性题海压力战术”,共考了160道选择题,要求在3个小时内完成,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考题不难,但超出了课本知识。你遇到了怎么答?
1、人在胚胎时期有尾巴,之后就没有尾巴了,这是为什么?
2、沙子从沙漏里掉下来时间的长短,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3、一艘船从A港行驶到B港,需要12个小时。假设两艘船分别从A港和B港出发,每天中午发一次船,相向而行。问一艘船在一次航行中会碰到几次别的船?
“最尖锐”——中国传媒大学男人应该折腾吗?
中国传媒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现场随机抽选题目,除了政治、地理、文化方面的常识性考题,还包括“患艾滋病儿童被驱逐”、“淘宝现柯震东囚服同款”、“国人狂购日本马桶盖”、“女星蹭红毯”、“博士生放弃工作卖牛肉面”、如何评价“男人就应该折腾”、“中国男司机开车更好还是女司机开车更好”等。
“最脑洞大开”——华中科技大学就是要问为什么?
华中科技大学让人印象深刻的试题有很多:井盖为什么是圆的?苍蝇在很脏的环境下为什么还很活跃,从中能得到什么启示?社会学专业有一道面试题是“大妈为何要跳广场舞?”让考生进行分析。生物技术专业有一题是“人为什么要睡觉?”